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
通过2个月的培训,使参训教师拓展视野,活跃思维,熟悉国内外中等职业教育现状,进一步增强其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教育思想,熟悉有关教育和法规;了解现代教育的有关思想、理论和流派,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拓展本学科知识领域,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学科教育教学形成独特风格;能承担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成为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科带头人。
二、培训形式与课程
(一)培训形式:
培训采取“基地培训+企业实践”的模式。
1、理论学习、课题研究、企业实践与考察既各有侧重,又互相结合、渗透。具体形式有主干课程学习、专题讲座,项目课程研修;课堂教学实践、撰写论文;教育教学考察;教学科研成果展示与交流等。
2、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二个月的培训任务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集中培训。完成理论学习任务;进行教学实践和交流。
第二阶段:学员到企业进行个体的考察、实践,完成企业实践环节的任务。一个月的理论培训完成后,将安排学员到云南大学网管中心、云南爱迪科技、云南金利电脑、德鲁帕图文设计中心、堂庭山创意广告及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多家企业企业实践,在企业实践环节中,学员可根据自己教学科研的实际情况及所在地的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自定课题,进行调查、实践、研究,完成企业实践总结及实训作品。立足于开阔视野,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取长补短,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文化。理论培训阶段所领悟到的东西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融会贯通,发展深化,同时开展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和总结。期间,专家指导组导师或通过信函(或E-mail),或亲自深入学员实践企业跟踪调查,对其进行指导工作。
第三阶段:考核、总结。集中进行论文答辩,完成总结、验收工作。
3、采取“双导师”、“双课堂”的培训方式。专家组与学员实践企业所在地区的专家相结合;导师指导与学员自主学习相结合;以学员自主学习为主。最大限度地培养学员自我反思、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激活学员的创新能力,发展学员的教学个性和风格。
4、跟踪服务。培训结束后,对培训对象开展跟踪服务,指导教师持续指导,提供信息和咨询。
(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课程设置
| 课程名称 | 基本内容 | 时数 | 教师 | 职务、职称 |
| 教学理论与方法(54) | 职业教育学专题 | 6 | 李家祥 | 、副教授 |
| 职业教育心理学专题 | 6 | 陶云 | 教授(云师大) | |
| 职业道德教育专题 | 3 | 王雯 | ||
| 中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 | 6 | 云波 | 省教育厅教科院职教研究所 | |
| 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 6 | 聂琴 | 教授、成人高教研究室主任 | |
| 现代教育技术 | 3 | 陈云山 | 副教授、副院长 | |
| 教学设计与组织 | 6 | 章光洁 | ||
|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 18 | 容会 | 副教授 | |
| 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76时) |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研究 | 10 | 孙静 | 副教授 |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研究 | 10 | 翟大昆 | 副教授 | |
| 计算机网络原理及协议 | 10 | 张蕾 | 副教授 | |
| 数据库概论与数据库技术 | 12 | 陈静 | 副教授、教学部副主任 | |
| 计算机应用型课程教学研究 | 12 | 周伟 | 副教授 | |
|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研究 | 10 | 罗红 | 副教授 | |
| WWW应用 | 12 | 云南大学网络中心 | ||
| 理论课时合计 | 130 |
2008年8月31日~10月30日
四、考核
(一)考核内容:
1.认真完成理论学习学时,完成作业并达到合格。
2.完成一份教案,并试讲。
3.撰写一篇教学研究论文和完成实训作品。
4.合作企业对学生实践情况和专业技能水平做出评定。
(二)考核标准:
1.能运用所学教学理论和方法编写一份不少于四课时教案并试讲,做到重点突出、难易适中、条理清晰、表达流畅、符合规范。
2.教学研究论文不少于3000字,内容充实,有较为独到的见解,具有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意义。
3.认真参加企业实践,完成相关考核。学员所在实践企业领导或专家对学员在企业实践阶段的情况作出评价,并做为总结考核内容的重要参考。
考核小组作出最后考核结论。考核小组由培训基地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成构成。通过考核的学员可获得结业证书。
五、教学管理措施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我们将采取以下教学管理措施:
1.成立有校、院领导参加的骨干教师培训领导小组,其任务是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协调培训工作的相关事宜;
2.设置培训班双班主任(教学管理班主任、生活班主任),其任务是组织和协调具体各项教学工作,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各教学任务。同时与学员保持联系,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及生活方面的要求,及时反馈有关信息,以便培训领导小组根据情况做适当调整;
3.选派实践能力强而且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担任培训教学任务,确保教学质量;
4.建立课程考核制度。理论课程按教师要求需要提交作业、学习报告或总结的,应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
5.为学员提供上机、上网条件以方便学员完成学习任务;
6.本院资料室对培训学员开放。
七、后勤保障
参训教师在云南大学培训期间入住云南大学宾馆,条件优越;学院为了充分调剂学员的课余生活,为他们提供舒适、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除教学班主任外,学院还为每一个班配备了一名生活班主任,为学员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为每个班购买了篮球、羽毛球,学员可在业余时间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2008年7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