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物理专题复习课教案 | ||||||
| 复习内容 | 声现象 | |||||
| 复习目标 | 1、通过复习,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 2、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 |||||
| 复习重点 | 声音的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利用 | |||||
| 复习难点 | 超声波和次声波 | |||||
| 复习过程 | 一、知识梳理 (1)透镜 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 3、填表: 名称 | 又名 | 眼镜 | 实物 形状 | 性质 | |
| 凸透镜 | 会聚透镜 | 老花镜 |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 |||
| 凹透镜 | 发散透镜 | 近视镜 |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 |||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 物距 | 像的性质 | 像距 | 应用 | ||
| 倒、正 | 放、缩 | 虚、实 | |||
| u>2f | 倒立 | 缩小 | 实像 | f | 照相机 |
| f | 倒立 | 放大 | 实像 | v>2f | 幻灯机 |
u| 正立 | 放大 | 虚象 | |v|>u | 放大镜 | |
1、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 )
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2、画出图13中的光线AB经过凸透镜后的径迹.
3、如图9所示,根据光的折射情况,在虚线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透镜。
4、在图1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5、在图12中,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6、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像(选填 “实”或“虚”)。
7、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上.
(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
8、给你一个透镜,不知道是凸透镜还
是凹透镜,请你简要写出三种判断方法。
答:(1)
(2)
| (3) | ||
| 教 学 反 思 |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需要改进之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