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是师生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催化剂。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会使一直为人们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会使教育活动失去宝贵的动力源泉。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
师生亲和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应该确立学生主体、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素质教育思想,树立全面科学的教育功能观、和谐互动的教育过程观、全面发展的质量观、不断优化的教育方法观、民主融洽的师生观、能动发展的学生观。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师应该具有的教育智慧、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生活和热爱学习生活的魅力、博大的胸怀、崇高的敬业精神、良好的专业素养、复合的知识结构、艺术的教育方法等,是实践师生亲和的关键。活力教育就是要让师生在亲和中感受幸福,在互动中形成学习共同体,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共同成长,使班级、学校、教育、师生等都充满生机活力,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在教育中追求这样的教育境界。
尊重和信任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也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的基础。“教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以他的全部自发性才足以对学生的整
个人起着真实的影响。因为在培养品格时,你无需一个道德方面的天才,但你却需要成为一个生气勃勃的人,而且能与自己的同伴坦率交流的人。当他无意影响他们时,他的蓬勃的生气向你们倾注着,极其有力而彻底地影响着他们。” 一个人自尊心、自信心的强弱,依赖于环境气氛的情况,如果一个人生活在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的环境中,他就会有恰当的自尊、自信;反之,一个人生活在人际关系紧张,互不尊重信任的环境中,他的自尊心、自信心必然会受到损害,以致于不是自负就是自卑,良好的环境气氛有利于适当自尊、自信的培养。因此,学生作为自主有人格尊严的人,只有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和信任中才能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的价值体验,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
师生间情感相通的基础是理解,师生之间相互交往和沟通的导向是理解,师生实现关系和谐融洽的前提还是理解。伽达默尔说过,说到底,一切理解都是人
自我理解,理解是人的生命,理解自我就是不断地排除误解和阻碍生命发展的各种因素,它实质上是师生借助一定的条件在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的同时使自己的生命意义得到更好实现的过程。从教育学上讲,理解是师生不仅对对方心理状态的体验或移情,达到情感的一致性,而且是师生间的思想、情感、意见、态度等达到深层的精神沟通和大通融。可以说,课堂中师生的交往最根本的是二者作为完整的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知识的传授不再是纯粹知识性的,也渗透了对精神的培育,知识成为真正的精神食粮,教学任务主要指向智力的开发、精神的充分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因此,师生之间能否进行精神沟通,达到彼此理解,不仅仅影响到学生获得的生活体验,而且会影响学生整个的人生,对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就的事,它需要师生双方特别是教师的真情付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我们用爱 心和真情来培养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吧!
总之,处理好师生关系,是教改顺利推进的关键,不要总让学生带着隔阂上你的课,魏书生曾说过“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