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如何出好一份合格的小学数学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6:21:09
文档

如何出好一份合格的小学数学试卷

如何出好一份合格的小学数学试卷考试作为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起到教学评价与教学导向作用。我们能够从学生的考试中获得相关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业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等很多相关信息,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实行命题研究,要做好试卷的命制与质量分析工作,学会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学会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一份好的试卷应该是:准确、适度、符合、和谐、简明。准确:试题不出差错,能准确把握每次考试的性质,考查内容、卷面分值安排合理恰当。适度: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素养,试题的设计具备典型性,试
推荐度:
导读如何出好一份合格的小学数学试卷考试作为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起到教学评价与教学导向作用。我们能够从学生的考试中获得相关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业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等很多相关信息,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实行命题研究,要做好试卷的命制与质量分析工作,学会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学会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一份好的试卷应该是:准确、适度、符合、和谐、简明。准确:试题不出差错,能准确把握每次考试的性质,考查内容、卷面分值安排合理恰当。适度: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素养,试题的设计具备典型性,试
如何出好一份合格的小学数学试卷

考试作为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起到教学评价与教学导向作用。我们能够从学生的考试中获得相关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业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等很多相关信息,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实行命题研究,要做好试卷的命制与质量分析工作,学会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学会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

一份好的试卷应该是:准确、适度、符合、和谐、简明。准确:试题不出差错,能准确把握每次考试的性质,考查内容、卷面分值安排合理恰当。适度: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素养,试题的设计具备典型性,试卷有信度和效度。符合:理念和实际相符,切合实际问题,表达学科性质,达到测试学科素养的目的并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体验。和谐:根据测试目标的内容合理选择试题类型,合理安排试卷结构。如:比例结构,整体安排完美一体。简明:主要是题目的表述简洁规范。

一、衡量试卷质量的指标

衡量试卷的优劣,通常我们用试卷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等指标来衡量数学试卷的质量。

1.信度

试卷的信度是表示试卷作为测试工具的可靠水准的指标。试卷的信度高说明考生分数不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考生分数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

影响试卷信度的因素有:

①试题的难度。过难或过易的试题都会降低试卷的信度。

②题目的数量。试卷题目数量越多,信度越高,因为题目数量增多,尤其是同质题目增多,在每道题目上的随机误差将会互相抵消。虽然测评受到内容和时间的,题目数量不能太多,但可尽量把大题化小,增加题目数量,以提升信度。

③题目用语的准确性。题目用语不标准、不准确也会降低试卷的信度。所以为提升试卷的信度,教师在命题时应尽量排除上述因素的干扰,使试卷的信度值尽可能高。

2.效度

试卷的效度是衡量考试结果与预定要达到的考试目标相符合的水准,效度反映了试卷的有效水准。假如测试的结果与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基本一致,这样的试卷有较高的效度,说明试卷内容恰恰是需要考查的内容;假如试卷的效度低,则说明所要考查的内容没有完全考查到。要注重试卷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反映的是试卷是否按《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各局部内容特别是教学重点内容得到合理的分配;结构效度反映的是试卷中的图文结构、题型结构和试卷的排版印刷质量是否合理等。

提升试卷的效度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考试的目标要明确,明确是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要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实行推理判断的水平,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二是试题的设计要有效地表达考试目标,填空题、选择题一般用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题则用来考查学生的数学使用水平。

三是试卷的要求与《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一致,试卷内容要涉及数学教科书中的重点局部,排除与考试无关的内容,试卷中不要出现偏题、怪题,试卷内容要兼顾知识与水平两个方面。

3.难度

难度是指试题或试卷的难易水准,是试题或试卷考查学生知识和水平水平适合水准的指标。

试卷难度应该根据考试的目的来选定,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检查性的考试,难度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0.8-0.9为宜;对于选拔性考试,全卷平均难度在0.6左右能够产生较好的选拔效果;而数学竞赛试卷,难度应控制在0.3-0.5为宜。所以,命题时必须对试卷做出比较准确的估计。一方面要钻研课程标准,精通教材;另一方面要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编制出难度适当的试卷。

4.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试题或试卷对学生实际水平的区分水准或鉴别水平。区分度是反映学生掌握知识水平差异水平的指标。区分度高的试卷能对不同知识水平和水平的学生加以区分,使水平强的学生得高分,水平弱的学生得低分。假如水平高和水平低的学生得分相差不大或没有规律可循,那么这样的试卷的区分度就低。

试卷的区分度和难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区分度的提升主要是通过控制试题难度来实现的。假如试题太难,优生和差生都答不出来,就没有区分度可言;假如试卷太容易,优生和差生都能答出来,同样没有区分度。只有适宜的难度才会有很好的区分度。实践证明,难度值为0.5的试题具有最好的区分度。但在实际编制试卷时,不可能要求所有题目的难度值均为0.5。一般说来,较难的试题对高水平的考生区分度高,较易的试题对低水平的考生区分度高,中等难度的试题对中等水平的考生区分度高。所以,当我们要求考生的成绩呈正态分布时,试题难与特别容易的试题较少,接近中等难度的试题较多,此时全卷难度接近0.5,这样的试卷才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二、命题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

考试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目的不同,试卷编制的结构和试题的难度就不同。前面提到,平常的检测主要是诊断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期中、期末考试则主要是考查考生的学习水平,数学竞赛是一种选拔性考试。目的各有侧重,命题就会不同。

2.科学性原则

编写的试题不但要求其本身没有科学性和知识性错误,而且试题表述要规范,尽可能采用数学术语。从新课程命题的发展趋势来看,应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按一定比例,设计一些能充分表达数学思想方法,动手操作实践等内容的试题。

3.简洁性原则

试题的语言表达要简洁、精练,每道试题应该清楚地提出一个或几个而明确的问题,学生读题后能够明确他们要解答的内容,不存有理解题意的障碍。

4.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就是根据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性、教材内容的难易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编制的试卷必须具有一定的梯度。一方面,试题本身要具有层次性,另一方面,整卷试题难度的分布要有层次性,通常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排列。

5.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主要表达在试题的新颖性上,而试题的新颖性则主要反映在取材的新颖性、创设情境的新颖性、设问的创新性以及考查角度的独到性等方面。严格来讲,在一份试卷中,至少应有20%-30%的试题是新命题才算较好地表达了创新性原则。假如一份试卷全部选用他人的现成试题,这样的试卷哪怕是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也会让人觉得有瑕疵。

三、试卷的编制程序

命题工作是一项周密而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命题过程必须要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这就需要命题工作按规范程序实行。明确命题的水准,掌握命题程序的各项要求,才能编制出一份符合考试要求、高质量的试卷。

试卷的编制程序主要分为:确定考试目标、制定命题细目表、编选试题、组配成卷、试卷难度预测、试答全部试题、制定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七个步骤。

1.确定考试目标

考试目标是试卷编制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导向和制约功能。它能够根据教学目标,结合不同的测试目的、内容范围、时间加以确定。

考试目标包括考试内容、考查目的和各种量化指标(例如,试卷难度系数、考试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等)。

2.制定双向细目表

在认真阅读《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试目的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出命题及制卷的具体计划。这个计划应包括测试内容(知识、水平)、题量、题型、时限、不同知识点所考查的学习水平以及所占的比例等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并用命题双向细目表的形式反映出来。

命题双向细目表要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考试内容、考试范围和教科书中涉及的各项知识所要求掌握的水准来确定试题的分布范围、难易水准、重点、难点,要全面反映考试内容,保证试卷对考试内容的覆盖率,对试题的数量以及难度比例的确定要适当,既要考虑大多数学生考试成绩达标,又要考虑不同水平学生的成绩能拉开距离。

双向细目表的价值:

1、确保试卷有较宽的覆盖面

2、确保试卷的质量,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双向细目表的设计步骤:

(1)确立知识要点

①列要点。先要认真分析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找出来。可将各单项的细小的知识点合并归类,组成大的知识块。通常把新授的、经过一定训练的内容,作为检测重点。

②定比例。即确定每一章要点应占的分数比例。

(2)确立水平水平层次

理解、理解、掌握、应用、综合应用

(3)排列各局部所占比例 

排出分值、题型、难易度

(4)汇总与调整

依据汇总情况,分析整个测试在水平水平方面的要求,是否符合测试目的、纲要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3.编选试题

编选试题要依据命题原则,紧扣命题内容,围绕命题双向细目表,严格选择材料,实行编选试题。同时要在编制试题过程中同步写出每一道试题的答案,以便发现问题并即时纠正。

试题初步确定后,应做进一步的筛选和修订。首先对照细目表,审查所编试题是否与各知识点及其学习水平的设计相符,并根据具体情况实行增补或删减;其次,依据测验的时间要求,确定题量,并对试题做进一步的调整。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对已确定下来的题目,从科学性、逻辑性、性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做最后的审定和修改。

教师在教学时,要把教材中重要的地方作上记号,在批改作业、试卷时,记下学生常犯的错误;要经常搜集各种书刊及其他现成的试题;随时把搜集到的或自编的试题存入电脑,并实行必要的分类,组成自己的试题库,便于以后命题时使用。

编选试题还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题目内容、考试水平、试题难度应符合细目表;

(2)题目表达简练、清楚、内容准确无误,符合科学性;

(3)编选试题的数量要比最后确定的试题数量多一些,以备筛选。

4.组配试卷

如何出好一张试卷呢?首先应该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科学性、明确性、全面性、整体性、创新性原则实行命题,认真研制试卷,从而达到对学生实行阶段性评估,有效地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试题拟好或选择好后要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顺序排列,每大题又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编排,形成梯度,组配成卷,并编拟好指导语。

5.预测难度

组卷完成后,根据前面预测的试题的难度,估算学生各题的得分,从而估得全卷得分,由此估算全卷难度。再结合考试目的,适当调整若干试题的难度、试题类型、试卷结构,使全卷试题的难度系数达到与考试目的的难度系数相符。

6.试答试题

命题结束后,命题教师必须对试题实行试答,并记录答题时间。一般情况下,用于实际考试的时间,为命题教师试答时间的三倍。根据试答试题的情况和答题的实际时间,对试题内容做最后一次调整。

7.制定评分标准

参应具体明确,准确无误,各层次的分值要标明。试题赋分根据试题难度和答题时间实行分配,试题难度较大,需花较长时间解答的,分值应大些。

四、编制试题的常用技巧

教师命题时的试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采用教科书或教学参考资料上现成试题;二是自己编写的新试题。自己编写新试题通常有改编试题和新编试题两种方式

1.改编试题

改编试题是对原有试题实行改造,使之从形式上、考查功能上发生改变而成为新题。出题也能够在旧题上改编,通常情况下,改编的试题往往难度会相对应提升。因为是对现有材料的深挖掘,所以改编所得的新题一般带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改编试题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改变设问角度、改变已知条件、改变考查目标、转换题型、题目重组等。

2.新编试题

新编试题重点表达一个“新”字,即创设新情境,提供新材料。试题设问要新颖,思维性要强。试题最好是原创,含至少一种数学方法。

对教师来说,数学教材也是获取命题材料的非常好的渠道,教材中的很多例题、习题的背景都非常新颖、非常贴近现实生活,是很好的命题素材。

有了好的材料,如何选择利用而改编度试题,难度还很大。一方面要求命题者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对数学教材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命题者还要有熟练的命题技巧。所以,以新材料展开命题,往往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偶尔获得一个好的材料,灵感突现,说不定就能命制出一道好的试题。

文档

如何出好一份合格的小学数学试卷

如何出好一份合格的小学数学试卷考试作为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起到教学评价与教学导向作用。我们能够从学生的考试中获得相关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业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等很多相关信息,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实行命题研究,要做好试卷的命制与质量分析工作,学会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学会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一份好的试卷应该是:准确、适度、符合、和谐、简明。准确:试题不出差错,能准确把握每次考试的性质,考查内容、卷面分值安排合理恰当。适度: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素养,试题的设计具备典型性,试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