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博罗县影剧院,设地下升降台,升降台基坑开挖深度6m,长21.4m,基坑护壁桩与建筑承台最近距离0.2m。因此基坑支护显得非常重要,基坑支护安全等级为一级。
二、设计依据:
1)基坑支护桩由韶关地质工程勘察院负责设计
2)主升降台结构由广州承总设计院负责设计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
5)(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CB5007—2002)
(JCJ15—31—2003)
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CB50947—2009)
三、工程周边环境及地质条件:
1)本工程位于在建影剧院中心部位,基坑设在影剧院舞台中心,基坑支护桩与基础承台最近距离为0.2m,基坑尺寸:21.4m*10.23m*6.1m。
2)本工程地质条件:基坑底落在淤泥土质层及粘土层,上层素填土层为渗透水层,淤泥土质层、粘土层均为弱透水层,场地内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其稳定地下水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
四、基坑支护方案:
1)根据周边环境以及地质勘察的土质情况,开挖基坑的深度满足施工要求即可,同时因为地下水比较丰富,因此基坑内的防水也尤其重要。
2)周边环境比较复杂,本工程对支护结构的变形要求亦十分严格,基坑大部分处于淤泥土质层中、旁侧又有建筑基础、施工场地的、正常使用的机械设备无法发挥作用。
3)在保障现有建筑物的安全,又能满足基坑开挖安全的前提,同时考虑到经济节约和便于施工等因素,因此采用排桩(钻孔灌注桩)加高压旋喷桩止水和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的联合支护形式。
五、土方开挖:
1)施工前准备:针对本工程周边环境的特点,场地小及周边建筑的障碍等现有的条件下,如果不拆除现有建筑物西南网架工作台、外架,工程就无法施工,因此首先要拆除影响施工的障碍物,使大型挖掘机(长臂)、运输车辆等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建议采用先拆除现有建筑物,待基坑施工完成后再恢复原有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2)首先要拆除和进行的工作:网架下工作平台(西南)、外架1轴交D轴至H轴、K轴交2轴至3轴首层墙体、河沙回填灯光槽。
3)编制施工方案,研究探讨现场场地平整,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确定开挖路线、顺序、基坑底标高。
4)由于基坑施工的特殊性,采用大型长臂挖掘机、自卸马担汽车,要准备机具物质及人员,作好设备调配的准备。
5)开挖路线:开挖放线,基坑土方开挖分2次进行。(因为护壁桩设计的特殊性),本工程室内地面标高为±0.000,设计桩顶标高为-1.000:灌注混凝土桩比设计标高高出1m,因此第一次开挖挖至-1.2m,以便施工凿除桩顶浮浆层、浇捣四周冠梁、中部支撑梁(规格为800mm*1000mm)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可以进行第二次开挖,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
6)开挖方案:基坑土方大开挖,计划在3天内完成基坑内土方大面积挖土,挖掘机开挖时,由人工修挖靠桩与桩之间余泥,为了保证庄边不受破坏,开挖由专门技术人员指挥,控制挖土深度和挖土质量,防止碰撞支护桩,以免造成断桩及质量事故。
六、基坑开挖阶段的应急措施:
1)围护支护桩渗水与漏水
2)采取加固措施防止支护桩侧向位移
3)流沙及涌泉的处理
4)及时排除基坑集水和余水
5)基坑的梁局部遇到地质不良时,及时通知勘察设计和建设部位、监理单位及有关部门,现场进行研究协商,制定处理方案。
七、安全措施:
1)土方开挖过程,挖掘机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及有关规范进行施工,控制开挖速度,遇到地质不良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挖掘。
2)挖掘机严禁碰撞及切割护壁桩,防止工程支护桩出现位移。
3)加强开挖期间基坑位移的监测,根据基坑变化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土方开挖深度和速度,确保基坑安全可靠。
4)挖掘机在工作期间应确保施工位置的稳定,防止发生碰撞。
5)在夜间作业时必须配置充足的照明设施,在施工期间必须有施工人员在场指挥,必须有值班电工负责用电安全。
6)由于现有施工场地的特殊性,机械及人员进出的临时大门要求设置一定数量照明、散光灯,拉警戒带、警戒灯等设备。
八、成品保护:
1)基坑挖土完成后,随即通知有关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要进行地基验坑。
2)保护测量控制定位桩、线桩、水准控制桩等测量成品桩。
3)人工清底时,在基坑土层表明铺设人行施工竹笆,施工人员应尽量站在竹笆上进行作业。
4)基坑底验坑合格后回填级配良好的颗粒中粗砂或石粉,确保基坑质量。
九.基坑排水处理:
1)在基坑开挖前在±0.000设置一道排水沟,防止地表水刘入基坑内
2)为防止水沟的流水流入基坑土体内,影响坑壁的稳定性,沟内需要用20mm厚的水泥砂浆抹面
3)基坑四角各设置一个集水井,集水井尺寸为800*800mm,集水井底要比排水沟地面低500mm以上
4)基坑开挖过程中,为保证正常施工,设置临时排水系统
5)基坑开挖到设计深度后,要做好护壁脚,基坑的集水井内的积水要及时排除
6)集水井应设置在离坑壁布少于300mm的位置
十、基坑支护变形监测:
在整个基坑施工工程中,安排专业监理单位进行施工安全及质量监测与检查
1)观测对象:基坑顶部位移、沉降变化情况
2)基准点布设:根据相处条件在离场地30—50m出埋设2各基准点
3)基坑位移沉降观测点:在基坑四周冠梁顶部设置观测点,测点合并使用
4)各种监测点的平面位置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布置在梁的跨中
5)监测频率:在基坑开挖前测出原值,在大面积开挖进行阶段,每两天测量一次,地板及主体结构施工期间7天观测一次,如若因天气变化无法施工时需连续观测
6)基坑水平位置及沉降均不超过30mm
7)基坑监测选择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观测,施工与监测单位应密切配合,做好监测元件的安放与保护
8)当水平位移及沉降达到25mm或12小时内位移超过5mm时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及有关部门
9)基坑工程监测方案按本工程(基坑支护监测平面图)进行监测
10)施工中遵循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的原则,及时将监测数据提交相关单位,监测报告对基坑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同设计人员共同分析监测数据,调整设计方案,提出可行的加固措施
十一、主升降台结构方案:
1)先施工主升降台剪力墙200*2200,柱500*500*27*4950,同时模板一次性浇捣完毕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模板。
2)主升降台支护桩的剪力墙650*5200,分两次进行施工,第一次浇捣至-2700mm,在-2700mm处设置一道止水钢板,钢板厚度另定,第二次浇捣至±0.000
3)在浇捣第二次剪力墙前把支撑梁800*1000凿去,保证剪力墙的整体性
4)混凝土浇捣完毕后,注意混凝土的养护,待达到设计要求后才可以进入设备的调装
十二、剪力墙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1)模板设计:考虑本工程施工环境及施工安全与质量,墙体模板采用915mm*1830mm*15mm多层板模板,竖向内楞采用60mm*80mm木方,所用木方均按统一尺寸刨光,模板加工前先对模板进行排版放样,先加工关键节点的模板,再加工大面模板:水平外楞采用双肢♤48*3.5钢管,通过在双管处打孔拉结穿墙螺栓加固
2)对拉螺栓:墙模板对拉螺栓采用M14对拉螺栓,间距为610mm*610mm,在二分之一墙高以下,竖向间距加密为450mm,最上面一排模板必须有螺栓连接,扣件用3形扣件和自制钢筋扣件配套使用
3)模板支撑固定:墙体斜撑要求不少于上、中、下三道支撑,采用普通钢管支顶牢固,必要时刻搭设钢管脚手架进行加固配合,间距由斜撑间距确定
4)模板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模板加工好以后各部尺寸是否合适,接缝是否严密。地板混凝土施工时要预埋上下支撑钢筋头,钢筋绑扎完成后准确焊接模板定位筋。所用模板要涂刷脱模剂。安装模板前必须做好抄平放线工作,严格根据放线位置进行模板的安装就位。
5)模板安装:模板安装至预定高度后,安装支撑并初步调整垂直度,先在墙脚出预埋钢筋头与背楞件塞上木方,用契子契紧,墙体模板上部用钢管做斜撑,安装结束后对模板进行精确调整,包括垂直度和平整度,完成最后固定。
6)模板拆除:当墙体混凝土达到1N/㎡时可以进行模板拆除,按照规范要求则是同强度要求达到不因拆模而使混凝土表面及棱角受损为准:每块模板的拆模顺序要严格按照先拆除连接件再拆除支撑再拆除模板的顺序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