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长方体》教学内容分析(甄慧婵)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0:51:28
《认识长方体》教学内容分析(甄慧婵)
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材内容分析相关内容学习年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三学段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相关学习内容认识图形(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4.1.1几何图形4.4学习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学习内容分析会辨认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学习和掌握长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为学习长正方体的
导读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材内容分析相关内容学习年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三学段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相关学习内容认识图形(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4.1.1几何图形4.4学习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学习内容分析会辨认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学习和掌握长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为学习长正方体的
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材内容分析
相关内容学习年段 | 小学阶段 | 初中阶段 |
第一学段 | 第二学段 | 第三学段 |
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
相关学习内容 | 认识图形(一)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 4.1.1几何图形 4.4学习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
学习内容分析 | 会辨认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 在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学习和掌握长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为学习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他立体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 以小学阶段所学的“图形与几何”初步知识为基础,开始相对比较系统地学习图形与几何的知识,探索图形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了解这些知识的一些初步应用,丰富对图形和几何的认识和感受,发展空间观念。 |
目标要求 | 1、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通过摸、猜、拼、摆、搭各种图形,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4.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 1、结合实物或模型,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的特征,会用数学语言描述长方体的特征。 2、在操作、观察等探索活动中形成长方体的表象,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明白长、宽、高决定长方体的形状与大小。 3、理解长方体各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4、培养空间观念和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实物和具体模型,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得出几何图形,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一些基本几何体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3、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
由此可见,本节课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简单的几何形体和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正式认识立体图形的开始,是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学习的一次飞跃,主要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进一步强化认识并构建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对周围的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后面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做准备,也为六年级以至于初中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等其他立体图形和有关计算打基础。
《认识长方体》教学内容分析(甄慧婵)
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材内容分析相关内容学习年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三学段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相关学习内容认识图形(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4.1.1几何图形4.4学习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学习内容分析会辨认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学习和掌握长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为学习长正方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