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名称:公共管理学A
学分:3 总学时:48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 0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管理学、行政管理学
适用专业: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经济管理
开课系或教研室:文法学院/行政管理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专业核心课)。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基本了解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及理论体系,掌握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重点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在全球及民族国家范围内的治理实践。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课时:48;其中课堂实践:12学时;
课堂实践形式:针对公共管理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先确定公共管理问题,学生根据该问题确定一个方向并收集该方面的资料;然后,运用公共管理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最后,学生在课堂上公开讲述自己对该问题的研究结果(见解),教师与其他学生对该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课堂实践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研讨情况及点评结果,写一篇课程论文。
成绩考核形式:总成绩=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 1 章 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1.1 ※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
1.2 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
1.3 ※什么是公共管理学
1.4 ※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
第 2 章 公共组织理论
2.1 公共组织概述
2.2 公共组织的结构
2.3 公共组织的过程和行为
2.4 公共组织环境
※第 3 章 改革与治理
3.1 治理理论
3.2 当代西方改革
3.3 转轨时期我国的行政改革
第 4 章 间关系
4.1 间关系研究概述
4.2 西方间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4.3 中国间关系的现状与改革
※第 5 章 作用
5.1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角色
5.2 转轨时期我国的作用
5.3 失败论
第 6 章 公共
6.1 公共与公共管理
6.2 公共的内容
6.3 公共系统及其运行
※第 7 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7.1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概述
7.2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要素
7.3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方法和技术
7.4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改革和发展
第8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8.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观念
8.2 国家公务员制度
8.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
第 9 章 公共财政管理
9.1 公共财政管理概述
9.2 公共预算管理
9.3 公共收入管理
9.4 公共支出管理
9.5 转轨时期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完善
第10章 第三部门管理
10.1 第三部门及其管理研究的兴起
10.2 西方第三部门的发展及其作用
10.3 轨迹时期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
※第11章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11.1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途径的兴起
11.2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流派与理论框架
11.3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途径的评价与借鉴
(四)学时分配表
| 章序 | 内容 | 课时 | 备注 |
| 第 1 章 | 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 6 | |
| 第 2 章 | 公共组织理论 | 2 | |
| 第 3 章 | 改革与治理 | 4 | |
| 第 4 章 | 间关系 | 4 | |
| 第 5 章 | 作用 | 4 | |
| 第 6 章 | 公共 | 2 | |
| 第 7 章 |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 4 | |
| 第8章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 2 | |
| 第 9 章 | 公共财政管理 | 2 | |
| 第10章 | 第三部门管理 | 2 | |
| 第11章 |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 4 | |
| 第12章 | 公共管理问题研究 | 12 | 课堂讨论 |
教材:《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 主编:陈振明
出版社: 中国人民出版社(第二版),2003年4月。
参考书:
1.《公共管理学》 主编:张成福、党秀云 出版社: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1。
2.《公共管理导论》,主编:[澳]欧文E休斯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第八版),主编:[美]尼古拉斯享利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执笔:陈华平
审核:陈华平
审定:王犹建 日期:2013年10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