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浅谈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误区及对策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6:19:17
文档

浅谈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误区及对策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华侨中学莫炳洪【摘要】:著名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过:儿童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是一般做父母的人的责任,也是他们关心的事,而且国家的幸福与繁荣也靠儿童具有良好的教育。这句富有哲理的话,深刻地说明了家长在子女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和肩负的重要使命。关注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不仅是每个家庭,而且是每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使命。自2004年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的未成年人思
推荐度:
导读浅谈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误区及对策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华侨中学莫炳洪【摘要】:著名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过:儿童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是一般做父母的人的责任,也是他们关心的事,而且国家的幸福与繁荣也靠儿童具有良好的教育。这句富有哲理的话,深刻地说明了家长在子女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和肩负的重要使命。关注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不仅是每个家庭,而且是每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使命。自2004年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的未成年人思
浅谈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误区及对策

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华侨中学     莫炳洪

【摘要】:著名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过: 儿童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是一般做父母的人的责任,也是他们关心的事,而且国家的幸福与繁荣也靠儿童具有良好的教育。这句富有哲理的话,深刻地说明了家长在子女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和肩负的重要使命。关注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不仅是每个家庭,而且是每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使命。自2004年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由于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特殊重要作用,因此正确实施家庭教育,并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才能共同完成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关键词:家庭教育  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  误区与对策

一、家庭道德教育对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价值

  首先,家庭道德教育具有早期启蒙的奠基作用。孩子出生后,家庭承担了对孩子的教育职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若能充分把握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在教会未成年孩子生存能力的同时对孩子施以正确的道德引导将有利于孩子今后良好品德的形成。其次,家庭道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与学校、社会相比,父母、长辈与孩子的关系更直接、密切,这使他们更易发现孩子生活中存在的品德问题,并及时给予指正。所以通过家庭教育对未成年孩子施以德育是不能为其他教育形式所取代的。第三,家庭道德教育具有连贯性。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实质是个人社会化的问题。婴儿期的社会化通过婴儿与父母、长辈的直接互动来实现,所以家庭是婴儿期社会化的主要机构。幼儿期的社会化是通过模仿进行的,父母、长辈的言行对儿童的社会化有重要影响。少年时期开始的社会化,虽然实现了从家庭教育向正规学校教育的转化,但仍未脱离家庭影响,父母、长辈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仍具有强大的影响力。青年时期的社会化,正规的学校教育是其主要途径,但家庭教育仍负有重要责任。所以从未成年人社会化的过程来看,家庭教育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对未成年人德育的影响将持续存在。 

二、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虽然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对如何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利于孩子的成人成才,依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

1.重视智力开发,轻视情感培养

目前,绝大多数家长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为了孩子的前途,不惜倾其所有,请家教,购书籍,买钢琴,参加各类补习班,特长班,培优班,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精疲力竭。但结果怎么样呢?不少家长反映家庭矛盾不断,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出现自私,任性,撒谎,懒惰,不尊敬师长,不关心他人和集体等等不良思想道德行为。道德与法律教育的弱化是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最大失败。家庭的道德观念直接影响家庭成员的个人行为,正确的家庭道德观念有利于未成年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反之,不良的道德观念,则容易使未成年人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产生不良的需求和动机而导致犯罪。而当今独生子女集众人宠爱于一身,在他们的生活中,家庭中每一个人仿佛都是为了满足他的索取愿望。于是,在这些独生子女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人生在世就是索取、享乐、挥霍的世界观,一旦家庭及社会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求,一旦没有付出就没有索取的社会法则严酷地摆在面前时,他们就会自哀自怜,抱怨家庭、抱怨社会。其次,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盲区。从调查情况看,父母平时对子女进行法律知识方面的教育,微乎其微,尤其随着未成年人犯罪的日趋低龄化,家庭法制教育更是刻不容缓。特别是部分家庭对子女养而不教,一些父母简单认为,只要让孩子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就行了,就是尽到父母的职责了,至于孩子的教育那是学校和社会的事。因为父母不能履行监护子女的职责,对子女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疏于过问,放任不管,因而也就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子女的不良行为。

2.重视说教,轻视身体力行

家庭中,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言行使孩子终生受益,整合学校的德育效能;不良的言行使孩子终生受损,将削弱学校的德育效能。我国现阶段,经济上处于转轨时期,法制尚未健全,社会上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家长的几句牢骚、几句不满、几句评论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可能动摇学生的信念,产生模糊的认识,产生与学校正面教育的对立,这是当前部分学生对任何事情淡漠消沉,甚至厌世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长辈的行为也是对孩子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的父母经常吵架,有的父母与邻里同事关系不和,甚至大打出手,有的父母背后说三道四,有的平时仪表不端,有的贪图小利,有的文化品位低下等等,所有这些都会渗透到孩子的方方面面,这无形的东西都会使孩子自觉不自觉的用父母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来统一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家长在教育子女时,说得头头是道,有条有理。但在与孩子相处时,却又很容易忽略自己的榜样作用。我们时常可以听到家长告诉孩子在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不要闯红灯。但我们又时常可以看到在上学的路上,总有这样的情形出现:红灯亮起时,大人们(包括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年富力强的父母)拽着小孩的手,穿梭在来来往往的车流中。望着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不知那些尚未懂事的小孩心中想的是什么。家长们平时灌输的那些规则规矩在此当下,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不少父母在孩子的早期教育阶段,通常都会借助于童话故事、童谣、名人典故等形式,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实现寓教于乐。然而现实中的一些父母,却时常当着孩子的面,把年迈的父母视为包袱,不仅不尽赡养义务,反而恶语相向,更为严重的是拳脚相向,虐待老人,使老人致伤致残甚至致死。这种不赡养老人的现象在农村更加突出。我们不是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吗?如果作为父母的人都不能以身示范,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难道靠几则故事、几句童谣就能解决对孩子的道德教育问题吗?  

3.重视爱的奉献,轻视爱的回报

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的事情。但如何正确施爱,却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到的。当今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成了大人关注的中心。在父母长辈们的共同呵护下,产生了一个个养尊处优的中国式小皇帝。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中,孩子们已经习惯了大人们的侍候。一旦侍候不如意,还大发雷霆,甚至当家长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时,有的竟然以自杀相威胁。在诸如“生日”的话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家长与孩子迥然不同的表现。从家长这方来看,自从孩子出生以来,孩子的生日就成为了一个神圣的日子,大人们年复一年地为孩子过生日,为孩子买生日礼物,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天经地义。而在孩子这方来看,父母的生日是个非常陌生的词汇,给父母过生日,说几句祝福的话,捎上一点表达心意的生日礼物就更显得是一种奢望。面对孩子不知自己的生日,父母总是不以为然地认为,孩子还小,他们什么都不懂。是呀,正是因为他们是孩子,很多事不懂,才更需要大人们的悉心指导。然而在家长的过度关爱,过度保护的“单边行动”中,孩子没有了爱心,产生了自私与冷漠。“辛酸父亲给大学儿子”的信的事件,难道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还未能引起警示吗?

4.重视自己的事业发展,轻视孩子的教育成长

有些家长正值事业如日中天之际,家庭殷实。他们在紧张匆忙的工作中,难得与孩子交流沟通,更别说是陪伴在孩子身边,为孩子的成长导航。在他们看来自己的事业是大事,是公事;而教育小孩是私事,是小事。也有的家长认为有钱是硬道理,有钱便要知道享受生活。于是他们时常都是在酒店不醉不归,在舞厅不散不归,在赌场不赌不归。因此在豪华的别墅里,孩子更多的是与老人,与保姆朝夕相处。长期与父母的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感到孤独寂寞。无奈之下,结交不良少年,沉迷网络游戏成为解闷的选择,有的甚至在不良青年的唆使下,走上吸毒、犯罪的道路。如果说非要到这种地步家长才能醒悟的话,牺牲孩子的代价也太大了。我们可以说孩子不是家长的私产,而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作为家长来说教育小孩,使小孩健康成长,不仅是义务,更是一种责任。

 

三、走出家庭教育误区的对策

1.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

家长的教育理念,主宰着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是决定家庭教育质量的关键。作为父母,首先要明确家庭教育的方向与国家利益,人民要求相一致的原则,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同时我们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成人与成才,做人与做学问,孰先孰后,孰重孰轻,本来毋庸置疑,然而在现实的家庭教育中却普遍存在同样的偏差--重物质生活,轻精神生活,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考不起重点中学和名牌大学什么也白搭。这种几乎一致的观念被家长自觉不自觉地传达灌输给孩子,根植其心里,造成许多孩子只知道学习,不懂得如何做人。要彻底转变这种观念,把颠倒的观念颠倒过来,各级各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总体评价时,要加大思想品德素质的权重,在评优选好和升学时,对思想道德素质优劣的学生实行一票否决制;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使家长和孩子充分认识到:德是人才的灵魂,是立身之本,学习成绩的高低对一个人的一生固然有一定影响,但思想道德的好坏则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2.加强学习,讲究科学的育人方法

现代社会要求年轻的父母以及所有的家长们在子女的教育方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加强学习,准确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已是刻不容缓。

家长们一方面可加强对育儿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的学习,充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读懂孩子的心,了解孩子的需求,及时解答孩子成长中遇到的烦恼,引领孩子从迷失茫然中走出来。学会尊重孩子,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让孩子充分相信自己,不仅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而且同时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这样,家长便可用自己高尚的行为和优良的品德感染、吸引和影响孩子,促进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

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不仅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还必须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艺术。方法得当,艺术高明,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来源于家庭教育的实践,必须遵循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父母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将言传和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为孩子树立榜样。要根据未成年人成长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如对少年儿童,主要应使他们多从切身的小事做起。譬如热爱集体、爱护公共财物;爱护国旗,唱国歌要起立;遵守社会秩序,购物排队;不随地吐痰,不乱抛废物;拾他人遗失的物品一定要设法归还;在公共场所不袒身露体,不说污言秽语等等,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成年后就容易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更高要求,容易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及其理论。对青年人,重点抓好教育,主要是加强党的基本路线、理想信念、纪律、爱国主义、优良传统、艰苦奋斗的教育,以解决其理想、信念问题;要根据青年人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苦乐观。 家长通过与学校教育的相互补充,使教育发挥最大功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将在家校合作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3.大胆探索,提高育人技巧

我们说与孩子一同成长,这句话其实包含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提升和锻炼。我们知道,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知、情、意、行也随之发生变化。如何让孩子的生命之舟经得住风浪袭击,的确需要不凡的导航掌舵之技巧。作为导航掌舵的家长来说,必须要勇敢地直面孩子教育的现实话题,不仅要及时了解孩子目前的状况,而且要帮助孩子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要把握时机,利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交流与沟通,让孩子在与家长的共处中增进了解,互相悦纳。如节假日可安排全家人进行一些郊外活动,并让孩子在活动中负责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让孩子在活动中培养责任心和爱心。大胆探索,提高育人技巧,相信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金勤明.论家庭教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5(6):12-13. 

  [2]范虹.论家庭道德教育在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塑造中的作用[J].湘南学院学报,2005,26(4):98-100.

[3]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J].中国青年报,2004-3-23.

[4].郝玉章,风笑天.亲子关系对独生子女成长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109-54

[5]俞润生:《家庭教育成败百例析》南京大学出版社 

[6]《现代家庭教育心理研究文集》上海社会心理学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文档

浅谈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误区及对策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华侨中学莫炳洪【摘要】:著名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过:儿童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是一般做父母的人的责任,也是他们关心的事,而且国家的幸福与繁荣也靠儿童具有良好的教育。这句富有哲理的话,深刻地说明了家长在子女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和肩负的重要使命。关注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不仅是每个家庭,而且是每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使命。自2004年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的未成年人思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