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选项中,不是审计职能是( )
A.经济监督 B.经济鉴证 C.经济评价 D.经济管理
2、审计工作一般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
A.报告阶段→实施阶段→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报告阶段→准备阶段
C.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
D.报告阶段→实施阶段→准备阶段
3、 国家出台审计准则的主要原因是增强的( )的可信性。
A.会计档案 B.会计报表
C.会计账簿 D.会计凭证
4、对注册会计师不具有强制性的法定要求是( ).
A.审计具体准则 B.执业规范指南 C.会计制度 D.审计约定书
5、采取下列哪种方法获得的审计证据品质低,证据力差,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审计提供线索( )
A.询问法 B.盘存法 C.函证法 D.分析法
6、属于内部证据的有( )
A.购货 B.销货
C.银行对账单 D.材料出库单
7、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未能发现或防止重大差错的风险是( )
A.固有风险 B.控制风险
C.检查风险 D.经营风险
8、采用监盘法一般能取得较为可靠的( )
A.实物证据 B.书面证据 C.口头证据 D.环境证据
9、( )业务属于不相容职务。
A.经理和董事长 B.采购员和购销科长
C.保管员和车间主任 D.记录日记账和记录总账
10.从特定审计对象的总体中有选择地、有重点地抽取部分项目进行审计的抽样技术,属于( )
A. 判断抽样 B. 统计抽样 C. 随机抽样 D. 随意抽样
11.某些账户在没有内控的情况下,存在差错的风险很高,此种风险属于( )
A. 固有风险 B. 总体风险 C. 控制风险 D. 检查风险
12.审计人员认为抽样结果可以达到审计目的而愿意接受的审计对象总体的最大误差是( )
A标准误差 B可容忍性误差 C标准方差 D预期总体误差
13.被审单位个别重要会计处理方法的不符合一贯性原则,则应出具( )
A. 肯定意见 B. 保留意见 C. 否定意见 D. 拒绝表示意
14.抽样审计可运用的程序是( )。
A.函证 B.询问
C.观察 D.分析性复核
15.签发审计通知书属于( )
A. 准备阶段 B. 实施阶段 C. 报告阶段 D. 复议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审计的基本职能有( )。
A、经济核算 B、经济监督 C、经济管理
D、经济评价 E、经济鉴证
2、审计准则的作用包括( )。
A. 为审计人员提供了工作规范 B. 为评价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了衡量尺度 C. 提供了衡量审计客体的尺度 D. 维护了审计人员的正当权益
3、管理建议书与审计报告的区别表现在( )
A.方法不同 B.对象不同 C. 责任不同
D.影响程度不同 E撰写人不同
4、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表现在( )
A.有利于组织协调审计工作 B有利于形成审计结论和发表审计意见
C有利于审计工作质量控制 D有利于评价审计人员的工作业绩
E有利于未来审计业务的开展
5、审计风险包括( )
A.固有风险 B.控制风险 C.检查风险
D会计折算风险 E临时风险
6、内部控制总评的要点包括( )。
A、健全性和科学性 B、经济性和协调性
C、层次性和适应性 D、观测现场
E、专业学历
7、下列词语中,不宜出现在审计报告中有( )
A.我们认为 B.我们保证 C.我们证明 D.基本反映
三、判断题 (每小题2分,共16分)
1. 注册会计师最关注的风险是误拒风险。( )
2. 每个审计项目中,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都是必需的。( )
3.被审计单位将某客户应收帐款记在另一客户的明细帐中,这不是一项误差。( )
4.审计人员在提供专业服务时,可以代行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决策职能。( )
5.注册会计师可以以个人名义承接审计业务。 ( )
6.审计报告使用人是促进建立审计准则的主要动力之一 。 ( )
7.审计人员明知应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时,不得以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代替。 ( )
8.审计人员亲自取得的证据比他人提供的证据证明力强。 ( )
四、简答题 (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如何比较各种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2.什么是审计工作底稿?如何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审核?。
3.编制审计计划要经过哪些步骤?
五、实务题(第1题15分,第2题10分,共25分)
1.2004年6月3日上午8 时,审计人员李某、程某参加了对某公司库存现金的清点工作,其清点结果如下:
(1)实点库存现金888.10元;
(2)查明现金日记帐截止当年5月31日的帐面余额1135.20元
(3)查出当年5月31日已经办理收款手续尚未入帐的收款凭证金额为350元
(4)查出当年5月31日已经办理付款手续尚未入帐的付款凭证金额为212元
(5)查出当年4月3日出纳员以白条借给某职工现金250元
(6) 银行核定该公司库存现金限额为500元.
要求: (1)根据清点结果编制库存现金情况表(表格见下表)
(2)指出清查现金中所发现并有待进一步审查的问题
库存现金盘点情况表
编制: 日期: 年 月 日
复核: 日期: 年 月 日
被审计单位: 年 月 日
| 项目 | 金额 | 备注 |
| 实点库存现金金额 加:已付迄未入帐的支出凭证 加:白条低库数 减:已收入未入帐的收入凭证 库存现金实际占有额 库存现金帐面金额 银行核定库存现金限额 |
要求:审计人员对此项业务发表审计意见,并建议该公司作适当的会计调整分录。
审计学原理试卷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15分)
1.D 2.C 3.B 4.B 5.B 6.D 7.B 8.A 9.D 10.A 11.C 12.B 13.B 14.A 15.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BCD 2.ABCD 3.ABCD 4.BCDE 5.ABC 6.ABC 7.BCD
三、判断题 (每小题2分,共16分)
1.× 2.× 3. √ 4. × 5. × 6. × 7. √ 8. √
1. 注册会计师最关注的风险是误拒风险。(×)
2. 每个审计项目中,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都是必需的。(×)
3.被审计单位将某客户应收帐款记在另一客户的明细帐中,这不是一项误差。( √ )
4.审计人员在提供专业服务时,可以代行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决策职能。(× )
5.注册会计师可以以个人名义承接审计业务。 ( × )
6.审计报告使用人是促进建立审计准则的主要动力之一 。 (× )
7.审计人员明知应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时,不得以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代替。 (√ )
8.审计人员亲自取得的证据比他人提供的证据证明力强。 (√ )
四、简答题 (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答:(要点)
①书面证据比口头证据可靠;
②外部证据比内部证据可靠
③审计人员自己获得的证据比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证据可靠;
④内部控制较好的内部证据比内部控制较差时的内部证据可靠;
⑤不同来源的审计证据相互印证之后,审计证据更可靠。
2.什么是审计工作底稿?如何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审核?
答案:(要点)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全部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
审计工作底稿审核采用三级复核制度。即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以主任会计师,部门经理和项目经理为复核人,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逐级复核。通过三级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得到充分地补充和完善,为审计报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对于审计工作底稿的审核应当按照以下要点进行:
(1)实施审计程序时引用的有关资料是否真实可靠。
(2)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有效。
(3)审计判断是否有理有据,符合审计专业标准。
(4)审计结论是否恰当。
3.编制审计计划要经过哪些步骤?
答案:(要点):
编制审计计划的步骤是:
(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通过采取观察、询问、审阅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2)分配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是被誉为审计单位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3)考虑审计风险,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4)编制审计计划;
(5)审计计划的复核
五、实务题(第1题15分,第2题10分,共35分)
1.答案
库存现金盘点情况表
编制:李某 日期:2004年6月3日
复核:程某 日期:2004年6月3日
被审计单位: 2004年6月3日
| 项目 | 金额 | 备注 |
| 实点库存现金金额 加:已付迄未入帐的支出凭证 加:白条低库数 减:已收入未入帐的收入凭证 库存现金实际占有额 库存现金帐面金额 银行核定库存现金限额 | 888.10 212 250 350 1000.10 1135.20 500 | 短缺135.20 |
①现金帐实不符。短缺135.20元,应查明原因
②白条低库。出纳员应负责及时收回交库
③工作拖拉,不及时入帐,应加强管理
④库存现金超出限额,应及时解送银行
2.答案:
审计人员根据此项业务的性质和内容,确定2001年度应摊销待摊费用为35 000元,而不是70 000元。因此,应在审计报告中揭示该公司待摊费用2001年度多摊销35 000元保险费而使本期利润虚减35 000元。
审计人员应建议该公司作如下的会计调整分录:
(1)转回多摊销的35 000元待摊费用
借:待摊费用——财产保险费 35 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5 000
(2)计算由此所应补交的所得税
应补交的所得税=35000×33%=11550 (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155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15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