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华联矿业露天转地下开采工程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在井筒掘进中广泛采用浅眼爆破技术。合理的爆破设计对实现良好的爆破效果,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掘进速度,确保施工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爆破参数 进度 质量 安全 光面爆破
浅眼爆破是指炮眼直径小于50㎜,眼深在5m以内的炮眼爆破。浅眼爆破法虽然设备简单,工艺操作方便,但它的爆破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每一掘进循环进尺、装岩、支护等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同时在爆破过程中如何减小爆破作用对井筒围岩的破坏,提高掘进安全系数,都是爆破设计中重点考虑的因素。
1 工程地质
通过钻孔揭露岩性,井筒穿过的岩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表土层或风化岩、强风化角闪斜长片岩、强风化伟晶花岗岩、伟晶花岗岩、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等,主要岩石硬度f=6-8,中等硬度;水文情况简单,涌水量小于5m³/h,有利于爆破作业。
2 掘进
井颈段设计混凝土厚度800mm,掘进荒断面直径为6600mm,净直径5700mm,掘进断面S=34.2m²。
3 凿岩爆破器材的选择
3.1 凿岩机:选用7655型手持式风钻。
3.2 钎杆、钎头:选用长2.5米,Φ22mm中空六角钢成品钎杆,40㎜一字型钎头。
3.3炸药:选用2号岩石乳化炸药。
3.4导爆管:5米半秒导爆管。
3.5起爆电源:380v电源地面起爆。
3.6雷管:选用8号火雷管。
3.7导火线:常用型。
4 爆破参数的选择
4.1炮眼的深度
炮眼深度直接决定每一循环进尺,深度增加使凿眼和装岩工作量都会相应增加。此外炮眼深度还要考虑凿眼速度和炮眼的利用率,因竖井下掘凿眼速度和炮眼的利用率在实际工作中不便统计,且较为繁琐,因此通常根据循环进尺来确定炮眼深度。
炮眼深度确定公式:
I=L/v·n·y·η
=50/20·2·0.85·0.85
=1.73,取2米。
L:月计划进度,50米;
v:月掘进天数,20天;
n:日循环次数,2次;
y:正规循环率,取85%;
η:炮眼利用率,取85%。
4.2每循环炸药消耗量
竖井掘进炸药单耗(㎏/m3)参考值
| 掘进断面 | 岩石的坚固性系数f值 | ||||
| 形状 | 面积/㎡ | 4-—6 | 8—10 | 12—14 | 15—20 |
| 圆形 | <16 16-24 24-34 >34 | 1.26 1.13 0.99 0.87 | 2.10 1.82 1.62 1.41 | 2.62 2.22 2.01 1.78 | 2.79 2.31 2.25 1.95 |
| 矩形 | <7 7-12 12-16 >16 | 1.61 1.50 1.38 1.29 | 2.27 2.14 2.00 1.87 | 2.82 2.56 2.40 2.22 | 3.34 2.98 2.80 2.62 |
炸药单耗取:1.06㎏/m3
每次崩矿体积:68.4 m3
每循环炸药消耗量: 72.5㎏
4.3炮眼数目的确定
炮眼数目和炮眼布置密切相关。根据岩石性质按不同作用的各种炮眼间距,分别合理布置,最后排列出的炮眼数就是每一循环的炮眼总数。
①掏槽眼:布置6个炮眼,眼距730㎜。
②辅助眼:布置2圈炮眼,第一圈辅助眼圈径为2.7m,共面布置12个炮眼,眼距为700㎜;第二圈辅助眼圈径为4.0m,共布置16个炮眼,眼距为785㎜。
③周边眼:井筒掘进直径为5.7m,炮眼布置直径为5.6m,
眼底圈径为5.8m,共布置34个炮眼,眼距为520㎜,倾角88°。
炮眼总数:N=6+12+16+34=68个
4.4连线起爆方式
采用正向集中连续装药,簇并联网络,地面一次电发火起爆。
4.5炮眼布置图(见附表)
5 光面爆破技术的应用
在掘进过程中为减少超挖和欠挖现象,使在开挖的轮廓线处能形成光滑平整的壁面,降低爆破作业对井筒围岩的破坏,保证了工程质量,同时也降低了爆破冲击波对附近建筑物震动,有利于工程施工,因此在浅眼爆破中应尽可能采光面爆破。
为满足光面爆破的要求,爆破参数的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
1、周边眼间距为400㎜——600㎜;
2、最小抵抗线为500㎜——700㎜;
3、周边眼装药系数0.6-0.7。
爆破效果应达到以下标准:
1、井筒的掘进半径,不大于设计的150㎜,不小于设计的50㎜;
2、井帮岩面无明显的炮震裂痕;
3、围岩上留下的眼痕率不少于60%。
6 安全控制
由于井颈段岩石坚固性中等,为保证施工安全,锁口段应采用松动爆破(n<0.75),在下掘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严格控制装药量,开心眼需进行直眼掏槽,并认真对炮眼进行充填堵塞,避免飞炮,在施工中应尽量遵循“打浅眼、少装药、放小炮”的原则,以确保井筒围岩的稳固性和施工安全。
结语:
因井颈段穿过岩层岩性不一,岩石硬度不尽相同,单一的爆破施工设计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因此,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爆破参数及时调整,使之达到良好的爆破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