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农业中专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办学模式的探索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6:30:11
文档

农业中专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办学模式的探索

农业中专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办学模式的探索研究陈申宽鲍亚萍唐明生李学东(内蒙古扎兰屯农牧牧学校扎兰屯市162650)提要:为了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对新型劳动者的需要,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实际,从2009年至2011年针对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办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探索出了中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办学的三种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生源采取不同的办学模式,这三种模式是,全日制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的模式;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专项产学结合模式。通过这项研究为农业中专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办学奠定了基础
推荐度:
导读农业中专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办学模式的探索研究陈申宽鲍亚萍唐明生李学东(内蒙古扎兰屯农牧牧学校扎兰屯市162650)提要:为了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对新型劳动者的需要,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实际,从2009年至2011年针对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办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探索出了中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办学的三种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生源采取不同的办学模式,这三种模式是,全日制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的模式;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专项产学结合模式。通过这项研究为农业中专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办学奠定了基础
农业中专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

办学模式的探索研究

陈申宽  鲍亚萍  唐明生  李学东

(内蒙古扎兰屯农牧牧学校 扎兰屯市 162650)

提要:为了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对新型劳动者的需要,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实际,从2009年至2011年针对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办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探索出了中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办学的三种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生源采取不同的办学模式,这三种模式是,全日制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的模式;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专项产学结合模式。通过这项研究为农业中专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办学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农业中专;现代农艺技术;办学模式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党、的一项战略决策,是调整教育结构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振兴经济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提高对职业教育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重要地位、作用的认识,加快我校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必须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我国农村教育现状来看,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非常薄弱,严重滞后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思考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存在哪些问题,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职业教育之路。通过本项的研究,摸索出适宜当地生产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当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普及农村农民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种田的水平。

1研究的方法

根据国家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要求,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实际,采用走访与跟踪调查的方法,广泛的向社会行政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和农民调查访问,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学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办学的模式与方法,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为努力实现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目标。

2办学的模式

2.1全日制中专班办学的模式

第一学期开设文化基础课,为下一步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为了提高专业兴趣,增加两门专业通修课,让学生一入校就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个较系统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也为提早进入到专业实践打下一定的专业基础。

第二学期 部分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并重,开设一些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实习、专业劳动课;参与由学科和专业教师组织的师生共管三田(种子田、试验田和示范田)活动,从种到田间管理都有学生参与,让学生对农业生产的春播和夏管工艺都能实践。

第三学期开设主要专业课和选修课,每门专业课都安排半周以上的教学实习,并且完善产学结合的种植活动,完成三田的收获测产、室内考种和资料的统计分析,试验总结的整理。并利用实验室的条件开展花卉和食用菌保护地蔬菜方向的第二课堂活动。扩大学习的专业面和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

第四学期延续主要专业课的开设,增加一些专门化方向的选开课,结合教师承担和上级的专业课题和校内的课题强化学生的技能,围绕着职业技能鉴定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

2.2全日制产教结合模式

根据学员家庭生产的情况,农闲季节在校学习,农忙季节结合实习从事生产。

在校所讲授的课程都是在生产中用得上的,压缩了一些文化基础课和学员在生产一线已经熟练掌握的实习内容,增加了一些养殖和家畜防疫的技术,增加了国家目前的农村新的讲座和土地流转,农村合作社的管理课程的内容。

实习与生产内容的安排是围绕着农业生产实际,教师制定出实习的计划,学员按照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实施,教师在春播,夏管和秋收三个主要生产阶段深入到学员生产的一线现场指导,除在完成对学员的指导以外,专业教师还承担了扎兰屯组织的科技人才兴村工程,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养殖,减少生产投入,获得经济效益。专业教师在指导学员和当地农民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生产上的新问题,从农民中学到了一些生产的经验,使教师的专业技能也得到了提高,使农业职业教育真正的为当地三农服务,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2.3全日制专项产教结合模式

根据有机水稻、有机蔬菜生产专项的需要,举办了有机水稻、有机蔬菜专项生产中专班,围绕着水稻生产,蔬菜生产的实际需要开展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训内容的安排。从产前产中产后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组织相关的课程内容,使学生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有机的结合。学生毕业后达到了对专项生产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系统的掌握。如根据扎兰屯市关门山乡有机水稻的生产开发,举办的水稻专项班,学员掌握了水稻的品种选择,水稻施肥,水稻生物学,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水稻产品的加工,水稻生产与加工的机械,水稻田的建设规划,农产品的营销等知识和技能。蔬菜专项班学员掌握温室大棚的建造,蔬菜品种选择,蔬菜育苗,蔬菜施肥,蔬菜病虫管理,蔬菜果品贮藏与加工,园艺机械,花卉生产,果树生产,食用菌生产技术,蔬菜产品营销等知识与技能。学员学习后直接的从事水稻、蔬菜的生产,真正达到了为用而学,学有所用的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3.1探索出了中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办学的三种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生源采取不同的办学模式,这三种模式是,全日制理论教学与实习相结合的模式;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专项产学结合模式。通过这项研究为农业中专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办学奠定了基础。

3.2存在的问题 

3.2.1学员的生产生活与学习的矛盾 产教结合班的学员年龄偏大,从事于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的管理,有的还担任着村干部,集中学习有时缺勤多,延续性差,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3.2.2生产与实习指导到户难度大 学员分布在几个旗市的各个乡镇各个村,专业教师不好深入到每个学员的家庭中,专业教师少,指导学员的任务量大,学校坐落在扎兰屯市,学校有36名教师参加了组织的科技人才兴村工作,在完成这项工程的同时对36个村的学员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但离学校远的牙克石市,莫力达瓦旗的学员实习指导就难度大,不好深入。

3.2.3学员的年龄差别大,组织教学难 产教结合班的学员年龄差距大,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同,接受认识的能力不同,生产的经验不同,在一个班级中,按照同一种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难度大,教学效果也有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编.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2〕陈申宽,张廷,宏伟等.农业职业中专<农业技术推广>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制定的探索.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6(2):181

〔3〕陈申宽,杜明华,唐明生.我校为三农服务的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1):36

文档

农业中专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办学模式的探索

农业中专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办学模式的探索研究陈申宽鲍亚萍唐明生李学东(内蒙古扎兰屯农牧牧学校扎兰屯市162650)提要:为了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对新型劳动者的需要,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实际,从2009年至2011年针对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办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探索出了中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办学的三种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生源采取不同的办学模式,这三种模式是,全日制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的模式;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专项产学结合模式。通过这项研究为农业中专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办学奠定了基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