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6:31:19
文档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一、填空1、一般情况下,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2、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 )三种矿物组成的。3、岩石在自然界当中,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击、风吹日晒等因素,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叫做风化。4、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叫( 沙质土);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壤土)。5、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6、平面镜能使(光的传播路线
推荐度:
导读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一、填空1、一般情况下,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2、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 )三种矿物组成的。3、岩石在自然界当中,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击、风吹日晒等因素,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叫做风化。4、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叫( 沙质土);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壤土)。5、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6、平面镜能使(光的传播路线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

1、一般情况下,物体具有( 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

2、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 ) 三种矿物组成的。

3、岩石在自然界当中,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击、风吹日晒等因素,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叫做风化。

4、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叫( 沙质土);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壤土)。

5、发光的物体叫( 光源)。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6、平面镜能使(光的传播路线)发生改变。

7、 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参照周围其他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8、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人们把地球分为(五)带。地球上的五带是(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9、 由于(光的折射),所以会发生筷子“折”了、鱼变大了和海市蜃楼等现象。

10、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如(夜晚照明)等;光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污染,如(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等。

11、(由于地球的吸引)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12、水在(4℃)时体积最小,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

13、(岩石)是地壳的基本物质。常见的岩石有(花岗岩)、(砂岩)、(石灰岩)、(页岩)、(大理岩)等。其中红褐色或灰色、薄层状结构的(页岩)硬度较小。

14、(土壤)中水是陆生植物生命活动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

15、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占有量较低,仅为0.001平方千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16、表面是平的镜子叫做(平面镜)。平面镜能(反光)。平面镜中的像和镜外物体(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平面镜能使光的(传播路线)发生改变。

17、光从一中透明的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折射)。

18、三棱镜能把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被分解的光又可以合成(白光)。

19、地球是一个(球体),半径为(00千米)。根据地面接受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人们把地球分为五带,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在地球仪上连接两极的线叫(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与经线相交的线叫(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中间最大的纬线圈是(赤道)。

20、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测力计分平板测力计和圆筒测力计。

21、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仪器叫(放大镜)。

22、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是由(土壤)供给的。

二、判断题

1、  岩石经过不断的风化最终将变成沙子。   (对 )

2、相同情况下,固体受热膨胀体积最多,液体较多,气体较少。  ( 错) 提示:正好相反

3、使用放大镜时,距离物体越近,观察的就越清晰。                    (对)

4、 手指甲刻画后留有痕迹的岩石较软。 ( 对)

5、黏土含沙量大,摸起来比较粗糙。     (错) 提示:含沙量大,摸起来比较粗糙的是砂质土

6、红色、黄色、蓝色是色光的三原色。        (错) 提示: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7、不同的土壤中植物的生长情况不一样。    (对)

8、宇航员在太空飞行时会出现失重现象。    对)

9、同一物体在两个平面镜前,夹角越大,成的像越多。    (错) 提示:夹角越小,成的像越多

10、电焊光,月光、云母光都是光源。 (错) 提示:月亮自己不会发光,是反射了太阳光,月亮不是光源。

11、神舟五号能在天空遨游,因为它克服了地球巨大的引力。(对)

12、每个测力计都有它的最大量程,不能超量使用。(对)

13、任何物体的位置,只能通过这个物体周围的其他物体做参照来描述确定。(对)

14、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海,说明了大地是一个巨大的圆球体。(对)

15、变质岩是岩石在受到高温、高压等作用的情况下形成的。(对)

16、物体一般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对)

17、水往低处流,植物的根向地下生长,都是地球吸引力的结果。(对)

18、地球仪的经线把地球分成了南北两半球。(错)    提示:赤道把地球分成了南北两半球。

19、光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必须有一定角度才会产生折射现象。(对)

三、选择题

1、我们做的“小喷泉”主要是利用(A )热胀冷缩现象。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2、下列自然土壤中最肥沃的是(C ),它有深厚的腐殖质层。

A  红壤     B红壤     C黑土

3、渗水快,保水性能差的是(A )。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4、彩虹的形成原因是(B)。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5、关于土壤对植物的作用,下列说法最全面的是(C )。

A土壤能使植物得以固定。

B土壤能给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C 土壤既能使植物的以固定,  又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水分和空气。

6、我们在小孔成像实验中看到的像是(B)

A正立的           B倒立的

7、彩虹一般不会在空中出现很长时间,过一段时间就逐渐消失了。这是因为(A )

A空中的小水滴受热逐渐蒸发了    

 B自动消失         C小水滴太小

8、彩虹的光环最内侧的颜色是(B)。

A红色    B紫色      C 蓝色

9、下列岩石遇盐酸不冒泡的是(A )

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岩

10、不能成像的镜子有(C)。

A平面镜     B凹面镜       C三棱镜

11、夏天电线杆上的电线与冬天相比(B )。

A紧了      B松了       C没有变化

12、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植物在(C )里长得茂盛。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13、(C)镜中的像是倒立的。

A平面镜     B凸面镜       C凹面镜

 14、(A)青灰色或褐色,颗粒很细,硬度大,遇盐酸冒泡。

A石灰岩     B花岗岩        C大理岩

15、山东省频临(D)。

   A 大西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16、彩虹是(C)形成的。

A白天雨中 B白天雨前  C白天雨后

17、量物体重力应用的仪器是(B)。

A弹簧秤        B测力计   C天平

18、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B)。

    A陆地      B海洋

19、“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在地球轨道和月球轨道上受到的重力(A)

A、在地球轨道上大 、在月球轨道上大 、一样大

五、实验技能。

1、研究土壤的成分:

(1)在研究土壤成分时,我们可以借助的工具有(烧杯)、(酒精灯)、(玻璃棒)、(浅铁盒)、(铁架)等。

(2)在用加热的方法检验土壤成分时,开始加热冒出的“白烟”是 (水蒸气) 。这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继续加热看到冒出的“白烟”应是(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腐殖质)燃烧,同时还会闻到(烧糊)气味。

通过我们的实验研究,土壤中含有(砂)、(黏土)、(水)、(空气)、(腐殖质)等物质。

2、采集岩石标本要多做一些标签,标签上注明(岩石名称)、(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等。

3、植树的一般过程为:(挖坑施肥)、(取苗)、(修苗)、(入坑)、(填土)、(浇水)。

四、知识应用题

1、商场超市的瓶装饮料为什么都不装满?

答: 为了防止温度高时饮料体积膨胀把饮料瓶鼓破。

2、为什么农民伯伯经常要给农田翻土、施肥,特别是随着土地的污染加剧,都多增加有机肥,提倡绿色农业?

答:翻土是为了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疏松性,有利于作物根系的呼吸和生长。施肥是为了给作物提供养分。有机肥能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提高土壤肥力。

    3、为什么铁路上的钢轨在接头的地方都留有一定的空隙?

答: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修建铁路时在钢轨接头的地方留有空隙可以避免因热胀冷缩而导致钢轨损坏。

    4、水泥路面每隔一段距离都留有一定的缝隙,这是为什么?

答: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水泥路面每隔一段距离都留有一定的缝隙修可以避免因热胀冷缩而导致水泥路面损坏。

    5、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地球上重力的存在?

答:(1)树叶落到地上。(2)水往低处流。(3)人跳起落地。(4)空中的物体总要落到地面上。

    6、同一种颜色的衣服在不同颜色的光的照射下,色彩是否有变化?

答:色彩有变化,这是因为两种以上的色彩混合会产生一种新的色彩。

    7、在道路的转弯处视野窄,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利用所学知识想个办法解决吧。(也可辅助作图)

答:在转弯处放一面凸面镜,因为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范围。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8、寒冷的冬天,经常会遇到自来水管冻裂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你有哪些办法呢?

答:水管里的水在0℃以下会结冰,而在4℃以下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在结冰时体积增大,所以严重时可以将水管撑破。可以用保温材料、草、棉絮等对水管进行包裹。

    9、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镜子?分别利用了镜子的什么作用?列举5个实例。

答:(1)弯道反光镜、汽车后视镜利用了凸面镜可以扩大观察范围的作用。(2)医生用的额镜是凹面镜,利用了凹面镜可以把灯光聚集到一起的作用。 (3)室内装饰镜利用了平面镜可以成像、可以扩大室内空间的视觉效果的作用。(4)太阳灶是利用镜子反射的光会聚到一点,产生高温。(5)平面镜具有可成像的作用。

    10、夏天把自行车停在阳光下,车胎为什么容易爆裂?

答:因为车胎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充气多了就容易把车胎胀破。

    11、刚栽上不久的小树死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树苗根很少;

土踩得不够结实,容易跑水;

水浇的太少了。

文档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一、填空1、一般情况下,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2、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 )三种矿物组成的。3、岩石在自然界当中,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击、风吹日晒等因素,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叫做风化。4、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叫( 沙质土);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壤土)。5、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6、平面镜能使(光的传播路线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