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体现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理念,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目标明确、具体;
2、定位准确,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
3、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安排;
3、体现三维目标(在设置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也能够设置相关学生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发展的目标)。
整体设计
1、教与学内容科学(深度、广度合适,容量适当);
2、教与学重点突出(注重语言的积累与整合;注重语言的感受与鉴赏;注重语文的思考与领悟;注重语文的应用与拓展;注重语文的发现与创新);
3、教与学流程畅达(环节清晰、节奏和谐、结构完整)。
学生行为
1、思维活跃,学习积极;
2、能较好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语文学习。
教师行为
1、注重教学常规(教态亲切自然;使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教学内容表述准确、生动、有感染力;板书规范、清晰、合理;意识民主平等);
2、注重教学内容(内容正确,无知识性、科学性错误;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达成目标的过程分析能够紧扣重难点进行;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落实和培养;注重扩大文本教学容量,有效运用相关教学资源;内容符合学科特点,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3、注重教学程序(过程安排合理,层次清楚,环节紧凑,活动转换自然、妥当;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注意调整和控制教学过程;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突出交际能力和谐发展);
4、注重教学方法(能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教学;教与学方法的选用符合内容需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建立积极的师生交往,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师生对话的氛围;注意学习方法指导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能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5、注重教学机智(教学组织及应变能力强,课堂活跃,教学灵活、机智,善于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得当的课堂)。
学习环境创设
1、围绕学习目标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
2、学生能否参与学习环境的创设;
3、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参与。
学习组织
1、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内容;
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学及时有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
学习评价与反馈
1、教师能采取多种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效果进行评价;
2、教师能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3、学习兴趣高,积极主动,课堂气氛和谐;
4、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注意力集中;
5、反馈及时;
6、学习目标达成度高。
电教媒体运用
1、能熟练操作电教设备;
2、电教媒体的运用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3、电教媒体运用恰当、合理、有序;
4、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
5、电教媒体的使用有利于学生学习。
教学特色
体现教学特长,展现课堂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