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秦永华 |
1、《观沧海》(东临碣石)作者:曹操【名句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是诗人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诗人创造出这样一个宏伟的意境,也最能表达自己博大的胸襟。
2、《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①新生事物总是在旧事物还未消亡之时涌现(任何事物不是尽善尽美)。②时序交替,时光匆匆不可待。③黑暗、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3、《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名句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此句句对仗工整,写出了西湖初春,到处都是生机勃勃,渲染了清新明丽的气氛,给人以喜悦的感受
4、《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名句赏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句话渲染了悲凉气氛,烘托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名句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
6、《泊秦淮—杜牧》【名句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夜雨寄北—李商隐》【名句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剪烛西窗”已作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成语,活在后人的语言中。
8、《浣溪沙—晏殊》【名句赏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表达了盛情难再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把诗人的感情表现得细腻生动。
9《春望》杜甫【名句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仿佛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10《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名句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借景抒情,把自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归雁”是北归的雁,雁往北归,是归家;自己也往北去,与雁同行,却是离家。表达内心的寂寞伤感(被排挤出朝庭的伤感和怨愤)。
1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名句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意义,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12、《赤壁》作者:杜牧【名句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后两句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13、《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名句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尾联:表明自己誓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必死决心,及对自己为国尽忠为民效命必将留名青史的自信。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从容就义。
1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名句赏析】
15、《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名句赏析】①“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生动的比喻,突出了山河的雄伟壮丽,为全曲奠定了悲壮沉郁、气势雄浑豪放的感情基调。
②“兴,目姓苦;亡,百姓苦!”作者从对历史的认识和思考中,概括出兴也好,亡也罢,受苦遭难的终究是黎民百姓。这是作者关心人民疾苦的升华,表现了作者极大的勇气和胆识,它表达了作者对人民无限深切的同情,对统治者无比强烈的愤慨。
16.《饮酒》作者:陶渊明【名句赏析】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抒写悠闲自得的生活,尽享自然之趣,表现出心灵的超脱世俗和安静平和。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身居人境而尘杂不染,就因为能做到“心远”。“心远”就是思想上绝弃富贵荣华之念,远离官场的黑暗、尘世的喧嚣浮华而获得精神上的宁静与自由。
17、《行路难》(其一)作者:李白【名句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名句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由个人困境推及他人,体现诗人忧国忧民之情、博大的胸襟,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名句赏析】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梨花比雪,新颖独特。“春风”使梨花盛开来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 “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奇与好奇。写出了雪的铺天盖地,而且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写出春意,情调乐观而昂扬。也表现了诗人的开阔胸襟。
20、《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名句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者以落花自喻,落花有情,寄托了诗人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情怀。后人用此句赞美执着的奉献精神。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名句赏析】诗的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于哲理,一洗以往送别诗中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而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
【2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名句赏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3、《登飞来峰—王安石》【名句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后两句作者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之中,借景抒怀,阐述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哲理,同时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
24《秋词—刘禹锡》【名句赏析】描绘了一幅豪迈高旷的图画,晴空万里,排云而上的白鹤,其实也是作者高远爽朗心情的反映,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
25、《无题—李商隐》【名句赏析】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以“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了谐音的方法,以“丝”谐“思”。巧用比喻和谐音淋漓尽致地表现主人公相思之情。本义: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奉献精神。
26、《相见欢—李煜》【名句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丝”与“思”谐音,以丝喻相思、愁思在古诗中常见。这里暗用丝作喻体,却更进一步,翻出新意。这三句是说,离愁之萦绕心头,如丝之千头万绪,但丝还可以用快刀斩断,而离愁却无法割断;乱丝还可以理顺,而离愁却愈理愈乱。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剪不断,理还乱”,现在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处理解决。
27、《渔家傲?秋思》作者:范仲淹【名句赏析】“寨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方面表现戍边将士归心似箭,另一方面表现将士们边患未平、功业未成的慨
28、《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名句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此处用典,在做到言简意赅的同时,更能把读者的视野无限地扩展,让人产生无数的联想,生动形象,使文章更有张力。
2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辛弃疾
【名句赏析】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作战的目的,也是作者的理想。“了却”二字写得很好,人们通常说“了却心病一桩”,这两字正有这样的意思。现实无奈,终于在梦中“了却”了驱金复国这一宿愿,语中充满意气昂扬的欣慰之情。但梦境毕竟代替不了30、30《观刈麦—白居易》
现实。【名句赏析】“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通过入微的描写揭示了农民的辛苦。
33《别云间—夏完淳》【名句赏析】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深沉、强烈地表达了英雄失路之悲、国破家亡的悲痛。
33、《雁门太守行—李贺》【名句赏析】①“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用“黑云压城”极力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急形势,用“城欲摧”极言大军压境的紧张气氛。甲光,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闪光。孤城被蜂拥而来的敌人团团围住。敌人兵临城下,大军压境,有如乌云重重压下要把城墙摧垮。这样构思较新颖,
②“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这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两句写两军激战的惨烈。这两句中的“燕脂”,“夜紫”还暗指战场血迹。战斗异常残酷,战死者的鲜血把泥土染成紫色。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③“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写守将曾受皇帝厚遇,临危时誓死相报,英勇赴战的决心。
34、《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名句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后常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