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收费作为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经有关部门多年来的联合规范和治理,其乱收费的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善,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随着监督检查工作不断深入,学校“抗检”免疫能力的增强,违法问题的逐步隐蔽,教育乱收费出现了新的特征和现象。治理教育乱收费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事关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虽然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加大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的力度,积极推进教育系统政务公开、事务公开、校务公开等各项工作,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教育乱收费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一、新时期教育乱收费的主要表现
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教育乱收费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学校迎接检查、对抗检查能力的增强,一些学校收取违规费用的方法也不断翻新。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种类:一是“化整为零”法。即对超出收费标准的大额收费,为了应对物价检查和不引起学生家长的强烈反映,就将费用分成若干小额分批分次收取,或入账或不入账。如义务教育阶段超出“一费制”外的书本、作业本费,还有高中阶段的择校生费,超出规定标准的就另外开票或不开票或打白条。二是“规避时间”法。众所周知每学期开学是学生交费的主要时间,也是引起家长和监督部门高度警觉的时候。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抓好治理教育乱收费和反腐倡廉工作还应做到“四个方面”:一是同心,就是全县各级、及其相关部门对治理工作高度重视,齐心协力,上下联动;各成员单位各尽其责,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才能真正取得实效。二是决心,就是抓治理教育乱收费和反腐倡廉工作态度坚决,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治理工作会议精神一丝不苟、不打折扣;治理工作要一抓到底,有不抓出成效不撒手的决心。三是创新,就是把握上情,了解下情,从我县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目前我县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形成了由标本兼治向重在治本方向转化的趋势,源头治本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等工作都取得新成效。四是信心,就是抓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要持之以恒,信心十足,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就能取得明显成效。
总之,教育收费面临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头绪越来越多,我们只有在搞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认清教育乱收费的现象和方法,探明教育乱收费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方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教育乱收费问题。只要各级、和社会各界下大力气,一定能够使教育乱收费最终消声匿迹,彻底还教育一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