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科室/部门:
| 患者姓名: | 年龄: | 性别: | 体重: | ||||
| 患者联系方式: | 诊断: | ||||||
| 错误内容 | 1、品种 □品种 □剂型 □适应症 □禁忌症 2、用法 □漏给药 □给药途径 □给药顺序 □给药技术 □重复给药 3、用量 □用量 □规格 □数量 □疗程 □给药频次 □给药时间 4、相互作用 □溶媒 □配伍 □相互作用 5、其他 □患者身份 □其他: | ||||||
| 错误药品是否发给患者 | □是 □否 □不详 | 患者是否使用了错误药品 | □是 □否 □不详 | ||||
| 错误分级 | □ A级:客观环境或条件可能引发错误(错误隐患); □ B级:发生错误但未发给患者, 或已发给患者但患者未使用; □ C级:患者已使用,但未造成伤害; □ D级:患者已使用,需要监测错误对患者的后果,并根据后果判断是否需要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伤害; □ E级:差错造成患者暂时性伤害,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 F级:差错对患者的伤害可导致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 □ G级:差错导致患者永久性伤害; □ H级:差错导致患者生命垂危; □ I级:差错导致患者死亡; | ||||||
| 患者伤害情况 | □死亡(直接死因): 死亡时间: 年 月 日 □抢救(措施): □残疾(部位、程度): □暂时伤害(部位、程度): (恢复过程:□住院治疗 □门诊随访治疗 □自行恢复 □其它 ) □无明显伤害 | ||||||
| 引发错误的因素 | 1、处方因素 □缩写 □抄方 口口头医嘱 □处方辨认不清 2、药品因素 □分装 □稀释 □标签 □药名相似 □外观相似 3、环境因素 □环境欠佳 □货位相邻 □拼音相似 □设备故障 □多科室就诊 4、人员因素 □疲劳 □知识欠缺 □培训不足 □技术不熟练 5、其他 □其他____ | ||||||
| 发生错误的场所 | □诊室(□病房 □门诊) □药房 □护士站 □门诊输液室/注射室 □患者家中 □患者床边 □患者家中 □PIVAS □其他 | ||||||
| 引起错误的人员 | 1、医生 □住院医师 □主治医师 □副(正)主任医生 □实习医生 □进修医生 2、药师 □初级药师 □主管药师 □副(正)主任药师 □实习药师 □进修药师 3、护士 □初级护士(师) □主管护师 □副(正)主任护士 □实习护士 □进修护师 4、其他 □患者或家属 □其他 | ||||||
| 其他与错误相关的人员 | □医生 □药师 □护士 □患者或家属 □其他 | ||||||
| 发现错误的人员 | □医生 □药师 □护士 □患者或家属 □其他 | ||||||
| 错误相关药品 | 批准文号: 通用名: 商品名: 生产厂家: 剂 型: 规 格: | ||||||
| 有无药品标签、处方复印件等资料 | □是 □否 | ||||||
| 错误发生、发现与处理的经过 | |||||||
| 改进措施 | |||||||
| 报告人: | 科室(部分)负责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