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 ||||||
| 课程名称:《歌唱祖国》 | ||||||
| 姓名 | 教师姓名 | 任教学科 | 音乐 | |||
| 学校 | 学校名称 | 教龄 | 11年 | |||
| 教学内容分析 | ||||||
| 教学内容 | 学唱歌曲《歌唱祖国》 | |||||
| 教学目标 | 通过欣赏《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并能运用雄浑有力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 |||||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难点:对歌曲情绪的处理2、个别节奏的掌握 | |||||
|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 通过演唱此曲,激发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 |||||
| 学生学情分析 | ||||||
| 整首歌曲对于本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太难演唱的,但由于歌曲中旋律的变化都是细微变化,对于稍粗心的学生来讲,就很容易混淆,不宜唱准确,所以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分析乐谱。 | ||||||
| 教学过程设计 | ||||||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要求学生在气息控制下快速有弹性的演唱。同学们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然后说说感受。 师:国歌是我们人人必唱的歌曲,今天再来学习一首爱国歌曲《歌唱祖国》。我们先来听一听感受一下。播放《歌唱祖国》音乐。设问: 1、你听过这首歌吗?什么时间听到的?2、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 3、师:同学们想知道哪些问题呢? 生:1、歌曲分几部分?每个部分讲述什么内容?2、旋律中那些乐理符号是什么?3、这首歌曲的主要节奏型有哪些?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次聆听歌曲。播放《歌唱祖国》音乐。 二、解疑合探 师: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谁可以回答? 生:歌曲出现反复记号。 生:歌曲用了大量弱起小节和附点音符。 师那么歌曲的主要节奏是什么?分小组讨论一下。师:同学们,这两位同学写的全面吗?。师:这首歌曲分几部分?每一部分讲述什么内容?(分小组讨论两分钟)。 生:歌曲有四段,每段分两部分。 师总结:歌曲有主歌和副歌组成,在号角式的引子之后,副歌从弱拍开始,有分解的主和弦音构成的上行音调和铿锵有力的节奏,给人以豪迈雄壮的感觉。主歌包含三段歌词,在雄壮有力的音调中,柔合了真挚深切的赞美之情。主歌与副歌在节奏、音调、结构方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歌曲在主歌副歌交替后,以副歌结束全曲,构成了带再现的三段体曲式。 三、拓展延伸 (1)跟琴轻轻地把歌词填入。 (2)分成三组或四组讨论歌曲的情感处理。 (三组分为每组一段歌词;四组分为另一组讨论第二乐段的处理。)(3)各组简单汇报一下对各段歌词的处理设想。(速度、各乐句的力度、特殊词句的处理等),并进行试唱,大家集体帮助处理完善。(4)选出领唱的同学,按教材上的要求试唱。请四、五位同学用打击乐伴奏。 (5)让学生讨论自己喜欢的演唱形式,按他们设计的形式歌唱表演。(6)、小结 通过对《歌唱祖国》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新中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捍卫她,现在我们要发奋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繁荣、更昌盛、更富强。 | 1、找几位同学分别演唱 2、完整欣赏歌曲,找出几位同学所存在的问题。 3、学习歌曲A:师示范演唱歌曲B:生跟琴视唱歌曲C:完整演唱歌曲D:及时纠正(1)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靠拢是很必要的。(2)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如:“祖国”“家乡”“人民”(3)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如:“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三段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休止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4)要正确掌握歌曲的速度(复习演唱,并练习歌曲中存在的容易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为学习歌曲做铺垫。进入情境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但同学们根据原来的欣赏自己学习后避免不了存在很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虚心欣赏跟随老师认真学习。认真纠正和练习容易唱错的地方附点节奏的掌握休止符节奏的掌握速度的掌握)(这是学生活动)E:听音乐完整练习演唱歌曲F:处理歌曲的感情第一乐段同时也是第三乐段:雄壮有力,而且平稳流畅,主题思想:歌唱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热情奔放、乐观自豪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五、巩固训练1、分组比赛,看那一组唱的既有感情又准确,看哪一组能较多地、正确的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2、给学生做合唱录音,找出缺点以后在练习过程中多注意。 |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热爱班级,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 ||||
| 板书设计 | ||||||
| 《歌唱祖国》 1、几部分?什么内容? 2、乐理符号? 3、主要节奏型? 4、音乐知识二段体A+B例:《游击军》、三段体A+B+A或A+B+C例:《歌唱祖国》。 | ||||||
| 教学反思 | ||||||
| 《歌唱祖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他们都有一定的印象,因此,学这首歌的困难相对少一些。也正因为他们有印象,也容易产生消极的倾向。如:觉得没什么可学的;或凭印象唱歌,难免唱错而不知错。加上先让为主的影响,改正起来不容易。所以,在课堂上我利用合唱录音、分组比赛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愉快的状态下克服那些消极因素,课堂完成教好,但“英雄的人民。”的节奏有的同学还是把握不准。须多加注意和练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