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项目序号 | 九 | 授课班级 | 汽修一年级 |
| 授课课时 | 8 | 授课形式 | 理实一体 |
| 授课章节 名称 | 项目九:制动液的更换 | ||
| 使用教具 | 实训车辆、制动液、透明塑料管、透明塑料瓶、工具 | ||
| 教学目的 | 1、熟练掌握制动液的规范更换操作方法 2、会正确使用工具进行制动液的排空气维护操作 3、要求学生能完成制动液的更换 | ||
| 教学重点 | 制动液更换的排空气的操作方法 | ||
| 课外作业 | 完成实训操作工单 | ||
| 教学后记 | |||
|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 |
| 制动液为什么要更换 ( 1)制动液在使用中易变质 车辆制动时,会有大量的热量传给制动液。长期处于这种高温条件下,制动液发生氧化变质,失去原有性能,是无法避免的。严重时会导致液压制动系统制动能力下降与丧失。 制动液色泽慢慢的变化,就是制动液在变质, 制动液色泽慢慢的变化,就是制动液在变质,如图7-26所示。 (2)制动液的吸湿性 制动液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吸纳周围环境中的水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制动液中积累的水分越来越多,沸点越来越低。如再遭遇频繁制动,制动液温度上升,很可能会导致制动液沸腾,并产生气泡。另一方面,制动液中的水分会对制动总泵、分泵的缸体和活塞造成腐蚀,造成总泵泄漏、分泵咬死。 因此,应避免制动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及时盖上制动储液罐密封盖。 (3)制动液的腐蚀性 制动液是腐蚀性液体,严禁接触人体和汽车漆面,如果接触必须即刻清洗干净! (4)制动液更换周期 汽车生产厂家规定的制动液更换周期都有规定,一般都为2年或车辆行驶4万公里。 |
|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 |
| 制动液更换的操作步骤 一、准备工作 1、工具器材:10#梅花扳手、透明胶管、收集器、制动液 2、安装车辆防护用品 3、检查车辆工位摆放是否正确 4、检查原制动液液面高度,应在MAX和MIN之间,如不在此范围内,应查明原因 二、排放旧制动液 1、拆卸汽车的四个车轮 2、打开制动液储液罐加油口盖 3、启动发动机怠速运转 4、举升车辆至合适位置,打开放气螺钉防尘套 5、将透明塑料管套在放气螺钉外端,另一端放入装制动液的容器内 6、两人配合操作,一人拧开放气螺钉,一人要车内连续踩下制动踏板,直到制动液不再流出为止,锁止放气螺钉,四个制动分泵放气螺钉重复上述放油操作 三、加注新制动液 及制动管路排放空气 1、向制动总泵储液罐内加注适量新制动液。 2、1号同学连续踩下制动踏板5~6次,然后踩住不放,同时按喇叭鸣笛。 |
|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 |
| 3、2号同学立刻拧松右后轮制动分泵空气阀,排出空气,再瞬间拧紧;并告知1号同学。 4、如此重复(1)(2)项动作,直至制动液从空气阀以直线射出(喷油强劲且无气泡产生为止)。 注意:1号2号两同学的配合非常重要:制动踏板未踩住,不得拧松空气阀;空气阀未拧紧,不得松开制动踏板。 5、2号同学在储液罐内制动液缺少后,适时加注适量新制动液。 6、排放空气的顺序是:右后轮——左后轮——右前轮——左前轮。 7、及时补充制动液时,液量不得超过上限(MAX)刻线。 四、制动管路排放空气后检查 1、1号同学连续踩下制动踏板5-6次,然后踩住不放,同时按喇叭鸣笛。 2、2号同学检查四个放气阀是否存在泄漏现象,同时使用扳手检查放气阀是否拧紧, 3、装好空气阀防尘套。 4、残余制动液的清洁:用清水清洁溅在轮胎、车身以及皮肤上的制动液。 注意:制动液具有较强腐蚀性。 5、 整理作业工位 5S操作 |
班级: 姓名: 日期:
| 车型 | ||||||
| 实训步骤 | 观察与测量结果 | 分拆与处理意见 | ||||
| 1 | 准备工作:工具、安装防护用品 | 完成( )未完成( ) | ||||
| 2 | 检查原制动液液面高度及制动液型号 | 正确( )不正确( ) | ||||
| 3 | 拆卸车轮并将车辆举升至合适高度 | 完成( )未完成( ) | ||||
| 4 | 启动发动机怠速运转 | 完成( )未完成( ) | ||||
| 5 | 拆下制动液加油口盖 | 正确( )不正确( ) | ||||
| 6 | 拆卸排气螺塞防尘套 | 完成( )未完成( ) | ||||
| 7 | 制动液排放操作 | 完成( )未完成( ) | ||||
| 8 | 加注制动液 | 完成( )未完成( ) | ||||
| 9 | 排放制动系统空气 | 完成( )未完成( ) | ||||
| 10 | 检验整车制动性能 | 良好( )故障( ) | ||||
实训 思考 | 1、制动液更换的间隔里程 2、简述制动液更换注意事项 | |||||
| 实训 收获 | ||||||
| 教师 批注 | 指导教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