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3月6日正式成立,是在改革邮政储蓄管理的基础上组建的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承继原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的邮政金融业务及因此而形成的资产和负债,并将继续从事原经营范围和业务许可文件批准/核准的业务。
邮政储蓄自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现已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网点面最广、交易额最多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拥有储蓄营业网点3.6万个。
经过22年的发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逐步形成了以本外币储蓄存款为主体的负债业务;以国内、国际汇兑、转帐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保险及证券业务、代收代付、代理承销发行、兑付债券、代销开放式基金、提供个人存款证明服务及保管箱服务等多种形式的中间业务;以及以债券投资、大额协议存款、银团贷款、小额信贷等为主渠道的资产业务。进入2008年以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突破只办理个人金融业务的历史,开辟了对公业务的新纪元,对公存款和对公结算业务在全国36家分行全面铺开。第一张信用卡的成功发行,吹响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进军信用卡市场的号角。随着其他新业务的陆续推出,城乡居民将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更加方便快捷优质的金融服务。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在广大公众中树立了社会知名、百姓信赖的业务品牌,所提供的基础金融服务已经深入人心,成为重要的零售金融机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继续依托邮政网络优势,按照公司治理架构和商业银行管理要求,不断丰富业务品种,不断拓宽营销渠道,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基础金融服务,打造成为一家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安全、功能齐全、竞争力强的现代银行。
一、为什么要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深化我国金融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邮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我国邮政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都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邮政储蓄的现行管理已不能满足银行业监管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要求,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为了理顺邮政储蓄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邮政储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向城乡居民提供小额信贷、消费信贷、信用卡、投资理财、企业结算等更丰富的金融服务。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是我国银行业改革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国邮政金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的市场定位是:充分依托和发挥邮政的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金融服务;经监管部门批准,办理零售类信贷业务和公司业务,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有力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战略目标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的战略目标是:按照金融改革的方向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和金融企业内部风险控制要求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实现邮政金融业务的规范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逐步建成一个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安全、竞争力强的现代商业银行。
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业务范围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要求,将可以全面办理商业银行业务。
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主要是利用覆盖城乡的网络资源,大力发展零售业务,稳健经营低风险资产业务。
负债业务主要包括吸收人民币储蓄、外币储蓄。资产业务主要包括协议存款、同业存款、债券投资、票据贴现、银团贷款、小额贷款、消费信贷等。中间业务主要包括汇兑、代理收付款项、代理保险、代理承销发行、兑付债券、代销开放式基金、提供个人存款证明服务及保管箱服务等。
在各方面条件成熟时,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进一步拓展公司业务,提高竞争力和效益。负债业务将开办对公存款业务、发行金融债券等。资产业务将稳步开展信贷业务,实现资金多渠道回流农村。中间业务将发展基金托管业务、理财服务、代理买卖外汇、公司结算等业务。
五、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如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邮政储蓄一直致力于服务"三农"的工作。为农民提供存取款、汇款、代收农电费、代收税款、代收烟草款、代发农村粮食直补款、农村退耕还林款、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农村教师工资及各种财政补贴资金等基础金融服务。2006年3月,经银监会批准邮政储蓄正式开办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进一步拓宽了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渠道。邮政储蓄积极探索通过资金市场向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提供批发性的资金,截至2006年底,已经累计向农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超过3200亿元。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将积极完善网络服务功能,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面向"三农"开展业务,逐步改善农村的金融服务环境。邮政储蓄银行将设立专门的农村金融服务部门,进一步加强与农发行、农信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并积极完善条件,抓紧开办针对农户的小额信贷、微小企业贷款等业务,探索产业基金投资模式,全方位地向"三农"和国家基础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更加有力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六、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如何设置组织架构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坚持"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改革步骤,在现有的经营管理组织架构基础上,引入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理念,建立管理科学、精简高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体系。邮政储蓄银行在北京设立总行;按行政区划建立省级分行;省级以下机构,根据各省不同的情况和实际需要,设立精简的分支机构。
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按照现代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吸收专业人才到重要岗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定期开展素质教育、岗位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和现代商业银行管理要求的员工队伍。
八、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如何进行内部风险控制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将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遵循"资产准确分类、足额计提准备、资本充足、做实利润"的原则,建立、健全以资本为核心的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九、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关系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全资方式出资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网络资源共享、产品交叉销售等方面开展合作,保证邮政企业和储蓄银行的稳定、协调发展。
十、邮政金融业务的基本情况
邮政储蓄自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建成全国覆盖城乡网点面最广、交易额最多的
个人金融服务网络:拥有储蓄营业网点3.6万个,汇兑营业网点4.5万个,国际汇款营业网点2万个,ATM机近1万台。其中有近60%的储蓄网点和近70%的汇兑网点分布在农村地区,成为沟通城乡居民个人结算的主渠道。特别是在一些边远地区,邮政储蓄是当地居民唯一可获得的金融服务。
截至2006年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6万亿元,存款规模列全国第五位。持有邮政储蓄绿卡的客户超过1.4亿户,每年通过邮政储汇办理的个人结算金额超过2.1万亿元,其中,从城市汇往农村的资金达1.3万亿元。在邮政储蓄投保的客户接近2500万户,占整个银行保险市场的五分之一。邮政储蓄本外币资金自主运用规模已接近1万亿元。邮政储蓄计算机系统运行安全稳定,跨行交易成功率位居全国前列,交易差错率保持全国最低水平。
邮政储蓄银行组建期间,邮政储蓄及各项邮政金融业务照常进行,并行使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原"邮政储蓄"的品牌名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将完全继承邮政储蓄及各项邮政金融业务的资产和负债,客户毋需因改制而办理任何变更手续。
邮储银行卡的种类: 绿卡、绿卡通、绿卡贵宾金卡、淘宝绿卡、腾讯QQ联名卡、绿卡生肖卡、区域联名卡共七种!
存款利率2011-07-07
| 调整时间 | 活期存款 | 定 期 存 款 | ||||||||
| 整存整取 | 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 | |||||||||
| 三个月 | 半年 | 一年 | 二年 | 三年 | 五年 | 一年 | 三年 | 五年 | ||
| 2010.10.20 | 0.36 | 1.91 | 2.20 | 2.50 | 3.25 | 3.85 | 4.20 | 1.91 | 2.20 | 2.50 |
| 2010.12.26 | 0.36 | 2.25 | 2.50 | 2.75 | 3.55 | 4.15 | 4.55 | 2.25 | 2.50 | 2.75 |
| 2011.02.09 | 0.40 | 2.60 | 2.80 | 3.00 | 3.90 | 4.50 | 5.00 | 2.60 | 2.80 | 3.00 |
| 2011.04.06 | 0.50 | 2.85 | 3.05 | 3.25 | 4.15 | 4.75 | 5.25 | 2.85 | 3.05 | 3.25 |
| 2011.07.07 | 0.50 | 3.10 | 3.30 | 3.50 | 4.40 | 5.00 | 5.50 | 3.10 | 3.30 | 3.50 |
2、定活两便储蓄存款按一年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打六折执行;
3、通知存款利率:一天0.95%;七天1.49%。
储蓄存款业务:活期存款、一本通存款、个人存款证明、个人通知存款、定期存款、定活两便存款共六种。
个人结算业务:电话银行汇款、预约转账、异地结算、国内汇兑、商易通、网上支付通、ATM/POS业务共七种。
大事记 发布日期:2010-02-26
2008年
4月8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了邮政储蓄银行的战略定位和总体目标。
5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北京试点开办个人二手房信贷业务,标志着邮储银行城市信贷业务向前更近一步,进军城市消费贷款。
6月2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系统上线,邮储银行第一张信用卡成功发行。
6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公司业务系统全国推广上线工作完成,全国36家省级分行全部成功上线。
7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全国分行以下分支机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
8月31日:邮储银行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7个二级分行、1200多个县级支行开办了小额贷款业务,累计发放小额贷款6万笔,金额41亿元。
8月31日:全国共发展“商易通”用户18.5万户、资金沉淀达到129亿元,累计发生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分别达到138万笔和331亿元。
10月28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个人储蓄存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
12月25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95580电话银行系统在全国正式推广上线
2007年
3月6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完成工商登记注册。
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在北京挂牌成立。
10月11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首家省分行广东省分行、深圳分行同时挂牌成立,全国分支机构组建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2006年
3月18日 :邮政储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试点工作在福建启动。随后,陕西、湖北相继开办业务。
5月:领导批准银监会上报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筹建方案》
6月22日:银监会(银监函[2006]288号)批复国家邮政局,正式批准筹建邮政储蓄银行,筹建期为6个月。
12月31日:经同意,银监会正式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业,同意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全资方式出资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并核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章程》。
2005年
6月28日 :邮政储蓄与电子汇兑系统两网互通工程在全国推广上线,实现了账户到账户、现金到账户等多种汇款方式。
6月: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建立邮政金融自主运用风险管理体系,全面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8月19日 :印发《邮政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按照金融改革的方向,加快成立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控股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2004年
5月27日 :《邮政储蓄机构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国家将邮政金融纳入银行业管理范围。
6月30日 :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0082亿元,市场占有率为8.86%。
12月12日 :邮政储蓄计算机系统统一版本工程建设结束,邮政金融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2003年
8月1日 :国家调整邮政储蓄转存款,邮政储蓄转存款实行新老划段,新增资金由邮政储蓄机构自主运用。邮政储蓄机构可从事债券投资和协议存款业务,标志着邮政储蓄机构开始资产业务的市场化经营与管理。
9月22日 :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开办了第一笔债券投资业务。
9月26日 :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开办了第一笔协议存款业务。
11月18日 :邮政国际电子汇兑系统上线成功,废除了沿袭多年的手工处理汇票的作业模式。同日,邮政部门与外资银行合作,开办了国际间银邮汇款业务。
12月24日 :邮政储蓄资金自主运用获得的收益进行第一次分配,收益率为3.61%。
2002年
12月:邮政储蓄计算机系统完成银联卡改造,实现了绿卡的跨行取款、查询和消费。
2001年
7月1日 :邮政部门开始向社会公众提供电子汇兑业务,结束近百年的纸质汇票传递历史。
1999年
1月12日 ,副总理主持会议,研究邮政储蓄汇兑改革方案,原则同意人民银行上报的改革方案,并要求人民银行抓紧拟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章程。
4月28日 :经国家邮政局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邮电部邮政储汇局”更名为“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
6月1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国家邮政局联合下发《关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委托国家邮政局代发养老金的通知》,邮政部门在全国全面开展代发养老金业务。
7月16日 :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正式成为凭证式国债承销团成员,开始代理凭证式国债发行和兑付业务。
1997年
3月:第144次总理办公会议原则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邮政储蓄汇兑管理改革的请示》,并确定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实施方案。
1996年
5月8日 :邮电部门全面开办活期储蓄异地通存通取业务,在银行业率先开办全国异地存取业务。
1995年
5月1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颁布,规定:邮政企业办理邮政储蓄、汇款业务,适用该法有关规定。
1994年
3月13日 :邮电部印发《全国邮政储蓄计算机联网系统技术改造工程实施意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邮政储蓄计算机联网系统技术改造工程(即绿卡工程)。
1993年
7月1日 :邮电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新的《邮政汇兑资金清算办法》。汇兑资金实行存款计息,划拨收费。
邮电部向报送《关于恢复组建邮政储金汇业局的请示》,正式提出组建邮政金融机构的设想。
1992年
5月9日 :邮电部印发《关于开办国际邮政汇兑业务的通知》,自 7月1日 起开办邮政国际汇兑业务。
1990年
1月1日 :邮电部门办理的邮政储蓄业务与中国人民银行由缴存款转为转存款,邮政储蓄业务由代办改为自办。
11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实施细则》颁布,规定:邮政储蓄、汇兑业务由邮电部统一管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金融业务上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
19年
1月28日 :财政部颁发《邮电部建设银行代销国库券的暂行办法》,邮电部门开办销售国库券业务。
1988年
1月:邮电部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商定,双方建立保险代理关系。
1987年
5月12日 :邮电部印发《关于开展代办保险业务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代办保险业务。
1986年
1月27日 : 邮电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出《关于开办邮政储蓄业务联合通知》,在12个城市的邮政网点开始办理个人活期、定期储蓄业务。
3月10日 :邮电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出《关于印发开办邮政储蓄协议的联合通知》,自 1986年4月1日 起全面开办邮政储蓄业务。同时,邮电部公告《邮政储蓄章程》。
3月18日 :邮电部决定成立邮电部邮政储汇局,负责管理全国邮政储蓄和汇兑业务。
12月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颁布。该法规定,邮政企业经营邮政储蓄、汇兑业务。
2011年9月6日邮储银行荣获2011“年度最佳服务奖”“优秀中小企业服务奖”。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进步 与您同步!
36000个营业网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