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对中国模式的认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6:29:18
文档

对中国模式的认识

对中国模式的认识近年来,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受到了海内外界和学术界的格外关注。中国模式的实质,乃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在中国党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的一条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这是一条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践基础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奋斗旗帜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的完全新型的现代化道路。中国模式是指在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市场经济制度主要不是依靠从外部(西方)“引进的”和规则,而是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和改革进
推荐度:
导读对中国模式的认识近年来,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受到了海内外界和学术界的格外关注。中国模式的实质,乃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在中国党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的一条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这是一条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践基础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奋斗旗帜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的完全新型的现代化道路。中国模式是指在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市场经济制度主要不是依靠从外部(西方)“引进的”和规则,而是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和改革进
对中国模式的认识

近年来,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受到了海内外界和学术界的格外关注。中国模式的实质,乃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在中国党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的一条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这是一条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践基础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奋斗旗帜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的完全新型的现代化道路。中国模式是指在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市场经济制度主要不是依靠从外部(西方)“引进的”和规则,而是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和改革进程中形成的、规则、路径和方式,逐步实现国家的新制度安排。也可以指走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道路。如果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审读“中国模式”的意义,它意味着中国开创了一条中国式的制度创新道路,这就是:“ 中国模式”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制度内生性,即中国转型的“内生性制度安排”。中国模式丰富和发展了世界发展模式,也必将为人类文明不断地走向繁荣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3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大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极快地提升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很值得他们借鉴。中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参考的、可供选择的模式之一。那么,在外界看来,中国发展模式有哪些成功之处呢?

  其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是“中国模式”最突出和最令人赞叹的地方。有学者认为,世界上许多大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一个比得上中国如此大的经济成就。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国民收入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世界的平均速度。中国过去30年内在减少贫穷人口方面成绩显著,远远超过印度和越南。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的贫穷人口,从改革初1981年的65%大幅减少到2001年的18%左右,其下降幅度是世界少见的。中国各级在推动经济开放、吸引外资、扩大出口、招商引资方面,成绩显著。中国在1980年建立头四个经济特区,在1992年接受市场经济,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迈向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方面,步子大,也有相应的防范措施,是发展中国家做得最出色的。

  其二,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功经验在于采取了以比较优势为中心的综合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主要内容有:其一,在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方面,中国找到了平衡点,即在坚持稳定的前提下大力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其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指导方针非常务实,即集中精力满足人民最迫切的需求,首先就是消除贫困,并在这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三,不断地试验、总结和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不断进行大胆而又谨慎的制度创新;其四,确立了先易后难的优先顺序,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沿海、后内地。

  其三,中国改革采取了积极稳妥的步骤,避免走极端。首先,中国的改革就其本质而言是一场,因为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家经济的主要特征,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其次,中国的改革就其过程而言是渐进变化的,这种并不惊天动地的平稳变化累积的效果,深刻地改变了计划经济。有学者认为,中国领导人不赞成激进的政治民主化,只支持渐进的政治试验和温和改革。中国的这一做法,引起外界诸多争议,但中国保持了政治稳定,保证了投资者的信心。

  其四,“中国模式”既不同于苏联模式,也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模式,而是有着自身鲜明的制度特色。中国不实行全面私有化,而实行以公有经济为主导的混合所有制;虽然也引入了市场经济制度,但调节和干预的程度比西方国家要强大得多;中国没有推行多党制和议会政治,不搞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中国虽然允许不同思想流派的存在,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其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模式”的实质内容,它是与时代潮流相随、与世界文明相伴的道路,是一条与全球发展既相联系而又自主的发展道路。不少学者认为,“中国模式”的实质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实现社会现代化所做出的一系列自主选择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在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走自己的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理论创新推进实践创新,结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卓越理论成果,同时在其指导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如果说“中国模式”有什么成功之处的话,对此最精辟的概括就是中国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提到的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国模式”导致的中国崛起,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深刻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世界历史进程。有学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是在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经验。它不仅是中国巨大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是对人类社会的重要贡献,必将对在探索中前进的其他国家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国模式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同时他也存在不足。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创新动力不足,技术进步不快;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压力加大;贸易摩擦不断、出口受阻、国际竞争激烈、外贸条件恶化、外贸顺差过大、外贸依存度太高;工业、城市、东部地区发展快,农业、农村、中西部发展滞后,“三农”问题严重,城乡、地区发展差距扩大;收入差距扩大,发展成果分享不均;公共品供给不足,看病难、买房难、上学难、就业难,生产安全和社会治安问题比较严重;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问题比较突出;民主、法制不健全,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明显,有些不该管的事仍然还在管,有些该管的事又没有管好,现象也比较严重。

针对这些不足,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提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充实和完善现行的经济模式。所以,我坚信,中国模式将取得更为瞩目的成就,我对中国模式有信心,并且将为更加完善中国模式奉献自己的力量。

文档

对中国模式的认识

对中国模式的认识近年来,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受到了海内外界和学术界的格外关注。中国模式的实质,乃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在中国党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的一条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这是一条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践基础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奋斗旗帜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的完全新型的现代化道路。中国模式是指在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市场经济制度主要不是依靠从外部(西方)“引进的”和规则,而是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和改革进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