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基本乐理项目课程标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6:30:17
文档

基本乐理项目课程标准

基本乐理项目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舞蹈表演专业群学生二、课程性质《基本乐理》是舞蹈表演专业群平台课程之一,是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是整个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的必考科目,而且是表演各专业学生走入音乐殿堂的共同课和敲门砖。通过学习要使艺校学生能获得理解音乐表现方法所必须的必备的基本乐理知识及相关技能,能够较熟练地做题目,不断提高应试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专业学习的各项活动中去,真正体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音乐课程、发展音乐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荐度:
导读基本乐理项目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舞蹈表演专业群学生二、课程性质《基本乐理》是舞蹈表演专业群平台课程之一,是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是整个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的必考科目,而且是表演各专业学生走入音乐殿堂的共同课和敲门砖。通过学习要使艺校学生能获得理解音乐表现方法所必须的必备的基本乐理知识及相关技能,能够较熟练地做题目,不断提高应试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专业学习的各项活动中去,真正体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音乐课程、发展音乐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本乐理项目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舞蹈表演专业群学生

二、课程性质

《基本乐理》是舞蹈表演专业群平台课程之一,是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是整个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的必考科目,而且是表演各专业学生走入音乐殿堂的共同课和敲门砖。通过学习要使艺校学生能获得理解音乐表现方法所必须的必备的基本乐理知识及相关技能,能够较熟练地做题目,不断提高应试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专业学习的各项活动中去,真正体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音乐课程、发展音乐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参考课时

72课时

四、总学分

学分:4分

五、课程目标

《基本乐理》是学前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未来音乐实践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技能,为学好相关课程和后继课程,进一步发展专业才能,促进专业提高的一门理论基础。

(一)知识目标

认识和了解与音乐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理论,丰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及知识面,丰富自身的理论修养。

(二)能力目标

强调理论必须能应用实践技能,使学生在掌握基础音乐理论的基础上,积极的培养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在理论层面完善并指导实践技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专业化成长。

(三)情感价值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本课程教学的价值与意义,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热爱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

(四)素质教学目标

掌握传统的乐理,属于所有学习音乐的学生基本能力,力求达到两个方面的进一步完善:一是通过怎样的结构安排与教学手段使知识传授获得最大的效果;二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基本能力与音乐实践相结合。

经过多年教学,在针对中专阶段学生的学习基础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发现,传统乐理课重概念轻实用,大多数学习者在其脱离实际应用的理论中学习,这一问题不仅不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更直接地影响到其日后全面音乐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所需能力的培养。

理论学习必须缩短与实际作品之间的距离。本课程一改以往乐理教学中以概念为主导的作法,以大量的作品为实例,通过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详细讲述了其实用型乐理的技术化应用,使学生一目了然,在实际作品中轻松地找到所学的理论答案,且牢记不忘。

六、课程设计思路

1、本课程的总体设计原则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形成项目课程体系。

2、基本乐理基本训练选取的基本依据:专家们对音乐专业的岗位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在课程内容的设计过程中,以音乐理论为载体组织内容,完成相应的技能训练。

3、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适度理论和专业实践的规律,在学习该课程后,按照“学历证书与基本乐理课程标准”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4、教学方法用语主要使用“掌握”、“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述。“掌握”用于表述乐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理论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专业技能的学习程度。

七、内容纲要

项目一关于记谱法知识的学习和识谱能力的培养

(一)适用对象

音乐专业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

(二)参考课时

学习时间为两学年,总计学时72节,项目一训练18学时。

(三)学习目标

通过该项目的学习使学生从基础知识开始系统地学习音乐的理论知识,本项目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记谱方面的知识,节奏节拍方面的常识,从而为接下来的专业学习和理论学习打好基础,做好铺垫。建

立学习基本乐理的学习思路,逐步了解音乐理论课程学习的逻辑,并形成初步的识谱能力。

(四)工作任务:

模块一音的概念的建立

教学内容要求与目标课时分配
第一讲为什么要学基本乐理

第二讲音及音名一、音是怎样产成的二、音的性质三、乐音与噪音

通过该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音的产生原理;音的四种性质及决定因素;乐音与噪音的含义,及噪音在音乐作品表现中的作用。2
第二讲音及音名

四、乐音体系五、音名

通过该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乐音体系、音级、半音、全音、音名、唱名、基本音级、变化音级的含义。对于等音的内容,要会画键盘图,并熟练标记。

2
第二讲音及音名

六、音组七、标准音和C

通过该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音分组的意义、分组方法及标记;音分组的分组方法及标记中,在小字组和大字组转换中,注意前后不要混淆。五线谱、简谱的记写能和音组熟练结合,自由转换。熟知标准音和C的意义。

2
第二讲音及音名

音组复习

由于该节课比较重要,无论在视唱练耳还是其他音乐实践中都是必须应用到的标记,所以要熟练掌握。

2
第三讲音律

一、十二平均率、五度相生率及纯率的简介二、自然半音与变化半音、自然全音与变化全音

通过该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自然半音、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变化全音的含义及构成,在变化音级较多的情况下,能准确做题。了解关于音律、十二平均率、五度相生率及纯率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常识。

2
模块二记谱法知识的学习,培养基本的识谱能力,养成正确的识谱习惯

教学内容要求与目标课时分配
第四讲记谱法(一)

一、什么是记谱法二、简谱、五线谱怎样记录音的长短

使学生能够了解关于记谱的基本

常识:了解什么是记谱法;记谱法的常用种类文字和符号记谱;简谱、五线谱如何记录音的长短、高低及记写规则。熟练背记和记写各种时值的音符形态。

2
第四讲记谱法(二)

简谱怎样记录音的高低

使学生能够学会简谱的识记,对

于节奏音型不复杂的简谱谱例能理性识记。

2
第五讲记谱法(一)

五线谱怎样记录音的高低

掌握五线谱线、间、上加线间、

下加线间的含义,掌握G、F、C三种谱表上音的高低位置,准确找到绝对音高。

2
第五讲记谱法(二)

五线谱记录音高低与音组结合的复习

符头在五线谱上的位置是识记五

线谱的根本,必须熟练理性掌握,所以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需复习来加强巩固。

2
第五讲记谱法(三)

一、变音记号二、休止符

做为记谱中最常用的记号,要熟

练掌握变音记号的含义及运用;休止符的含义及记写规则。

2
第六讲记谱法中常用的记号

一、演奏法方面的记号二、其他记号

能熟练识记应用记谱法中常用演奏法方面的记号:连音记号、跳音记号、保持音记号、琶音记号、

2
滑音记号、延长号、换气记号。
第六讲记谱法中常用的记号

三、省略记号:高八度、低八度、长休止

高八度、高八度重复、个别音高八度重复;低八度、低八度重复、个别音低八度重复;长休止熟练识记应用。2
第六讲记谱法中常用的记号

四、震音记号、反复记号、小节重复及音型重复记号

一个音、一个和弦、混合震音;

一小节、两小节重复;音型重复;各种反复记号和辅助记号的识记应用。

2
第六讲记谱法中常用的记号习题课该节内容知识点比较多,除了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还应增加练习量来加深记忆。2
模块三掌握记谱法的书写规则

教学内容要求与目标课时分配
第七讲乐谱的正确写法

一、怎样写五线谱二、怎样书写简谱

关于乐谱的正确记写重要意义能理解;常用记写规则要严格遵守,能正确运用,形成良好记谱习惯。

2
第七讲乐谱的正确写法

三、音符排列的横列式与纵列式四、五线谱简谱的书写格式

由于刚接触五线谱,记写规则又比较庞杂,所以要求学生能够背记一些,并且不断实践。2
模块四节奏、节拍含义的理解

教学内容要求与目标课时分配
第八讲节奏、节拍

节奏、节拍、节奏型的含义及关系;强拍、弱拍、次强拍的含义、记法。

充分理解节奏、节拍、节奏型、弱起、弱起小节的含义;强拍、次强拍、弱拍的表示方法及标记,明确节奏节拍的区别和联系。

2
第八讲节奏、节拍

单位拍、拍号的含义、记法及读法;小节、弱起、弱起小节。

通过学习呢能正确理解记写拍号的写法、读法、记法和意义;掌握弱起的规律。

2
项目二音乐语言元素的进一步丰富

(一)适用对象

音乐专业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

(二)参考课时

学习时间为两学年,总计学时72节,项目二训练18学时。

(三)学习目标

通过该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音乐语言的元素,系统地学习音乐的理论知识,本项目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各种拍子、各种拍子

的音值组合法、节奏中的强弱关系切分音、连音符、音乐的速度、力度及其标记、音程的名称标记及分类方面的常识,从而为更深入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四)工作任务:

模块一各种拍子、音值组合法及特殊节奏

教学内容要求与目标课时分配
第九讲各种拍子

一、单拍子二、复拍子三、混合拍子四、变换拍子五、交错拍子六、散拍子七、一拍子

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变换拍子、交错拍子、散拍子、一拍子的含义以及特点、强弱规律的熟练掌握,包括在民族音乐中的应用也要有初步的了解。复拍子、混合拍子、变换拍子的区别要从本质上清醒认识。

2
第九讲各种拍子习题课能熟练标记常用拍子的拍号2
第十讲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一、音值组合法含义及意义二、单拍子组合法

通过该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音值组合法的意义,并且掌握单拍子音值组合法的基本组合规律,能够正确组合,做题目。2
第十讲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三、复拍子音值组合法四、混合拍子音值组合法五、声乐曲中的音值组合法六、音值组合法的例外

对于音型比较复杂的情况要能够理清思路,由繁化简,正确掌握。2
音值组合法部分习题课能对常用节奏节拍的谱例熟练做组合题目2
第十一讲节奏中的强弱关系

一、节拍中的强弱关系在节奏中的体现二、切分音

切分节奏做为节奏中常用和个性的类型必须要掌握含义、种类、实践应用。

2
第十一讲节奏中的强弱关系

三、音符均分的特殊形式

(基本音符的连音符)

基本音符连音符节奏做为节奏中常用和个性的类型必须要掌握含义、种类、实践应用。

2
第十一讲节奏中的强弱关系

四、音符均分的特殊形式

(附点音符的连音符)

附点音符连音符节奏做为节奏中常用和个性的类型必须要掌握含义、种类、实践应用。

2
第十二讲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通过各种谱例充分理解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
模块二速度、力度

教学内容要求与目标课时分配
第十三讲音乐的速度及其标记

能熟练记写和识记实践中比较常见常用的速度术语,且应用时能恰当体现。字母比较相近的速度术语要能熟练记写和区分。2
第十三讲音乐的力度及其标记

能熟练记写和识记实践中比较常见常用的力度术语,且应用时能恰当体现。字母比较相近的力度术语要能熟练记写和区分。2
模块三音程相关的知识

教学内容要求与目标课时分配
第十四讲音程的名称及其标记

一、什么是音程二、音程的写法与读法音程的名称与标记(一)

知道音程的含义、音程的构成、

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含义、音程的进行方向、音程的写法和读法、决定音程性质的因素、度数和音数的含义、基本音级中形成的音程的种类。

2
第十四讲音程的名称及其标记

音程的名称与标记(二)

进一步巩固基本音级中形成的音

程的种类的记忆。理性分析和逻辑记忆要清晰。

2
音程的名称及其标记部分习题课通过大量练习,熟练识别和构成

基本音级中形成的音程。

2
第十五讲音程的分类

一、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二、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的各种音程的相互关系三、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对于音程的分类要区分清楚:自

然、变化、协和、不协和等问题要能够认识和构成。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的各种音程的相互关系明确,能够运用自如。

2
第十五讲音程的分类

三、单音程与复音程四、音程的转位

复音程的标记要能熟练记写,音

程的转位规律和实际运用要结合紧密,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2
第十五讲音程的分类

五、等音程

第十六讲怎样识别和构成音程

知道等音程的含义,了解结构相

同的和结构不同的等音程。熟悉构成音程的步骤。

2
音程部分习题课通过大量练习,能熟练构成和识别音程。

2
项目三和弦、调及调式

(一)适用对象

音乐专业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

(二)参考课时

学习时间为两学年,总计学时72节。项目三训练18学时。

(三)学习目标

通过该项目的学习使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了解和弦、三和弦、七和弦、原位和弦、转位和弦、和弦的识别和构成、调、调式、

调性的含义、调式标记、西洋大小调式、民族五声七声调式的相关内容,建立初步的和弦及调的概念。

(四)工作任务:

模块一和弦相关的知识

教学内容要求与目标课时分配
第十七讲三和弦与七和弦

一、什么是和弦二、三和弦三、七和弦

使学生概括的了解和弦的含义及意义。知道三和弦的含义、构成、标记、种类、色彩;知道七和弦的含义、构成、标记、种类。2
三和弦与七和弦练习课熟练构成三和弦与七和弦原位,注意变音记号的准确应用。2
第十八讲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

一、原位和弦二、转位和弦

了解原位和弦的含义及意义。知道转位和弦的含义、构成、标记、种类。2
第十八讲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

三、等和弦和弦部分习题

转位和弦的构成要思路清晰,做

题逻辑熟练。

2
第十九讲怎样识别和构成和弦

一、怎样识别和构成大三和弦二、怎样识别和构成小三和弦三、怎样识别和构成增三和弦四、怎样识别和构成减三和弦

原位和弦、转位和弦的构成要思路清晰,做题逻辑熟练。2
第二十讲怎样识别和构成和弦进一步熟练和弦构成题目的练习2
第二十一讲调及调的五度循环

一、什么是“调”二、升号调及降号调

通过该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调、调式含义的相关知识点熟悉。各调在高音、低音、中音、次中音谱表上能够熟练记写升降记号。2
第二十一讲调及调的五度循环

三、调的五度循环四、等音调

能够准确标出调式音级的名称、标记与特征。各调在高音、低音、中音、次中音谱表上熟练记写。2
调号部分习题课熟练标各调号2
第二十二讲大调式

一、什么是调式二、大调式三、调式音级的名称、标记与特性四、调与调式

使学生了解大调式的含义,特点,种类,以及调式音级的名称、标记与特性。正确区分开正音级和稳定音级,副音级和不稳定音级,避免混淆。

2
大调式部分习题课熟练记写大调调号、音阶。2
第二十三讲小调式(一)

一、什么是小调式二、小调式的名称、标记及特性

了解小调式含义,特点,种类,及调式音级的名称、标记与特性。2
第二十四讲小调式(二)

关系大小调、同主音大小调

了解关系大小调、同主音大小调的含义及区别。2
小调式部分习题课巩固关系大小调、同主音大小调2
第二十五讲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一)

一、什么是五声调式二、七声调式

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基本知识基础上,可以对中国的民族五声调式有一个整体风格上的感觉。2
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习题课熟练各调的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音阶。2
第二十六讲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二)

一、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音级的名称与标记

二、各调的五声七声调式三、同宫系统各调式四、同主音调

明确同宫系统各调式、同主音调的含义。了解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音级的名称与标记,掌握各调的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音阶。

2
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部分习题课

大量练习五声、七声调式题目,能够熟练做题目。2
项目四应用理论的培养

(一)适用对象

音乐专业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

(二)参考课时

学习时间为两学年,总计学时72节,项目四训练18学时。

(三)学习目标

在这一学习阶段是基本乐理学习的重要阶段,是前面各种理论知识点的高度集中和综合运用,如果在前面学习的知识点上有短处,对

于此项目学习会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此项目时,不仅要学习新知识,还要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复习。

通过该项目的学习,需要掌握确定调与调式、中古调式、调关系、

转调、装饰音、移调、半音音阶、调式中的音程、不稳定不协和音程的解决、调式中的和弦、属七导七和弦的解决、关于旋律的知识、乐曲的基本形式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要求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

上,与谱例和题目结合,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提升应试能力。

(四)工作任务:

模块一如何确定调与调式

教学内容要求与目标课时分配
中古调式能在掌握西洋大小调体系和中国民族调式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调式的学习。知道中古调式产生的规律、产生的基础、种类、特点。

2
调关系了解调关系、远关系调、近关系调的含义,能写出系统各调。

2
如何确定调与调式通过该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把所学过的调式部分的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概括和运用。把前面学习的调部分的知识西洋大小调、中国民族五声调式、七声调式、中古调式等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做题时能转换自如。通过规律性的方法和经验的积累逐步掌握调式、调性分析的方法和规律,有逻辑地做题。2
转调能够理解它是塑造音乐形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该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转调的含义,种类,意义,类别,使学生了解转调方法。2
按照音程的移调、更改调号的移调使学生对移调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于简单的移调题目能够做。按照音程的移调和按照调号的移调是这节掌握的重点2
更改谱号的移调能熟练在各种谱表和各种谱号上进行旋律的移调转换。2
移调部分习题课巩固加强各种类型的移调2
模块三装饰音与半音阶

教学内容要求与目标课时分配
装饰音使学生了解装饰音在音乐作品表现中的作用、意义和用法。了解倚音、波音、颤音、回音、滑音的常见种类和用法、记法,能在实际音乐实践活动中正确运用。2
半音音阶通过该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大小调半音音阶的排列规律,掌握大小调半音音阶正确书写方法。2
模块四调式中的音程与和弦

教学内容要求与目标课时分配
调式中的音程了解音程在调式中的意义,产生的种类。2
不稳定音程的解决了解音程在调式中的意义,并且能够掌握不稳定音程解决的基本方法和规则。2
不协和音程的解决

了解不协和音程在调式中的含义,以及不协和音程与不稳定音程的区别,并且能够掌握不协和音程解决的基本方法和规则。

2
调式中和弦的名称与标记了解音程在调式中的意义,各调中产生的种类。2
和弦的实际应用了解完全和弦、不完全和弦、开放密集排列、旋律位置的含义,能进行简单的四部排列。2
属七和弦的解决了解属七和弦的结构、特点、音响效果及解决应用。2
导七和弦的解决

了解导七和弦的结构、特点、音响效果及解决应用。

2
模块五关于旋律、乐曲的基本形式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要求与目标课时分配
关于旋律的知识通过该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旋律的含义、旋律分类、进行方向、高潮、主调音乐、复调音乐等相关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2
乐曲的基本形式了解段落、终止、乐段、乐句、乐节、动机、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的含义,并能分析比较简单的旋律曲式。2
八、技能考核要求

1、评价的目的。教学评价是为了检验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检查教学计划与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总结教学经验,探析教学方法,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2、评价的内容。以学年教学大纲为标准,评定学生掌握的具体水平,以检验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价可以从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识记是指对基本乐理的相关概念、原理、观点以及基本方法技巧的记忆和再认识。理解是指领会所学知识的含义,在识记的基础上懂得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应用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新情景中的问题。

3、教学考核。教学考核可通过考查和考试两种途径进行。考查分为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书面测验三种方式,考试笔试。每学期进行期中和期末两次考核。根据授课教师制订并在学科教研活动通过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进行教学考核。

九、实施建议

(一)(校本)教材建议编写

1、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内容根据音乐专业教材的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进

行选编。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既要体现实用性、又要体现科学性,同时还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的特色与设计思想。在内容的选取上要以项目技能训练为基础,每一个训练内容为一个项目,将有代表性的实例写进教材,进行介绍:在内容的筛选上充分考虑中专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

2、教材内容的编排

1)教材内容包括四个项目、十四个模块。其逻辑顺序是:关于记谱法知识的学习和识谱能力的培养,音乐语言元素的进一步丰富,和弦、调及调式,应用理论的培养综合应用。

2)理论内容的编写应突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既要介绍理论、知识的核心内容,又要体现相关理论和知识在实践中具体体现。

3)基本技能内容的编写应注意符合综合训练的步骤,训练内容的编写应注意各个环节的实施和衔接逻辑,同时兼顾实践的应用,训练内容编排应做到步骤清晰,脉络清楚。

(二)教学建议:

教学要采取项目教学法,以舞台实践为出发点,注重创设教育情境。项目教学始终贯彻贯彻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每一位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宗旨。引导学生多听、多看、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感知与感受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与表现音乐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教师进行逐一或集中解答。教学要避免单纯的理论讲授,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各种手段,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十、教学条件

乐理课程教室:每个教室必须配备钢琴、琴凳、投影仪、音箱、多媒体等设施。

教学用具:钢琴、电脑

十一、学习评价

1、以学生能力评价为中心,转变评价观念,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职业道德。教学评价采取阶段性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学生作品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重点考核应用答题部分。

2、根教学评价是为了检验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检查教学计划与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总结教学经验,探析教学方法,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评价可以从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识记是指对基本乐理的相关概念、原理、观点以及基本方法技巧的记忆和再认识。理解是指领会所学知识的含义,在识记的基础上懂得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应用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新情景中的问题。

3、加强评价结果的反馈,提高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教学考核可通过考查和考试两种途径进行。考查分为口头提问、检查

书面作业、书面测验三种方式,考试笔试。通过及时反馈,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在反馈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以鼓励、肯定、表扬为主,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的自信心及创新能力。

文档

基本乐理项目课程标准

基本乐理项目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舞蹈表演专业群学生二、课程性质《基本乐理》是舞蹈表演专业群平台课程之一,是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是整个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的必考科目,而且是表演各专业学生走入音乐殿堂的共同课和敲门砖。通过学习要使艺校学生能获得理解音乐表现方法所必须的必备的基本乐理知识及相关技能,能够较熟练地做题目,不断提高应试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专业学习的各项活动中去,真正体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音乐课程、发展音乐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