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 题 | 8、虎门销烟 | 课 型 | 阅读 | |
| 单元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主要经过。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难点:懂得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 |||
| 教学准备 | 有关鸦片和鸦片战争的资料,教师制作PPT。 | |||
| 教学时间 | 2课时。 | |||
| 教 学 过 程(第 1 课时) | ||||
| 课时目标 | 1、学习本课生字词语,认识多音字“担”。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3、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认识林则徐,了解虎门的地理位置以及当时鸦片给中国人带来的危害。 | |||
| 课时重难点 | 重点:朗读课文,学习分段,概括段意。 难点:自主分段,概括段意。 | |||
| 课前准备 | 观看《鸦片战争》影片。 | |||
| 教学环节 | 环 节 内 容 | 二备修改 | ||
| 一、揭示课题 | 1、谈谈对电影《鸦片战争》的印象。板书课题。《虎门销烟》讲的就是鸦片战争的事。“销”是生字,跟着写一写。读课题。 2、这里的“烟”是指什么?(大烟,鸦片) 3、我们从题目中猜测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题是个不完整的句子,缺少了什么?师简介林则徐(投影林则徐像及简介)。 | |||
| 二、教师导学 | 1、介绍鸦片和鸦片战争背景,介绍林则徐。 2、帮助学生梳理课文,指导学生根据提示进行分段,并尝试概括段意。 3、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点拨较难的字。 | |||
| 三、学生试学 (看看、做做) | 课前预习任务: 1、你了解民族英雄林则徐吗?你听说过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吗?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2、联系上下文,理解“水泄不通 欺侮 销毁 虎门寨”的意思。 3、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了解虎门的地理位置和鸦片的危害。 4、观看电影《鸦片战争》。 课堂自学 自读课文:标拼音,标小节,找出销烟的时间,想想课文具体讲销烟经过的是哪几自然段。 | |||
| 四、课堂同学 (反馈、讨论) | 一、检查生字词: 第一组:销毁 历史 虎门寨 水泄不通 赤着双脚 盐巴 欺侮 林则徐 短斤缺两(翘舌音:寨、渣;前鼻音:盐、斤。)说对词语的理解。 第二组:分外 一担石灰 收缴 烟渣 嚣张(“分”“担”的读音。) 第三组词语:壮丽 闻讯 应邀 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脊梁 咆哮 健步 一声令下 伟大壮举(理解词语。) 出示长句。 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读准“着、朝、应”的读音;注意停顿,不读破句。) 二、理清条理: (1)齐读找到写时间的第一节。提问这是个什么样的日子?强调“值得纪念”与“中国历史”。 提示:以时间成段的,是要强调这个时间的重要性。 读好这一节。加上时间再说课文主要内容。 为什么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然后自由读一读找到的第六节(投影)。说说哪些词语能看出这个日子值得纪念。 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说“沉重地打击…中国人是不可欺侮”。投影有关鸦片的图片资料(重点突出危害性)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再读第六节。再读第一节。 (2)交流写销烟经过的是哪几自然段。(2-5段)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交代了虎门销烟的时间。 第二段(2——5)具体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并生动地描述了群情沸腾、人心大快的激动场面。 第三段(6)写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三、写生字。 先自己在课文后描红。然后交流要注意的字,板写,再临写这几个提醒的字。 | |||
| 五、课堂小结 | 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收缴的近两万箱鸦片当众销毁的壮观场面,虎门销烟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 |||
| 六、当堂训练 |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分外(fēn fèn) 应邀(yīnɡ yìnɡ) 身着(zhuó zhe zháo)朝服(zhāo cháo)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难闻的( ) 伟大的( ) 沉重地( ) 嚣张的( ) 宽阔的( ) 迅速地( ) 三、熟读课文,识记生字。 | |||
| 七、作业布置 |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摘抄课文中形容人多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是形容人多的,请写下来。 | |||
| 板书设计 | 8虎门销烟——伟大壮举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 意义: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表明了中国人民不可欺侮 | |||
| 教后反思 | ||||
| 课 题 | 8、虎门销烟 | 课 型 | 阅读 | |
| 教 学 过 程(第 2 课时) | ||||
| 课时目标 | 1、学习课文重点段落。 2、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 3、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 |||
| 课时重难点 | 重点: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主要经过。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难点:懂得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 |||
| 课前准备 | 多媒体课件。学生熟读课文。 | |||
| 教学环节 | 环 节 内 容 | 二备修改 | ||
| 一、揭示课题 | 1、联系第一课时对课文的了解,说说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值得纪念 伟大壮举 ) 2、值得纪念:不同寻常,值得我们记忆、牢记。伟大壮举:雄壮、气势大。 | |||
| 二、教师导学
| 1、指导学生了解销烟步骤,销烟经过。 2、指导学生按照“先 再 然后”仿写一段描写动作的话,并进行点评。 3、指导学生对比2、4、5和第3段,抓住“人多”“隆重”感受销烟的壮观、隆重。 4、联系生活,教育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进行品德教育。 | |||
| 三、学生试学 (看看、做做) | 文章哪些地方表现了此次事件的不同寻常、气势盛大? 自学2——5小节,把你认为能表现这些方面的句子画下来,也可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想。 | |||
| 四、课堂同学 (反馈、讨论) | 一、精读课文。 (一)第3自然段 1、哪个段落直接描写了“销烟”的过程?朗读。 2、用“先……再……然后”这些词语,把销烟的经过写得非常具体,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 3、“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非常形象,就像在我们的眼前一样。 4、读一读,看看头脑里有没有清晰形象的“销烟”图。 5、说说你头脑里的“销烟”图是怎样的?销烟是分几步进行的。(第一步:撒盐巴;第二步:抛鸦片;第三步:倒石灰。) 结合课外资料了解此举是林则徐深入民间讨教后总结出来的。这说明林则徐事前对销烟工作做了周密安排,反映了他销烟的坚定决心。 找出文中描写销烟经过的句子,读一读,看看课文用了什么词语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的。思考还可以加上什么词语。(先……再……然后) 用“先……再……然后”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语说一说。 6、“先……再……然后”就使文章更加具体,更加有条理,仿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想一想要写的动作,写具体、形象,又有条理。 7、交流练笔情况。 过渡:再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还有哪些地方是写销烟过程的?(课文的第二、四、五节。) 读一读,比较一下,在写法上和第三节有什么不同? (二)第2、4自然段 1、第2段哪些地方表现了此次事件的不同寻常、气势盛大呢?画出有关句子,也可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想。 2、边指导朗读边理解感悟。 场面壮观、隆重。 (1)人多,心情迫切,体现此举是正义之举,深得民心。 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 (2)隆重。……彩旗林立;……身着朝服的文武,……外国商人……。(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 指名复述第2小结的内容,注重突出场面的壮观隆重。 3、小结。第3段是直接描写销烟的,第2段是写的什么?(写人的心情,侧面描写) 4、还有哪一段也是描写人心情的?(第4段)他们的心情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人们真是太激动了,太高兴了。从“激动地跳哇、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看出来的。 读一读,体会一下人们的激动之情。朗读,读中体会。 (三)第5自然段 结果如何?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二、进一步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再读1、6自然段,你想说点什么? 抓住课文重点小结: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粉碎了外国侵略者的美梦,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也给了那些醉生梦死、意志薄弱的吸“烟”鬼一记响亮的耳光,鸦片的罪恶实在是太大了! 回忆过去,看看今天,你还想说点什么? 一百六十多年过去了,现在仍有人在造毒、贩毒、吸毒,你还想说点什么呢?(由课文联系到现实生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小结:毒品就像洪水猛兽,摧残着人的身体,腐蚀着人的精神,全世界都应该联合起来,铲除毒品,还世界一份幸福和安宁! | |||
| 五、课堂小结 |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取得胜利的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让我们记住这伟大的名字——林则徐,记住这伟大的一天——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 | |||
| 六、当堂训练 | 按课文内容填空,答题 林则徐一声令下,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下盐巴,再把缴来的鸦片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1、这段话中工人们销毁鸦片的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 | |||
| 七、作业布置 |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写一句话 彩旗( )( )、( )( )中外 水泄( )( )、( )千( )万 2、读课文,回答问题: 老百姓看到鸦片被销毁了,激动得跳啊,叫啊。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 |||
| 板书设计 | 人多 虎门销烟—伟大壮举 隆重 ——中国人民不可欺侮 销毁的数量多 | |||
| 教后反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