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工程采用碗扣支架。钢管采用4.8cm,壁厚3.5mm的钢管。端横梁位置支架纵向间距0.6m,横向间距0.6米,立杆高度1.2m。除端横梁位置支架纵向间距0.9m,横向间距0.6米,立杆高度1.2m,在进行地基承载力计算时,以最不利截面进行验算。
一、立杆承载力验算。
(1)、除端横梁位置,箱梁底板混凝土厚18cm,顶板厚20cm ,腹板厚35cm。从断面来看,腹板下单根支架承载力进行验算。
1、恒载:
施工方案中支架上铺设两层木方,并用竹胶板作为底模。因此此项荷载小,忽略不计。
单根支架上所承受混凝土及钢筋重量:
0.431×0.9=0.388m3
0.388 m3×26KN/ m3=10.088 KN=1.009T
2、施工荷载: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2KN/ m2;
模板自重:0.5KN/ m2;
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6KN/ m2;
施工人员及其设备等荷载:2.5KN/ m2;
施工荷载重量:(2+0.5+6+2.5)KN/ m2×0.9m×0.6m=5.94KN=0.594T
因此此根支架上所承受的轴心力为:N=1.009T+0.594T=1.603T
3、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由于单根立杆所承受的轴心力为1.069T。每个立杆下设置15cm×15cm的底座,因此算出的地基承载力为:
P=N/A0=16.03KN/0.15m×0.15m=712 KN/ m2=71.2Kpa
(2)、在端横梁位置,箱梁底板混凝土厚37cm,顶板厚42cm ,腹板和中隔板厚60cm。从断面来看,中心线处最中间的中隔板下单根支架承载力进行验算。
1、恒载:
施工方案中支架上铺设两层木方,并用竹胶板作为底模。因此此项荷载小,忽略不计。
单根支架上所承受混凝土及钢筋重量:
1.3×0.6×0.6=0.468 m3×26KN/ m3=12.17 KN=1.217T
2、施工荷载: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2KN/ m2;
模板自重:0.5KN/ m2;
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6KN/ m2;
施工人员及其设备等荷载:2.5KN/ m2;
施工荷载重量:(2+0.5+6+2.5)KN/ m2×0.6m×0.6m=3.96KN=0.396T
因此此根支架上所承受的轴心力为:N=1.217T+0.396T=1.613T
3、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由于单根立杆所承受的轴心力为1.613T。每个立杆下设置15cm×15cm的底座,因此算出的地基承载力为:
P=N/A0=16.13KN/0.15m×0.15m=717 KN/ m2=71.7Kpa
二、地基的处理
(一)在沥青路面部分
在既有的沥青路面上,在既有的沥青路面上,为提高地基承载力,防止地基在、沉降造成结构变形,按梁体纵向@60cm的间距铺设20cm×5cm的木板。木板上设置@60cm间距铺设立杆底座,以增加受力面积,减少地基所承受的力。
(二)沥青路面以外部分
1、地基首先用推土机整平,再用震动压路机予以压实,保证其密实度90%以上,碾压时出现弹簧现象的区域应采用碎石(砾石)土进行换填并压实;
2、为提高地基承载力,防止地基在、沉降造成结构变形,除对地基进行压实处理外,在所填筑的碎(砾)石土上按梁体纵向@60cm的间距铺设20cm×5cm的木板。木板上设置@60cm间距铺设立杆底座,以增加受力面积,减少地基所承受的力。
3、地基处理完成后,按照现场情况在搭设支架周围设置排水沟并浇筑5cm混凝土对土基进行封闭,以便冲洗模板、养生水、雨水等能从排水沟及时排水。
三、门架承载力计算:
按照每根工字钢进行验算:
1、单根支架承受的力为:1.603t 5根支架承受的力:1.063×5=5.315t 支架自重:2.6×0.488=1.269kg
2、H25工字钢自重:4.5×38.08=171.36kg=0.17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