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 本 号: V1.0
文档名称: 概要设计说明书
项目名称: 项目申报管理系统
项目负责人:董艳,苏丽,李瑞卿
编写:董艳 2009年11月10日
校对:董艳,苏丽,李瑞卿 2009年11月10日
审核:董艳,苏丽,李瑞卿 2009年11月10日
批准:董艳,苏丽,李瑞卿 2009年11月10日
开发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管062班
概要设计说明书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项目背景 3
1.3定义 3
1.4参考资料 3
2.任务概述 4
2.1目标 4
2.2运行环境 4
2.3需求概述 5
2.4条件与 5
3.总体设计 5
3.1处理流程 5
3.2总体结构和模块外部设计 6
3.3功能分配 7
4.接口设计 7
4.1外部接口 7
4.2内部接口 7
5.数据结构设计 8
5.1逻辑结构设计 8
5.2物理结构设计 10
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10
6.运行设计 10
6.1运行模块的组合 10
6.2运行控制 10
6.3运行时间 10
7.出错处理设计 10
7.1出错输出信息 10
7.2出错处理对策 11
8.安全保密设计 11
9.维护设计 11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根据从该阶段开发正式进入软件的实际开发阶段,本阶段完成系统的大致设计并明确系统的数据结构与软件结构。在软件设计阶段主要是把一个软件需求转化为软件表示的过程,这种表示只是描绘出软件的总的概貌。本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就是进一步细化软件设计阶段得出的软件总体概貌,把它加工成在程序细节上非常接近于源程序的软件表示。
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在仔细考虑讨论之后,结果记录下来,作为概要设计说明书,并做为进一步详细设计软件的基础。
该文档供系统开发人员使用,为进一步设计软件、编写代码打下基础。
1.2项目背景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科技高速发展,国家对科技项目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每年都有很多项目要上报国家或,纸制的项目申报报告的审批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使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月报信息统计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简便,我们小组打算开发“项目申报管理系统”。本系统是为方便重点建设项目业主单位报送项目月报,增强申报部门与项目单位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了解项目的建设进度及存在问题,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前期工作、资金筹措、征地拆迁、建设施工等问题而开发的应用软件管理系统。
根据2009年重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需要,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管提出开发一套为重点项目申报工作服务的应用系统。
1.3定义
项目申报管理系统是指应用电子计算机和相关网络支持,为申报项目的相关人愿提供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从而优化项目申报,减少项目申报周期,提高工作质量。
文档中采用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及缩略词简要如下:
PRMS:Project Report Management System,项目申报管理系统
1.4参考资料
[1]教学提供概要设计模板
[2]杨选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王珊,萨师宣。《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耿祥义 张跃平。《JSP实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任务概述
2.1目标
本系统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业主单位报送项目,增强申报部门与项目单位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了解项目的建设进度及存在问题,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前期工作、资金筹措、征地拆迁、建设施工等问题。
对于申报单位:能够完成菜单的浏览、申报和申报项目的浏览,推荐专家注册等功能
对于评审专家:能够完成基本信息的输入、项目的评审等功能。
对于负责人:能够委托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对审评专家的评定结果最作最后的综合审定等功能。
2.2运行环境
系统对运行环境的要求:
1、硬件环境
服务器端:
处理器:inter pentium 4 1.6GHz 或更高
内存:256MB
硬盘空间:80GB或更大
光驱:CD—ROM 48X
显卡:SVGA显示适配器
用户端:
客户端主要用于浏览和操作数据,对硬件要求不高,配置如下:
处理器:inter pentium 166 Hz 或更高
内存:32MB
硬盘空间:40GB或更大
光驱:CD—ROM 48X
显卡:SVGA显示适配器
2、软件环境
服务器端: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
网络协议:TCP/IP
数据库服务器:Microsoft SQLServer 2000
浏览器:IE5.0 以上
用户端:
操作系统:windows 98/2000/XP
网络协议:TCP/IP
数据库服务器:Microsoft SQLServer 2000
浏览器:IE5.0 以上。
2.3需求概述
目前纸制的项目申报报告的审批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本系统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业主单位报送项目,增强申报部门与项目单位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了解项目的建设进度及存在问题,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前期工作、资金筹措、征地拆迁、建设施工等问题,因而本项目需求迫切。
2.4条件与
一个更为完善的项目申报管理系统,应提供更为便捷与强大的录入功能,如相应的网络操作及触摸式操作,由于开发时间和计算机数量有限及经费问题,该系统并未提供这一功能。对信息的保护手段仅限于设置用户级别,以及提供数据文件的备份,比较简单,不能防止恶意的破坏,安全性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本系统的开发可在一定时期内适应申报单位的需求,预估三到五年之内不会被淘汰。且本产品为自主研发,因此无版权。
一个好的系统应该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但本系统参与设计人员较少,可能很多环节考虑的不够周到,容易被攻击,因此有待完善
3.总体设计
3.1处理流程
系统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3.2总体结构和模块外部设计
3.2.1系统总体结构如图所示:
3.2.2模块外部设计
(1)系统登陆模块的设计:
该模块包括申报单位、评审专家、项目负责人的系统登陆以及主页面的设计,每一个系统用户拥有事先分配好的用户名和密码,不同的用户类型用户只能访问各自工作领域内相关页面。
(2)项目申报模块:
项目申报单位从这里进入项目申报的相关界面,包括申报单位和项目申报信息,此外,单位可以推荐专家注册加入专家库。
(3)项目评审模块:
项目申报专家从这里进入项目申报的相关界面,包括评审专家信息和专家项目评审。
(4)综合评定模块:
负责人从这里进入项目申报的相关管理界面,包括委托单位相关领域专家申报项目作审评和对专家的评定结果作最后的综合评定。
3.3功能分配
浏览功能:
项目申报模块、项目评审模块、综合评定模块
查询功能:
项目申报模块、项目评审模块、综合评定模块、
插入功能:
项目申报模块、项目评审模块、综合评定模块
修改功能:
项目申报模块、项目评审模块、综合评定模块
删除功能:
项目申报模块、项目评审模块、综合评定模块
4.接口设计
4.1外部接口
4.1.1用户界面
按Windows应用软件用户界面的规范来设计,使用以对话框为主的用户界面,便于用户使用。
登陆功能模块:用户编码输入框、用户密码输入框
项目申报功能模块:申报单位信息列表、复选框、提交按钮、插入界面链接按钮、
更新界面连接按钮
项目评审功能模块:专家信息列表、插入界面链接按钮、更新界面连接按钮
综合评定功能模块:单位信息列表、删除按钮、插入界面链接按钮、更新界面连接按钮
4.1.2软件接口
使用SqlServer2000数据库的驱动程序,JDBC方式访问
4.1.3硬件接口
鼠标及键盘
4.2内部接口
模块间接口采用数据耦合方式,通过参数表传送数据,交换信息。
5.数据结构设计
5.1逻辑结构设计
(1)单位登录表
| 字段名 | 数据类型 | 主键 | 说明 |
| Unit_ID | NVarchar(10) | Y | 单位代码 |
| FoodName | Nvarchar(10) | N | 单位密码 |
| 字段名 | 数据类型 | 主键 | 说明 |
| Unit_ID | Nvarchar(10) | Y | 单位代码 |
| Unit_name | Nvarchar(60) | N | 单位名称 |
| cardno | Nvarchar(30) | N | 营业证号 |
| investment | Nvarchar(8) | N | 注册资金 |
| stuff | Nvarchar(4) | N | 公司规模 |
| business | Nvarchar(16) | N | 经营范围 |
| connetman | Nvarchar(20) | N | 联系人 |
| tel | Nvarchar(40) | N | 电话 |
| address | Nvarchar(60) | N | 地址 |
| Nvarchar(40) | N | ||
| introduction | Nvarchar(16) | N | 公司简介 |
| 字段名 | 数据类型 | 主键 | 说明 |
| MoneyID | Int(4) | Y | 经费代码 |
| itemID | Int(4) | N | 项目代码 |
| outItem | nVarchar(40) | N | 支出项目 |
| sMoney | Float | N | 支出金额(万元) |
| 字段名 | 数据类型 | 主键 | 说明 |
| ItemID | Int(4) | Y | 项目代码 |
| Unit_ID | Nvarchar(20) | N | 单位代码 |
| Item_name | Nvarchar(60) | N | 项目名称 |
| Sort1 | Nvarchar(40) | N | 类别1 |
| Sort2 | Nvarchar(40) | N | 类别2 |
| applicant | Nvarchar(20) | N | 申请者 |
| Begin_date | Datetime | N | 开始日期 |
| Finish_date | Datetime | N | 结束日期 |
| Unit_name | Nvarchar(60) | N | 所在单位 |
| purport | Text(16) | N | 本课题研究意义 |
| Commend_mind | Text(16) | N | 推荐单位意见 |
| Expert_mind | Text(16) | N | 专家评审委员会意见 |
| Leading_mind | Text(16) | N | 审批意见 |
| pass | Text(16) | N | 是否通过审批 |
| 字段名 | 数据类型 | 主键 | 说明 |
| identityID | Nvarchar(20) | Y | 专家号 |
| Expert_name | Nvarchar(20) | N | 专家姓名 |
| password | Nvarchar(20) | N | 密码 |
| 字段名 | 数据类型 | 主键 | 说明 |
| IdentityID | Nvarchar(20) | Y | 专家号 |
| Expert_name | Nvarchar(10) | N | 专家姓名 |
| Unit_ID | Nvarchar(20) | N | 单位代码 |
| Unit_name | Nvarchar(60) | N | 所在单位 |
| Sort1 | Nvarchar(40) | N | 适评专业1 |
| Sort2 | Nvarchar(40) | N | 适评专业2 |
| tel | Nvarchar(16) | N | 电话 |
| 字段名 | 数据类型 | 主键 | 说明 |
| ItemID | Nvarchar(4) | Y | 项目号 |
| Item_name | Nvarchar(60) | Y | 项目名 |
| identityID | Nvarchar(20) | Y | 专家号 |
| Expert_name | Nvarchar(10) | N | 专家姓名 |
| Score0 | Int(4) | N | 分数0 |
| Score1 | Int(4) | N | 分数1 |
| Score2 | Int(4) | N | 分数2 |
| mind | Nchar(4) | N | 意见 |
| expert_mind | Text(16) | N | 专家意见 |
| 字段名 | 数据类型 | 主键 | 说明 |
| dateID | Int(4) | Y | 编号 |
| S_beginDate | Datetime(8) | Y | 申报开始时间 |
| S_finishDate | Datetime(8) | Y | 申报结束时间 |
| P_beginDate | Datetime(8)) | N | 评审开始时间 |
| P_finishDate | Datetime(8) | Y | 评审结束时间 |
| 字段名 | 数据类型 | 主键 | 说明 |
| adminID | Nvarchar(20) | Y | 管理员号 |
| Password | Nvarchar(20) | N | 密码 |
采用链表结构
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登陆功能模块:输入单位编号,验证单位是否存在,并向合法单位用户授权登陆进入操作界面
项目申报功能模块:输入申报单位代码,密码等信息,调出申报单位的系统资源界面并显示。
项目评审功能模块:输入专家代码,密码等信息,调出项目评审的系统资源界面并显示。
综合审定模块:输入管理员代码,密码等信息,调出管理员使用资源的页面并显示。
6.运行设计
6.1运行模块的组合
程序启动后,进入主模块,用户的单击对话框按钮事件触发主模块调用各下层模块,进入对应的子对话框,同样由用户的输入触发这些模块调用其下层模块,完成相应操作。
6.2运行控制
本软件控制流程:主程序运行,等待用户的输入,根据用户的输入调用各子模块
6.3运行时间
检索业务响应时间<2s;
运行响应时间<1s;
7.出错处理设计
7.1出错输出信息
根据不同的出错情况给出不同的出错信息,一般用对话框给出。
7.2出错处理对策
对于一般错误,给用户提示信息,让用户重新输入或退出。
对于严重错误,启动备份文件恢复,建议使用帮助文件。
8.安全保密设计
为每个操作人员设置账号及口令,并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权限。
9.维护设计
由于此项目比较小,除了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科学方法开发软件、认真建立文档、编码阶段写详细的注释外,没有特殊的维护设计,如:设置维护模块等。
系统维护人员应职责明确,保持人员的稳定性,对每个子系统或模块至少应安排两个人共同维护,避免对个人的过分依赖。在系统未暴露出问题时,就应着重于熟悉掌握系统的有关文档,了解功能的程序实现过程,一旦提出维护要求,立即高效优质地实施维护。最后,应注意系统维护的限度问题。即当系统生命周期结束的时,应及时采用新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