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全班的同学思想上进,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有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故在新学期里,我们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四化建设的新型人才而奋斗。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板快:(一)、数与运算。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二)、空间与图形。1.第一单元“圆”。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三)、统计与概率。第五单元“统计”。(四)综合应用: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五)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4.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6.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四、教学措施:
1.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鼓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进度
| 周次 | 日期 | 教学内容 | 备注 |
| 1 | 9.1—9.3 | 始业教育 | |
| 2 | 9.4—9.10 | 一.圆的认识(一) 圆的认识(二) | |
| 3 | 9.11—9.17 | 欣赏与设计 圆的周长 | |
| 4 | 9.18—9.24 | 数学阅读:圆周率的历史 圆的面积 | |
| 5 | 9.25—10.1 | 二.分数混合运算 | |
| 6 | 10.2—10.8 | 分数混合运算 | 国庆 |
| 7 | 10.9—10.15 | 三.观察物体 | |
| 8 | 10.16—10.22 | 四 百分数应用(一.二.三) | |
| 9 | 10.23—10.29 | 四、百分数应用(四)---整理复习 | |
| 10 | 10.30—11.5 | 复习 | |
| 11 | 11.6—11.12 | 期中考试 | |
| 12 | 11.13—11.19 | 五、数据处理 | |
| 13 | 11.20—11.26 | 六、比的认识 | |
| 14 | 11.27—12.3 | 数学好玩 | |
| 15 | 12.4—12.10 | 七、百分数的应用(一.二) | |
| 16 | 12.11—12.17 | 百分数的应用(三.四) | |
| 17 | 12.18—12.24 | 单元练习 | |
| 18 | 12.25—12.31 | 复习 | |
| 19 | 1.1—1.7 | 复习 |
| 20 | 1.8—1.14 | 总复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