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学专业教学大纲
教育社会学
杨光海 编
2011年7月
一、课程目标
教育社会学是教育科学的重要分支科学,它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考察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分析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发生、发展与演变,以期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学的方法观察教育问题的眼光和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对教育课题的分析能力。
二、基本要求
1、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
2、讲授和思考、讨论相结合,加强课堂互动
3、结合现实教育问题,培养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
| 章节名称 | 学习内容 | 学习时间 |
| 第一章教育社会学入门的几个问题 | 一、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二、教育社会学对于不同学习者有何价值 三、教育社会学家关心什么?他们研究什么? 四、教育社会学家怎样开展他们的研究? | 2学时 |
| 第二章教育社会学学科介绍 | 一、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属性 三、教育社会学的方 | 2学时 |
| 第三章教育社会学的历史与发展 | 一、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及其形成的两条途径 二、教育社会学学科制度化及其发展阶段 三、“新兴”教育社会学的确立与多元化取向 四、教育危机时代的教育社会学 五、社会学微观与新教育社会学的崛起 六、当代社会学趋势与教育社会学 | 2学时 |
| 第四章教育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取向 | 一、功能取向 二、冲突取向 三、解释学取向 四、教育社会学对三种理论取向的判读 | 2学时 |
| 第五章教育社会学理论与现代性 | 一、现代性:教育社会学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与核心主题 二、后现代性:教育社会学核心主题的延伸与反思 三、全球性:教育社会学核心主题的扩张与强化 | 2学时 |
| 第六章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 一、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理论 二、教育在社会变迁中的地位与功能问题 三、中层理论对教育与社会变迁关系的分析框架 | 2学时 |
| 第七章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 | 一、关于社会分层的研究 二、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 三、教育中的社会选择与分层 | 3学时 |
| 第八章教育与向上社会流动 | 一、社会流动与教育 二、“文化屏障”的形成与教育的作用 三、从社会分层的观点的社会现实 | 2学时 |
| 第九章学校教育制度的社会学分析 | 一、学校教育制度:民主神话的背后 二、学校教育功能:文化和社会再生产(伯恩斯坦) 三、反学校文化现象:冲突中的平衡(威利斯 反学校文化、亚文化) 四、仪式与神话的双向建构:平衡中的冲突(伊利奇) 五、两种教育公平 | 3学时 |
| 第十章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 | 一、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 二、多元文化教育在中国实践的局限与困境 三、多元文化与教育公平的关系 四、超越多元文化教育 | 2学时 |
| 第十一章高等教育系统的社会学研究 | 一、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和人的现代性之关系 二、高等教育系统的社会学分析 | 2学时 |
| 第十二章 教育变革的社会学分析 | 一、教育变革的主体 二、社会学范式与教育变革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 三、社会学范式与教育变革动因分析的理论建构 | 2学时 |
| 第十三章教育病理 | 一、教育病理的概念 二、教育病理的分类 三、教育病理的归因分析 | 2学时 |
教材
[1] 钱民辉:教育社会学概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主要参考书
[1] 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2] 马和民主编:《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 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