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国际经贸地理》是国贸、报关专业的专业课。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世界经济地理环境,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各国各地区的主要商品及商品的结构特点,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换的地理分布和地理格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二、课程的目标和要求
《国际贸易地理》是外贸等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培养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专业基础知识课。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要求学员明确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及掌握要点;掌握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市场条件及特点,以及它们在国际市场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各个市场上不同的商品结构、贸易对象等内容;掌握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情况、主要的开放带、开放地区、港口和主要运输线路;借鉴、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为加速发展我国的外经贸工作,为实现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制订的战略目标服务;掌握学习《国际贸易地理 》的基本方法,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本课程,一要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二要学会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三要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指导我国外经贸实践,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三、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衔接
《国际贸易地理》属于基础理论课,是修完《国际贸易》、《西方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之后开设的,因此,本课程在大纲的编写和今后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都应该格外重视它的基础性与理论性。
《国际贸易地理》的后续课程主要有:报关实务、报检实务等。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地理的概念、性质和特点,以及研究的对象、内容与任务。
第一节 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第三节 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地理环境因素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诸因素。重点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和社会文化环境的构成要素和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第二节 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第三章 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与国际贸易中心地区的形成和转移趋势
教学目标与要求:认识和了解世界生产力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世界生产力发展和分布的新特点,重点掌握国际贸易中心地区的形成和转移趋势。
第一节 世界生产力的演变与发展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中心地区的形成和转移
第四章 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的变化趋势和特点,以及国际贸易新格局区域集团化形成的原因及现状,了解目前国际贸易大宗产品的产销格局,分析和预测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当代国际贸易的主要趋势和特点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区域集团化
第三节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和格局
第五章 世界经济性特区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世界经济性特区的含义和类型,区位特点及主要经济特区的地区分布,了解经济性特区对各国经济贸易的影响,介绍世界经济特区建立的实例;掌握我国经济特区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成绩。
第一节 世界经济性特区概述
第二节 世界经济性特区实例
第三节 我国的经济性特区
第六章 国际贸易运输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国际贸易货物运输方式的特点,重点掌握集装箱运输、桥运输、国际海洋航线和海上运输的主要航道、重要港口以及中国到世界各地区的远洋航线、挂靠的主要港口、世界主要航空线和航空港等。
第一节 国际贸易运输概述
第二节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
第三节 国际路上货物运输
第四节 集装箱和桥运输】
第五节 国际航空货物运输
第七章 国际经贸与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加快,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却面临着人口增长过快,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发达国家转嫁环境污染等环境危机。正确理解和掌握如何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各国经济发展中必须合理解决的一项重要与紧迫的任务。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
第八章 美国经济贸易地理
教学目标与要求:认识和了解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是全球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大国,在国际贸易中其贸易地位、贸易数量均居世界首位。掌握美国是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最大的产品进出口国,世界上居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大国。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主要产业部门及对外贸易
第九章 日本经济贸易地理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日本是一个太平洋西部的一个岛国,自然资源较贫乏,战后经济贸易飞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日本经济贸易的基本特征和中日贸易的特点。
第一节 日本地理概况
第二节 日本经济发展概述
第三节 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第四节 日本对外贸易
第十章 欧盟经济贸易地理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欧盟各国在世界经贸中的重要地位,掌握欧盟及其主要国家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经贸特征。
第一节 欧盟概况
第二节 欧盟主要国家经贸地理
第十一章 俄罗斯经贸地理
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水平以及工农业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掌握俄罗斯联邦对外贸易概况和中俄贸易关系,了解俄罗斯联邦交通状况和地区差异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 俄罗斯联邦的地理概况
第二节 经济模式和发展水平
第三节 工业和农业
第四节 对外贸易
第五节 交通运输
第六节 地区差异
第十二章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经济贸易地理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两国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人口特点,掌握两国的经济类型和对外贸易特征。
第一节 加拿大
第二节澳大利亚
第十三章 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国家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国家的经贸地理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 亚洲“四小龙”经贸地理概况
第二节 东盟国家经贸地理概况
第十四章 发展中的大国——巴西和印度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这两个国家面积广大、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经贸发展潜力大,掌握两个国家经贸地理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 巴西经贸地理概况
第二节 印度经贸地理概况
第十五章 非洲和非洲主要国家经贸地理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由于受到政治、种族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非洲呈现出两级分化的局面。尤其是通过对非洲主要地理特征的学习,了解非洲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明确非洲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第1节 非洲概况
第二节 南非经贸地理概况
第3节 埃及经贸地理概况
第四节 非洲各主要区域简介
第十六章 世界原材料与贸易地理
教学目标与要求:认识和了解世界石油生产国的概况。重点掌握世界石油和农矿原料生产国的储、产、销地理分布特征。
第一节 石油生产与贸易概况
第二节 农矿原料生产和贸易概况
五、学时分配:32学时
| 章 节 | 内 容 | 学时 |
| 第一章 | 绪论 | 2 |
| 第二章 | 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地理环境因素 | 2 |
| 第三章 | 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与国际贸易中心地区的形成和转移趋势 | 2 |
| 第四章 | 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 | 2 |
| 第五章 | 世界经济性特区 | 2 |
| 第六章 | 国际贸易运输 | 2 |
| 第七章 | 国际经贸与环境保护 | 2 |
| 第八章 | 美国经济贸易地理 | 2 |
| 第九章 | 日本经济贸易地理 | 2 |
| 第十章 | 欧盟经济贸易地理 | 2 |
| 第十一章 | 俄罗斯经济贸易地理 | 2 |
| 第十二章 |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经济贸易地理 | 2 |
| 第十三章 | 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国家 | 2 |
| 第十四章 | 发展中的大国——巴西和印度 | 2 |
| 第十五章 | 非洲和非洲主要国家经济贸易地理 | 2 |
| 第十六章 | 世界原材料与贸易地理 | 2 |
| 合 计 | 32 | |
本课程分为平时考核与理论测试考核两部分,包括期末考试
与平时作业,其中, 期末考试占60%,平时占40%。
《国际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大纲
32 学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国际市场营销基础理论知识的同
时,能熟练掌握有关国际市场营销的具体程序、市场操作。
二、实施方式
案例分析讨论、观看录像、课堂练习、引进讲座、参与社会实践
三、指导教师
任课教师
四、教学内容
(一)国际市场营销导论
目标:能找到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真正动因。
要求:通过“红塔山”走向国际市场,了解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
动因。
(二)海外市场机会分析与开拓
目标:能对海外市场进行机会分析
要求:从分析中小企业捕捉海外市场的机会入手,能对海外市场进行机会分析。
(三)国际营销环境分析:经济、技术与物质
目标:能对国际营销环境中经济、技术与物质因素进行分析。
要求:案例分析讨论,对经济、技术与物质因素进行分析。
(四)国际营销环境分析:政治与法律
目标:能对国际营销环境中政治与法律因素进行分析。
要求:通过问题讨论,对政治与法律因素进行分析。
(五)国际营销环境分析:社会文化
目标:能对国际营销环境中社会文化因素进行分析。
要求: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录像观摩,对社会文化因素进行分析。
(六)国际营销环境分析:金融与财务
目标:能对国际营销环境中金融与财务因素进行分析。
要求:通过社会实践,对金融与财务因素进行实践。
(七)国际营销信息系统管理与市场调研
目标:能国际营销信息系统进行市场调研。
要求:通过社会实践,运用国际营销信息系统对市场进行调研。
(八)国际营销产品策略
目标:能制定国际营销产品策略
要求:掌握国际目标市场定位的方法,理解产品生命周期与产品组合策略的关系,制定国际营销产品策略。
(九)国际销售渠道策略
目标:能进行国际分销渠道的开发。
要求: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国际分销渠道开发的方法。
(十)国际营销的定价策略
目标:能对出口产品进行估价。
要求:通过不断实践、观摩能对出口产品进行定价。
(十一)国际市场促销策略
目标:能灵活运用各种国际市场促销策略。
要求:通过案例分析,能灵活运用各种国际市场促销策略。
(十二)国际市场营销的组织,计划与控制
目标:能灵活进行国际市场营销的组织,计划与控制。
要求:通过案例分析,能灵活进行国际市场营销的组织,计划与控制。
五、教学方法
1、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在班内进行交流。
2、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现状,并写实践报告。
3、观看录像,引进讲座,多方参与讨论。
六、学时分配:32学时
| 章 节 | 内 容 | 学时 |
| 第一章 | 国际市场营销导论 | 2 |
| 第二章 | 海外市场机会分析与开拓 | 2 |
| 第三章 | 国际营销环境分析:经济、技术与物质 | 4 |
| 第四章 | 国际营销环境分析:政治与法律 | 2 |
| 第五章 | 国际营销环境分析:社会文化 | 2 |
| 第六章 | 国际营销环境分析:金融与财务 | 4 |
| 第七章 | 国际营销信息系统管理与市场调研 | 2 |
| 第八章 | 国际营销产品策略 | 4 |
| 第九章 | 国际销售渠道策略 | 4 |
| 第十章 | 国际营销的定价策略 | 2 |
| 第十一章 | 国际市场促销策略 | 2 |
| 第十二章 | 国际市场营销的组织,计划与控制 | 2 |
| 合 计 | 32 | |
每次实践课后,要求学生写一篇实践报告,占总成绩的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