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晓梅1, 曹稳根2
(1宿州市立医院药剂科,安徽宿州234000;2宿州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多种植物中广泛分布的多酚化合物。由于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已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肿瘤、抗癌、抗菌、抗病毒、抗炎免疫、抗衰老等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 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06(2007)01-0105-03
收稿日期:2006-08-26
作者简介:王晓梅(1963-),女,安徽宿州人,药师,研究方向:中药药理药性。
黄酮类化合物亦称类黄酮或生物类黄酮,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目前黄酮类化合物已达8000多种[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是均有一个三环的核心,其基本结构式由两个苯环(A 和B)通过中间杂环的吡喃或吡喃酮(C)相连接[2]
。根据C 环的氧化状况和B 环所连接的位置不同进行分类,主要有黄酮及黄酮醇类,如芦丁、槲皮素;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如陈皮苷;异黄酮及异黄酮醇类,如葛根素;黄烷醇类,如儿茶素;花色素类,如飞燕草素;双黄酮类,如银杏素;查耳酮类,如红花苷;其他黄酮类,如异芒果素[3]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除传统意义上的抗炎、抗变态、抗病毒、解热和保肝作用外,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又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1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
自由基(Free radical)是一类在外层电子轨道上含有单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4,5]
。生
物体内常见的自由基有超氧自由基(O 2・-)、羟自由基(・O H )、烷氧自由基(R O ・)。自由基性质活泼,有极强的氧化反应能力,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性,在体内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作用使多种大分子成分,如核酸、蛋白质产生氧化变性,DNA 交联和断裂,导致细胞结构改变和功能破坏,而引起癌症、衰老及心血管等退变性疾病[6]。
多数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的2,3双键和4位羰基以及3或5位羟基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能力[7]
,其作用机理在于它阻止了自由基在体内产生
三个阶段:与O 2・-反应阻断自由基的引发连锁反应;与金属离子鳌合阻断自由基生成;与脂质过氧基(ROO ・)反应阻断脂质过氧化过程。研究发现,黄芪总黄酮对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有较强清除作用,且清除能力与浓度有明显的依赖关系[8];芸香苷、槲皮素及异槲皮苷清除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作用强于标准的自由基清除剂V E ;其它一些黄酮类化合物如白花蛇舌草黄酮、甘草黄酮、沙棘总黄酮、水稻黄酮、艾纳香二氢黄酮等均有清除自由基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5]
。
2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抗癌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发挥抗肿瘤活性时,均有A 环与受体的负电荷中心结合、C 环与受体的正电荷中心结合、其它部分通过氢键与受体发生作用的共性,因其苯环上取代基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抗肿瘤活性。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抗肿瘤细胞增殖、干预肿瘤细胞信号转导、促进抑癌基因表达等途径来实现。甘草查尔酮-A 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 CF-7和人白血病细胞HL-60生长,有诱导上述2种细胞株凋亡的作用。从松树皮提取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能诱导MCF -7细胞凋亡[9,10]。查尔酮可抑制蛋白激酶C (PKC )的活性,改变细胞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黄芩苷能强烈抑制3种肝癌细胞株拓扑异构酶Ⅱ活性,且能抑制肝癌细胞增殖[11]。研究发现芹菜苷配基具有诱导C 50和308小鼠皮肤细胞和人白血病HL-60细胞周期停止于G 2/M 期的作用,从而起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3]。细胞信号转导被认为是在细胞从正常变为恶性过程中,能被癌基因或抑癌基因所影响的一种细胞外或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许多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能抑制细胞信
槲皮素及其衍生物是植物界分布最广泛的黄酮类化合物,是最强的抗癌剂之一,对肿瘤有化学预防和治疗双重作用,对多种致癌剂、促癌剂有拮抗作用,且可以抑制多类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槲皮素可抑制多种致癌物(如DM BA、苯并芘、3-甲基胆蒽、N-甲基-N-恶硝基脲、黄曲霉素、氧化偶氮甲烷等)的致癌作用,还可抑制促癌物TPA(12-氧-十四烷酰大戟二萜醇-13-乙酸酯)对小鼠皮肤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并能明显抑制杀鱼菌素对二四甲基苯并蒽诱导的小鼠皮肤癌的促癌作用。体外研究发现,槲皮素能显著抑制人体的卵巢癌细胞、乳腺癌细胞、肝癌细胞、结肠癌细胞、宫颈癌细胞、淋巴瘤细胞、白血病细胞、肺癌细胞、胃癌细胞、前列腺癌细胞、黑色素瘤细胞、Ehrlich腹水癌细胞、头颈来源的癌细胞等生长。大豆异黄酮具有抑制乳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白血病及某些肝癌和胃癌细胞系的生长、增殖及抗促癌和诱导癌细胞分化的作用[13]。
3 黄酮类化合物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有很强的抗菌作用。甘草黄酮类化合物中抗菌成分较多,其黄酮单体化合物查儿酮A、查儿酮B、光果烯、光果定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等均有抑制作用,还对毛霉、黑曲霉均有抑制作用[14]。蜂胶对伤寒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魏氏梭菌、肉毒梭菌、蜡样芽孢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儿森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抑制作用;蒲公英中的槲皮素-3-O-葡萄糖苷和槲皮素-3-O- -半乳糖苷均有抗菌作用[15]。刘云波等用K-B 纸扩散法对黄芩体外抗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芩黄酮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乙型链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苦参异戊二烯黄烷酮衍生物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8]。山奈酚对金黄色葡萄菌及伤寒、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杨梅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亦能抑制假丝酵母的生长[16]。
黄酮类化合物还有抗病毒作用。黄芩甙与黄芩素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逆转录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并观察到黄芩甙在H9细胞培养中能抑制HIV-1的复制。赵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黄芩素抑制HIV-RT活性较黄芩甙强。黄芩素是一种强的鼠白血病病毒(M LV)和人免疫缺失病毒(HIV)逆转录酶活性的抑制剂。黄芩中的异黄芩素-8-甲醚能显著抑制流感病毒[17]。王志杰等[18]用人疱疹病毒HSV-1、HS-1株感染豚鼠皮肤,结果显示黄芪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芦丁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感染和复制能力[6]。山奈黄素3-O-B-D吡喃葡萄糖苷,有抑制白血病和抗HIV病毒的作用[10]。
4 黄酮类化合物抗炎免疫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通过影响细胞的分泌过程,有丝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而起抗炎免疫作用。淫羊藿总黄酮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肿胀及巴豆油所致肉芽组织增生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足肿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抑制炎症渗出液中PGE2的合成和释放有关[19]。银杏叶总黄酮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片肿胀和蛋清致大鼠足爪肿胀,抑制NO、丙二醛(M DA)、PGE2的合成,其抗炎作用与NO、PGE2的合成与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20]。黄芩茎叶总黄酮显著的抗急慢性炎症作用,主要通过抑制可诱导的一氧化氮合酶,减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调节花生四烯酸的代谢,抑制PGE2和白三烯(LT C4)的合成[17]。梁统等[21]研究了侧柏总黄酮对二甲苯致小鼠耳片肿胀及角叉菜胶诱发大鼠足爪肿胀作用,结果表明,侧柏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与中性粒细胞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白三烯B4 (LB4)、及5-羟廿碳四烯酸(5-HETE)生物合成及 -葡糖苷酸酶释放的抑制作用有关。陈琳等[22]采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爪肿胀、棉球诱导的大鼠肉芽肿和佛氏完全佐剂诱导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以及腹腔巨噬细胞培养并诱导生成IL-1的方法研究了豹皮樟总黄酮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豹皮樟总黄酮对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爪肿胀、棉球诱导的大鼠肉芽肿和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具有抑制作用,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IL-1的生成有抑制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且这种调节可能是双向的。淫羊藿总黄酮对致敏后给环磷酰胺所造成的细胞和体液免疫低下有一定的恢复作用,而对致敏前给环磷酰胺所造成的细胞免疫增强有下调作用,揭示淫羊藿总黄酮可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23]。黄芪茎叶总黄酮能增加氢化考的松小鼠免疫器官的重量,增加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还能促进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明显提高氢化考的松造成的免疫抑制小鼠的T细胞总数,调整T细胞亚群紊乱,并提高rIL-2所诱导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活性。大豆异黄酮可剂量依赖性的增强体外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和NK细胞活性。槲皮素在体外能抑制丝裂源刺激的IgM、IgG、IgA的分泌[5]。
5 黄酮类化合物抗衰老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还有抗衰老的作用,作用机制主要与抗氧化作用有关。随年龄增长,体内自由基增多,自由基在体内可直接或间接地发挥强氧化剂作用而与机体内核酸,核蛋白和脂肪酸相结合,转变成氧化物或过氧化物使之丧失活性或变性,细胞功能发生障碍,引起机体逐渐衰老或病变,而黄酮类化合物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通过抑制和清除自由基和活性氧来避免氧化损伤。
已有实验证明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衰老的作用。淫羊藿总黄酮对老年大鼠神经内分泌有调节作用,能明显增加老年大鼠下丘脑和皮质中 -内啡肽的含量,增加雄性老年大鼠血清中促性腺激素和睾酮的含量,并增加IL-2、NK细胞的活性,证实淫羊藿总黄酮提高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整体功能而抗衰老。淫羊藿总黄酮还能提高老年大鼠下丘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NE、DA、5-HT等的含量,说明淫羊总黄酮对自然衰老动物下丘脑神经递质老年性变化有延缓作用[5]。富含芦丁及其它黄酮的柿叶茶具有抗衰老作用。富含黄酮的银杏叶能降低小鼠心肝肾各组织中MDA的含量,缓解由于脂质过氧化对机体的损伤,延缓了衰老。杜仲叶的槲皮素也具有抗衰老作用[15]。
此外,黄酮类化合物还有改善微循环、降血糖、镇痛、抗过敏、抗辐射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方从兵,宛晓春,江昌俊.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研究
进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32(4):498-504 [2]刘舒,韩静,王绿娅.黄酮、异黄酮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
殖作用的最新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04,39(1):4-7 [3]李荣,李俊.黄酮类化合物药理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进展[J].安徽医药,2005,9(7):481-483
[4]梁连生,余静.黄芪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J].中西
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12):1085-1087
[5]邹浩军,明亮.黄酮类化合物抗炎免疫及抗衰老药理研
究进展[J].安徽卫生技术学院学报,2003,2(6):48-50, 57
[6]裴凌鹏,惠佰隶,金宗濂,张静.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
及其制备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4,25(2):203 -207
[7]张琳,陆维敏.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能与其结构的关
系[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33(2):177-191 [8]梁英,韩鲁佳.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8(6):9-14
[9]Rafi M M,Ro sen R T,Vassil A,et al.M o dulatio n of bcl-2
and cyto tox icity by licochalcone-A,a no vel estr og enic flavo no id[J].A nticancer Res,2000,20(4):2653-2658 [10]朱会平.黄酮类化合物促进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研
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6,17(3):455-456 [11]农朝赞,黄华艺.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应用
[J].中国药房,2004,15(9):568-569
[12]黄文哲,赵小辰,王峰涛,等.异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细
胞增殖作用进展[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17
(1):50-51
[13]高昕,王喜军.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2005,22(5):33-34,1085
[14]A ug ustin E.Prenylated is o f lav anone fr om the r oots of
ery thrina sigmoidea[J].P hyochemist ry,1994,35(4): 1074
[15]黄池宝,罗宗铭.黄酮类化合物在食品中应用[J].广州
化工,2000,28(4):35-37
[16]郭芳彬.蜂产品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保健作用[J].养蜂
科技,2005,(2):28-31
[17]刘金霞,邓淑华,杨贺松,等.黄芩茎叶总黄酮的抗炎作
用机制的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2,18(6):713-714
[18]王志杰,黄铁牛.黄芪多种成分对豚鼠皮肤型人疱疹病
毒感染的治疗作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3, 20(6):452-455
[19]张逸凡,于庆海.淫羊藿总黄酮的抗炎作用[J].沈阳医
科大学学报,1999,16(2):122-124,133
[20]张黎,陈志武,王瑜,等.银杏总黄酮抗炎作用及机制探
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1,36(5):350-352 [21]梁统,覃燕梅,丁航,等.侧柏总黄酮的抗炎作用[J].沈
阳药科大学学报,2004,21(4):301-303
[22]陈琳,程文明,胡成穆,等.豹皮樟总黄酮抗炎作用及部
分机制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4,39(6):439 -442
[23]张逸凡,于庆海.淫羊藿总黄酮的免疫调节作用[J].沈
阳医科大学学报,1999,16(3):182-184
(下转第41页)题——我——上闪着光芒,那么我就可能发现它是很吸引人的”[4]。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很多电视谈话类节目很受观众欢迎,那是因为多数观众在观看节目时,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己的情感、苦恼、经历等正在被关注、被代言,并以替代式参与的方式与主持人对话。因此,在会议新闻的写作中,也应该积极营造这样一种关注受众的话语环境,与受众分享信息,让受众从中感受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2)大众化的话语表达。会议新闻中强权的政治术语、高度抽象的模式化词汇,严重阻碍了传受渠道的畅通。大众化的话语表达,要求传播者能够以学者的眼光对会议的主旨、精神进行理性分析,提炼出精华,并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对受众讲解。这样一来,传播者就不仅限于记录的层面,而真正起到了把关的作用。《雾都孤儿》中的博尔塔说:“以这种方式与我说话有什么用处呢?你为什么不以我能理解你的方式与我说话?”
(3)尝试不同风格的写作。要改变会议报道仪式化、程序化的写作套路,必须敢于尝试各种不同风格的写作。新华社记者郭玲春曾用散文的手笔报道会议,令人耳目一新,令会议新闻生动可读。比如她在《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一文中开篇写道:“新华社北京1982年7月16日电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地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雷电、钢铁、风暴、夜歌,传出九窍丹心,晚春蚕老丝难尽;党业、民功、讲坛、艺苑,染成三千白发,孺子牛亡汗未消’,悬挂在追悼大会会场的这副挽联,概括了金山寻求光明与真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另外,会议新闻也可尝试故事化的写作手法。用故事讲述新闻,就是要求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5]。将会议枯燥的程序和不经意的细节化作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受众娓娓道来,这种魅力想必所有受众都无法抗拒。
参考文献:
[1]李忱.对话:传播的本质回归[J].现代传播,2004(3):38
[2]陈龙.媒介批评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359
[3]金.诗学与访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386
[4]闵惠泉.对话意义的诠释[J].现代传播,2004(2):27
[5]蔡之国.回归事实:用故事讲述新闻[J].新闻传播,2006
(4):21-22
C 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Lack of Dialogic
of the Current Conference Report in Newspaper
SHAN Wenyuan
(Soochow University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 munication,Suzhou Jiangsu 215021) Abstract:Although conference report has been reformed for several tim es,its comm unicative effect is still not satisfying.Put aside the macroscopic block such as the system of the press,the biggest difficulty of conference report is the lack of real dialog ue.Based up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conference report,these papers realize the befects of conference report applying Bakhtin’s theories of dialogue and put forw 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g ainst problems on the base of real dialogue.
Key words:the conference report in new spaper;the theories of dialogue;dialog ic;audience-centered
(上接第107页)
Advances in Research of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Flavonoid C ompounds
WANG Xiaomei1, CAO Wengen2
(1Department of Pharmacy,Municipal Hospital of Suzhou,Suzhou Anhui234000;
2Departm ent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uzhou College,Suzhou Anhui234000)
Abstract:Flavonoid compounds are one of the polyphennolic compounds w idely ex isting in nature,w hich have gained the m istry interest because of their various biological and pharmacolog al activity.Advances in research of pharm acological effects on anti-oxidation,scavenging free radicals,anti-tumour,anticancer,anti-bacteria, antivirus,anti-flammatory,imm unodulatory,anti-senility of flavonoid compounds w ere summarized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Key words:Flavonoid compound;Pharmacological effec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