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统计学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整理与展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6:35:01
文档

统计学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整理与展示)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一、单项选择题:1.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进行分组后,其结果是()。A.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2.在组距数列中,当全距确定时,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A.组距越大,组数越小B.组距越大,组数越大C.组距越小,组数越小D.组距与组数的关系不确定3.连续型量在确定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A.间断B.重叠C.相等D.不等4.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合计数应该为()。A.大于1B.等于1C.小于1
推荐度:
导读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一、单项选择题:1.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进行分组后,其结果是()。A.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2.在组距数列中,当全距确定时,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A.组距越大,组数越小B.组距越大,组数越大C.组距越小,组数越小D.组距与组数的关系不确定3.连续型量在确定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A.间断B.重叠C.相等D.不等4.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合计数应该为()。A.大于1B.等于1C.小于1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一、单项选择题:

1.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进行分组后,其结果是(  )。

    A.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2.在组距数列中,当全距确定时,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

    A.组距越大,组数越小                B.组距越大,组数越大

    C.组距越小,组数越小                D.组距与组数的关系不确定

3.连续型量在确定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  )。

    A.间断        B.重叠        C.相等        D.不等

4.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合计数应该为(  )。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不等于1

5.在异距数列中,要准确反映其分布状况,必须采用(  )。

    A.向上累计        B.向下累计        C.频数        D.频率密度

6.计算向上累计次数或频数时,其计数表达的意义是(  )。

    A.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或频数        B.上限以上的累计次数或频数

    C.下限以下的累计次数或频数        D.上限以上的累计次数或频数

7.在统计表中,说明统计表名称的词语是(  )。

    A.主词        B.宾词        C.总标题        D.横行标题

8.次数分布的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即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靠近两边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这种次数分布是(  )。

    A.正态分布        B.U形分布        C.正J形分布        D.反J形分布

9.类似于直方图,与直方图比较,其构造更容易,且能显示变量的实际值,从而不会因数据分组将具体的数值信息丢失,这种图是(  )。

    A.折线图        B.曲线图        C.茎叶图            D.帕拉图

10.填写统计表时,当某一位置不应该有数字,应用的符号是(  )。

    A.0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

1.在统计数据整理之前,要对统计数据进行审核。审核的主要内容是(    )。

    A.数据的准确性        B.数据的及时性        C.数据的系统性

    D.数据的完整性        E.数据的客观性

2.统计分组的作用是(    )。

    A.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B.刻画总体具有的特征

    C.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构成            D.反映总体单位的分布情况

    E.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3.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    )。

    A.假定值,即假定该组的标志值是均匀分布

    B.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间数值

    C.可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D.在开口组中,无法确定组中值

    E.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数

4.某地区的工厂按经济类型进行分组,分组标志的名称应写在统计表的( )。

    A.总标题栏        B.纵列标题栏    C.横行标题栏    D.主词栏    E.宾词栏

5.根据次数分布的特征,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有(    )。

    A.正态分布       B.U形分布     C.正J形分布    D.反J形分布    E.S形分布

三、判断题:

1.分组时要适量选择分组标志的个数,只有在总体单位数比较多的情况下,才适宜采用复合分组。                                                    (  )

2.单项式分组一般适用于离散变量。                                (  )

3.组距式分组是用变量值的一段距离代表一组,对现象总体所进行的分组,一般适用于连续变量或变异范围较大的离散变量。                        (  )

4.一般原则是把到达上限值的单位数计入下一组内,即称为“上限不在内”原则。                                                                    (  )

5.向上累计是将各组次数和频数,由标志值小的方向向标志值大的方向逐组累计。各组的累计次数表示的意义是:该组下限以上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是多少。                                                                        (  )

6.正态分布亦称钟形分布,其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即靠近中间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靠近两边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                        (  )

7.一部分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它可以是各个总体单位的名称、总体的各个组,这个部分的内容称为宾词;另一部分则是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也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这部分称为主词。                                (  )

8.分组表是指仅按总体单位的名称或时间顺序排列的统计表。        (  )

9.填写统计表时,无数据的空格用“…”表示。                    (  )

10.曲线图是在折线图的基础上,当变量数列的组数无限增多时,折线便近似地表现为一条平滑的曲线。这是一种理论曲线,用来描述各种统计量和分布规律。                                                                    (  )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数据整理?简述统计数据整理的基本步骤。

2.什么是统计分组?简述统计分组的原则和作用。

3.如何选择统计分组的标志?

4.什么是分配数列?简述编制分配数列的步骤。

5.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有哪些?简述其不同的特征。

6.什么是统计表?简述编制统计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7.什么是统计图?简述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茎叶图、帕拉图、饼图和散点图的特点。

五、综合题:

1.已知40份用于购买汽车的个人贷款数据:

9305144561903124012802550585101217
2235957211144578387263830053461590
110055497466072013778613281423747
35611903401620152512001780935592655
要求:

    (1)利用Excel的FREQUENCY函数进行统计分组整理,编制分配数列,计算各组次数和频率,以及累计次数和频率。

    (2)利用Excel绘制直方图、折线图和曲线图。

    (3)从斜偏程度描述次数曲线的程度。

    (4)利用Excel绘制次数分布的累积次数或频率分布。

2.测的40个城市某天最低气温温度(华氏)的数据,做出最低温度数据的茎叶图。

38464567425443504540
48416743383965685059
615267475063764553
464257685650435953
3.已知数据如下表:

年份1980198519901995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城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元)

477.6739.11510.24283.06280.06859.67702.88472.29421.610493.0
农村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元) 

 

191.3 

 

397.6686.31577.72253.42366.42475.62622.22936.43254.9
    要求:利用Excel画出复式折线图,并比较城乡家庭人均收入差距的变化情况。

文档

统计学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整理与展示)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一、单项选择题:1.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进行分组后,其结果是()。A.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2.在组距数列中,当全距确定时,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A.组距越大,组数越小B.组距越大,组数越大C.组距越小,组数越小D.组距与组数的关系不确定3.连续型量在确定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A.间断B.重叠C.相等D.不等4.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合计数应该为()。A.大于1B.等于1C.小于1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