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备课组
在高一学年,学生能否掌握好高中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思考习惯显得至关重要。教学除了抓文本研习阅读教学外,还要结合活动体验、问题探讨、综合性学习、写作训练等几方面落实培养学生各项语文基本能力。如何利用好每周5课时的有限时间,更有效引导、安排好学生的学习是备课组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备课组老师经过讨论,制定如下计划:
一、让学生进一步明白高中语文学习特点,明确目标和要求。
学生通过一学期的适应与学习,对高中语文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和领悟。基于此,本备课组经过讨论,要进一步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明确语文知识考点的迁移,完成初中向高中学习目标的转化,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阅读古代诗歌、散文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语文积累,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大胆应用、勇于创新,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二、紧抓语文基础,落实日常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抓好以下的环节:
1.阅读与鉴赏方面,充分利用读本、名著导读及其他优秀读物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在写作指导和实践方面,坚持每两周一次大作文训练,且要求学生坚持写周记。
大作文从叙事、记人、写景等方面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观察与感受、想象与联想、构思与措辞造句等能力,让学生把握写作运动的内部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周记可以写高中新生活体验和感悟,及其他优秀读物的读书笔记,多渠道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3.在表达与交流方面,结合诗歌教学,开展诗歌朗诵训练,扫除学生在表达与交流上的心理障碍,训练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使学生能自由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养成文明得体的说话习惯。
4.此外,日常语文教学还贯穿练字、背诵、默写等基础训练。
三、分工合作,完成自己应该承担的任务,并共同探究新教材新教法,力求使备课组成员的教学教研水平有所提高,做好以下具体工作:
1.每个备课组成员都要按照学校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2.按学校要求,定期开展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面对新教材、新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实行备课资料资源共享,各施所长。
3.在备课组内进行听课,通过相互听课、评课,相互促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4.作为重点研究课题。为此我们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开拓创新,并积极撰写论文,彼此交流鞭策,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能力。
四、因材施教,定期检测,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
利用语文《学案》进行每课一练,每月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测试,由备课组教师专人轮流负责。期中、期末参加统一考试。
针对学生参差不齐的语文水平,教学中应该始终贯彻因材施教的方针。帮扶落后,表彰优秀,对落后学生,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补缺、补漏;对优秀学生,除了巩固其基础知识之外,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解题技巧的点拨等方式,拓宽他们的思路,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培养学科尖子生。
为了落实上面的日常教学工作,初步制定本学期教学进度(见附表)和集体备课总体计划。
总之,在这一个学期中,我们备课组成员将学习并充分利用好新教材,切实落实各工作要点,打好学生高中语文学习基础,切实辅导学生适应高中语文学习。全组上下将以高尚的师德互励,以严谨的作风互勉,以满腔的热忱互助,努力打造一个精诚协作、和谐奋进的集体。
说明:本计划是总体设想,执行时依据具体实施情况可能会有所出入。
2014-2-25
附:教学工作实施及进度安排
周次 | 课时 | 教学内容 | 主要篇目 |
第 1-2 周 | 共10课时 | 必修3:第一单元: 中外小说 | 《林黛玉进贾府》《祝福》 《老人与海》 |
作文教学 |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 ||
第 3-4 周 | 共10课时 | 第二单元: 唐代诗歌 | 《蜀道难》《杜甫诗三首》 《琵琶行 并序》《李商隐诗两首》 |
作文教学 |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 ||
第 5-6 周 | 共10课时 | 第三单元: 古代议论性散文 |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 《过秦论》《师说》 |
作文教学 | 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 | ||
第 7-8 周 | 共10课时 | 第四单元: 科普文章 | 《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
作文教学 |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 ||
第 9周 | 共10课时 | 上课、复习、作文讲评等依据进度灵活处理 | |
第10周 | 共6课时 | 期中考试、放假 | |
第11-12周 | 共10课时 | 必修4:第一单元: 剧本 | 《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 |
作文教学 |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 ||
第 13-14 周 | 共10课时 | 第二单元: 宋词 | 《柳永词两首》《苏轼词两首》《辛弃疾词两首》 《辛弃疾词两首》 |
作文教学 | 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 ||
" 15-16周 | 共10课时 | 第三单元: 社科杂文你、随笔 | 《拿来主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短文三篇》 |
作文教学 | 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 | ||
第 17-18 周 | 共10课时 | 第四单元: 古代人物传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 |
作文教学 | 善于思辨 学习辩证分析 | ||
19-20 | 共10课时 | 本学期总复习、期末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