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姓名:宁荣辉 学生姓名: 年级:九年级上
辅导科目:数学 总学时:40 填表时间:
课次 | 学时 | 授课内容 | 授课形式 | 重难点 | 备注 |
1.1 | 3 | 菱开的性质与判定 | 一对一 | 菱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菱形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综合应用 | |
1.2 | 3 |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 一对一 | 矩形的性质和常用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 |
1.3 | 2 |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 一对一 | 掌握正方形的判定定理,并能综合运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 | |
2.1 | 2 |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 一对一 |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化为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式 | |
2.2 | 3 | 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 一对一 | 配方法的原理,配方前的化简;配方法则,二次项不为1时的配方 | |
2.3 | 1 |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 一对一 | 用求根公式解简单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对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的理解 | |
2.4 | 1 |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 一对一 | 会用因式分解法解某些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 |
2.5 | 2 |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 一对一 | 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并总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 |
3.1 | 3 |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 一对一 | 借助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涉及两步试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两步试验中“两步”之间的相互性,进而认识两步试验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及每种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正确应用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涉及两步试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 |
3.2 | 1 | 用频率估计概率 | 一对一 | 掌握试验的方法估计复杂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试验估计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关键是通过试验、统计活动,体会随机事件的概率。 | |
4.1 | 1 | 成比例线段 | 一对一 | 会求两条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的定义.会求两条线段的比,注意线段长度的单位要统一;比例的基本性质 | |
4.2 | 1 |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 一对一 | 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会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 |
4.3 | 1 | 相似多边形 | 一对一 | 理解相似多边形的定义,掌握定义中的两个条件;利用定义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 | |
4.4 | 3 |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 一对一 | 准确找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度;掌握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及其应用 | |
4.5 | 1 |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 一对一 | 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会证明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 |
4.6 | 1 |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 | 一对一 | 通过测量旗杆的高度的活动,巩固相似三角形有关知识 | |
4.7 | 2 |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 一对一 | 相似三角形中对应线段比值的推导;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相似三角形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的推导及运用 | |
4.8 | 1 | 图形的位似 | 一对一 | 位似多边形的有关概念、性质与作图;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 |
5.1 | 2 | 投影 | 一对一 | 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征;在投影面上画出平面图形的平行投影或中心投影;正投影的含义及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 |
5.2 | 2 | 视图 | 一对一 | 从投影的角度加深对三视图的理解和会画简单的三视图;对三视图概念理解的升华及正确画出三棱柱的三视图 ;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画法;三视图中三个位置关系的理解 | |
6.1 | 1 | 反比例函数 | 一对一 | 利用反比例函数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 |
6.2 | 2 | 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 | 一对一 | 掌握反比例函数的画图;反比例函数三种表示方法的相互转换;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综合问题;会从图象上分析、解决问题,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 |
6.3 | 1 |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 一对一 | 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从实际问题中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