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 姓名: 得分:
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共8分)
1、“三星堆”文化的具体地点是在
A、青藏高原 B、成都平原 C、云贵高原 D、河南安阳
2、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遗址都在大河流域,是因为
A、战略地位重要 B、适宜航行、交通便利 C、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D、环境优美
3.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 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
C.相传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 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4.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具有环保意识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荀子 C、墨子 D、孟子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2分)“孝公”指哪国国君?(2分)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2分)
(2)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6分)
(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2分)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1分)“扫六合”是什么意思?(2分)有何意义?(3分)
三.探究问题。(12分)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歌词中提到的“孔夫子”生活在什么时期?(2分)他的主要贡献有哪些?(4分)
(2)和孔夫子生活在同一时代的道家创始人是谁?(2分)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4分)
地理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0°经线和180°经线 B、10°W和170°E C、20°W和160°E D、20°N和160°S
2、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地点是( )
A、(90°W、0°) B、(90°W、80°N) C、(100°W、20°S) D、(90°W、90°E)
3、在地球仪上,0°纬线与0°经线叙述不正确的是( )
A、0°纬线划分南北半球 B、0°经线划分东西半球 C、 0°经线是本初子午线 D、0°纬线是赤道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拔是指某点高出海平面的 垂直距离 B在地形图上的标高均为相对高度
C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褐色比黄色代表的高度大 D方向是地图的三要素之一
5 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B、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
C、9月23日和6月22日前后 D、12月22日和6月22日前后
二、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与②的界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本小题共3分)
(2) 根据板块学说,全球共分为______大板块,在东半球位于同一个板块的是_______和_________,在西半球位于同一个板块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3)板块运动主要有那两种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和7的分界线是 。
(5)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填序号)
(6)四面八方都是北方的是 (填序号)
(7)1和3的分界线是 。
7、读地球公转的图回答
(1) 写出上面各点的节气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2) 当地球位于①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_______,此时都
江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南极地区有极昼时,地球位于__________点的位置。
(4) 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地球位于__________点。
8、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 A在B的____________方向
(2) C是_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_,E是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处会有小河的发源。
从A和B处爬上山顶,________处较容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未成熟的葡萄吃起来时酸的,这酸性的物质主要存在于( )
A细胞核内 B细胞膜上 C液泡内 D细胞壁
2.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土壤 B.空气 C.温度 D.阳光
3. 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4. 养鱼时在鱼缸的底部种上水草主要是为了( )
A.使鱼缸好看 B.增加鱼缸内的生物数量 C.增加鱼缸内的氧 D.增加鱼缸内的养料
二、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1.在生物圈中,有的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如草履虫,这类生物被称为 ;大多数生物都是多个细胞构成的,这类生物称为 。
2. 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细胞通过 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由 分解有机并释放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都来自植物的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3. 细胞学说的基本论点是: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的 和 单位,它将植物界和动物界 起来。
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5.细胞不能无限生长的原因:当细胞体积过大时,表面积相
对 (填A较大或B较小), (填A易于或B难于)保证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三、连线题(共8分)
1.⑴老虎吃野猪 A、互助 2.⑴牛吃草 A、 应激性
⑵.企鹅相互喂食 B、竞争关系 ⑵向日葵向着太阳 B、生长
⑶田里的水稻和杂草 C、捕食关系 ⑶植物的开花结果 C、摄取营养
⑷人体的排汗 D、繁殖
⑸小虎长成大老虎 E、新陈代谢
四、探究题(共12分)
某同学想探究土壤潮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提出问题:蚯蚓会选择潮湿的环境吗?
(1)作出假设: (2分)
(2)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各放上一半潮湿的土壤和干燥的土壤,在铁盘两侧的处各放5条蚯蚓,观察蚯蚓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2分)
(3)如果在铁盘两侧各放1条蚯蚓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4分)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 干燥 | 0条 | 1条 | 2条 | 0条 | 2条 |
| 潮湿 | 10条 | 9条 | 10条 |
②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