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汇编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6:22:43
文档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汇编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汇编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选自《新闻作品集》。作者,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思想。被人们尊称为“毛”。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
推荐度:
导读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汇编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选自《新闻作品集》。作者,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思想。被人们尊称为“毛”。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汇编

第一单元

1、《消息二则》选自《新闻作品集》。作者,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思想。被人们尊称为“毛”。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第二单元 

1《藤野先生》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家。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专集。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2《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朱德,字玉玠,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3《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奥地利作家,评论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作品有小说《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传记《三作家》《罗曼·罗兰》等。 

4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第三单元 

1《三峡》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撰写《水经注》四十卷。《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有《陶隐居集》。 

3《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文、书、画俱佳,“唐宋家”之一。他与文学成就也很高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被称为“三苏”。 

4《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选自《吴均集校注》。

5《野望》作者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唐代诗人。

6《黄鹤楼》作者王维,字摩洁,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7《渡荆门送别》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诗人。

8《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太原人,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第四单元 

1《背影》,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 

2《白杨礼赞》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 

3严文井,现代作家,儿童文学家。 

4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 

5《昆明的雨》作者汪曾祺,现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纪事》等。 

第五单元 

1《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我国桥梁专家。 

2《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作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3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作家,代表作《昆虫记》。 

第六单元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与其弟子共同编著《孟子》一书,记录孟子的言行。 

2《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文学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作品《列子》,是道家重要典籍。 

3《周亚夫军细柳》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多年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饮酒》作者陶渊明,晋代著名田园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世称“靖节先生”。又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代表作有《桃花诗并序》《归去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5《春望》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春望》《三吏》《三别》等。 

6《雁门太守行》作者李贺,唐代诗人。 

7《赤壁》作者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8《渔家傲》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唐宋家”指柳宗元、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

新闻知识点:

新闻要素

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结构

一篇完整的消息有五部分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以凝炼的语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是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提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消息的主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阐述和扩展。背景往往是说明事件发生的原因、条件或环境的材料,有时是注释性的材料。新闻背景从内容分为人物、历史、地理、事件背景等四种,从作用分为对比性、说明性、注释性等三种。结语则或是对消息内容作一小结,或是指出所报道事件的发展方向。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一则新闻,往往由这三部分构成。

新闻导语

新闻写作学特有的一个概念,是消息这种新闻体裁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导语在一则消息中,主要承担两项任务:一是以最简炼的文字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或思想;二是启发、吸引读者情不自禁地阅读全篇新闻。采用这种方法写新闻的开头,通称为新闻导语。

新闻正文

新闻正文是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正文的任务,主要是运用具体的事实有层次地回答、说明、解释或补充导语中提到的问题或事件。消息的正文,是具体展示新闻内容,充分而有力地体现新闻主题的核心部分。因此,环绕新闻主题,选取典型的材料,并加以巧妙的运用、布局和安排,注意表达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做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这是正文写作中必须做好的工作。

新闻背景

是指新闻中与主体新闻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条件以及新闻产生原因和注释性方面的材料。一条新闻,可以只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溃退(kuì)      悄然(qiāo)    琐屑(xiè)      摩肩接踵(zhònɡ)

B.纤维(xiān)     炽热(chì)     绯红(fēi)    殚精竭虑(dān)

C.题跋(bá)       翘首(qiào)      挟裹(xié)    惟妙惟肖(xiāo)

D.镌刻(jùn)      罅隙(xià)       遏制(yè)        屏息敛声(bǐnɡ)

2.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3分)

A.喝采      正襟危坐        杳无音讯        油光可见        

B.泻气      别出新裁        笔耕不辍        锐不可当   

C.云霄      眼花瞭乱        坦荡如砥        旁溢斜出   

D.蔓延      因地制宜        摧枯拉朽        沧海桑田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短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越发奢侈。久远年代的诗词里,“海鸥无事,闲飞闲宿”,是何等______;“有约不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何等______;“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是何等______。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怎能不怀想“闲”的飘逸。

①馨香又空灵的意境        ②悠远又自在的心绪        ③寂寞又淡然的雅趣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各地应该重视人才,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人才迸发出创新的活力,

让他们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B.一年一度的龙舟赛在郧阳区拉开了战幕,看那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汉江

的江面上劈波斩浪,络绎不绝。

C.开学典礼上,校长那抑扬顿挫、慷慨激昂的演讲让老师和同学们对新学年的生活充

满了期待。

D.改革开放40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一路走,砥砺奋进,离不开精益求

精的工匠精神。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

B.西武高铁开进十堰,武当山机场四通八达,十堰作为中部地区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

日益增加。

C.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D.通过对商品、场景、消费者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实体店中

应用。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家中藏有几卷旧书,简朴的线装本,灰黄的书皮,一列黑字在白条衬托下赫然醒目——《十八家诗钞》。

②潮起潮落,雁雁往,无论时光怎样流转,怀旧都不失为一种享受。

③阳光温柔地流淌于这一方天地,东坡的怀古忧今,人生感叹,均随他的豪放在阳光中纷纷扬扬……

④它让我们懂得生命的真谛,懂得生活的美好。

⑤最爱趁着午后好时光,搬把藤椅,泡杯香茗,取卷苏轼的词,啜一口茶,读着“浮名浮利,虚苦劳神”的从容超然,读着“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万丈豪情,读着“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郁愤感慨……

A.①③⑤④②     B.③⑤①④②     C.①⑤③②④     D.③①⑤②④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称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为阴,山的南面

和江河的北面为阳。

B.《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

悟融为一体,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苏

轼、苏洵、苏辙、王安石、范仲淹被世人称“唐宋家”。

D.《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

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古诗词默写填空。(7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草尽兔狐愁。(包拯《书端州郡斋壁》)

⑵郡邑浮前浦,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汉江临泛》)

⑶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⑷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⑸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⑹杜甫《春望》中表现战乱持续时间之长,渴盼得到亲人消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陶渊明《饮酒》中,作者用诗意的笔法描绘田园生活,体现出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老圣人》一文,完成9—13题。(14分)

老圣人赵长春

    ⑴袁店河有个说法:人读书多了,读得出不了,就叫“圣人”。这个说法有点讽刺和嘲弄。

⑵老圣人也被称作“圣人”,当年,他被唤作“圣人”,原因不得而知。现在老了就加了个定语,“老圣人”。

⑶老圣人做的事情有些不同于他人。就拿春分这一天说,他要把村里的小孩子们召集起,在村中老槐树下的大碾盘上,立蛋。

⑷立蛋,就是春分这一天,将鸡蛋立起。老圣人先示范,轻手撮一鸡蛋,竖在平展的碾盘上,屏息,慢慢松开,鸡蛋就立起了!然后,他给孩子们分鸡蛋,一人两枚,围绕碾盘,看谁先立起,发奖。

⑸这个时候,是村子里春节过后的又一次小热闹。不过,大人们不多,年轻人更少,这时候,老圣人看着孩子们,一脸的笑。

⑹人们说:“这有啥意思?自己掏钱买鸡蛋,再买些铅笔、写字本文具盒……”老圣人

说:“这很有意思。就拿春分立蛋说,是老祖宗们四千多年前就玩的游戏,一辈辈、一代代,传到现在了,会玩的人少了……”老圣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让孩子们立鸡蛋,心静一下,比玩游戏好。”

⑺说话间,已经有好几个孩子将鸡蛋立起了。孩子们很开心地围拢着老圣人,听他讲春分,讲节气,讲碾盘的故事。

⑻碾盘也有故事,碾盘很老了,村里人用了好多年,如同村口的老井。现在,条件好了,人们不用碾盘了,包括石磙,还有老井。老井早就被填埋了,一些石磨、石磙,还有马槽,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后,人们才知道,被人偷跑了,卖到城里了……老圣人就操心老槐树下的大碾盘。有个夜晚,老圣人突然喊了起,就在老槐树下。原,那些人又偷了!

⑼老圣人说,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村子都有历史,每一家都是传奇。这老碾盘,每家的祖辈都吃过它碾出的面、小米、苞谷……他说的故事,有个后上了大学的孩子写了出,写进了他的书里。老圣人保护老碾盘,差点儿拼了老命。

⑽春节,村上的人多了起,都从外面回过年,掂了年货去看老圣人。他说:“别看我,看看咱们的老槐树、老碾盘。”老槐树、老碾盘,就成了村子一景。

⑾还有,与别的村子相比,村上喝酒、的人少,打骂老人的事基本没有,这也与老圣人有关。他喜欢管闲事,不怕人家烦。他说:“不能光想着赚钱,还得讲老理,这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些老理,是几千年的好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脸面。”

⑿想一想,对,就是当年孔圣人周游列国时说的,提倡的。

⒀老圣人有一方墨,古墨,好多年了,油亮,沁香。他有个治疗小孩子感冒、头痛的验方,就是点燃油松枝,烘烤古墨,然后按摩孩子的额头。古墨微软,香香的透出凉意,有股幽幽的药味。几声喷嚏,打个冷战,小孩子就好了!他还治疗痄腮,研墨,毛笔蘸汁涂抹腮边,一圈一圈,如此两三天,就好了!

⒁老圣人说:“古人凭心,诚信为本。墨也讲究,内有冰片、麝香、牛黄等,为的是读书人安心、静心。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可惜,好多人做不到了。”

⒂老圣人九十多岁了,身体很好。他习惯饭前喝水,小半碗白开水。有记者采访,问这是不是他的长生之道。他说:“哪里呀,儿时家贫,每当吃饭,父母先让孩子们喝水,喝完检查,如果碗里能倒出水,就少给饭……”说着,老眼泛出泪花,又笑道:“现在多好,吃啥喝啥,都有!”

⒃老圣名叫王恒骧,袁店河畔人。叫他“老圣人”,在袁店河的语境里,我觉得有些委屈了他。不过,“圣人”的真正意思是很有讲究的。在袁店河,也只有他能配上这个称呼。

⒄现在,读书的人少了,越越少,谁还能再被称为“圣人”呢?

——摘自《百花园》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圣人”做了哪些“不同于他人”的事。(3分)

10.品味第⑸段画线句,展开合理想象,将“老圣人”此刻的心理描写出。(2分)

11.说说第⒀段两处加点的“就好了”有何表达效果。(3分)

12.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与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文章叙事条理清晰,刻画人物形象鲜明,语言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从“老圣人”的言行看,他不仅是袁店河的一位典范,也是整个中国的一位典范。

C.文中多处使用对比,如老圣人和其他人、大人和孩子、别的村和袁店河村,通过对

比凸显了文章中心。

D.日子虽然越过越富足,但是好的传统文化绝不能丢,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并尊重我

们的传统文化。 

13.联系全文回答,“我”为什么觉得“在袁店河的语境里,叫他‘老圣人’有些委屈了他” ?可又觉得“在袁店河,也只有他能配上这个称呼”?(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2分)

蝙蝠鼠中仙秦自民

⑴蝙蝠的样子有点像老鼠:尖嘴、细牙、小眼,还有一对能竖立的耳朵,而且也跟老鼠一样喜欢夜晚活动。也许是由于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喜老自嘲》中有“蝙蝠鼠中仙”这样的诗句,蝙蝠也被称为鼠仙。

⑵古今中外,人们对蝙蝠毁誉参半。唐代诗人孟浩然写道:“虫之属最可厌莫如蝙蝠,而今织绣、图画皆用之,以‘福’同音也。”可见,蝙蝠的“蝠”与幸福、福气的“福”同音,使得人们对蝙蝠青睐有加,建筑物、装饰品、家具、服装、瓷器、玉器、书画上经常有蝙蝠图案,尤以门窗上雕刻五只蝙蝠最为常见,寓意“五福临门”。

⑶不过,很多人不喜欢蝙蝠,可能是受到一些传说的影响。明朝学者冯梦龙在《笑府》中编了一个故事:凤凰寿,百鸟朝贺。唯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如此倨傲?”蝙蝠曰:“吾有足,属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蝙蝠亦不至。麒亦责之。蝙蝠曰:“吾有翼,能飞,属禽,何为贺欤?”继而,凤凰与麒麟相会,语及蝙蝠之事,相与慨叹曰:“今世风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实无奈他何!”这个故事嘲讽了那些卑鄙无耻、没有立场的人。

⑷在西方,蝙蝠是吸血鬼的化身,传说罪恶的灵魂能转世成吸血蝙蝠继续作恶。这些故事的流传给蝙蝠带了的坏名声。而事实上,蝙蝠家族中也确实有吸血蝙蝠存在,如分布在美洲热带地区的普通吸血蝠、白翼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

⑸人们把蝙蝠和吸血鬼联系起,可能与蝙蝠是夜行性动物有关。白居易在《洞中蝙蝠》中说蝙蝠“黑洞深藏避罗”。蝙蝠白天隐藏起,既有利于安全,也有利于安静地歇息、降低体温和代谢速度,这样既可以延年益寿,又可以养精蓄锐,到了夜晚可以精力充沛地外出觅食。

⑹南宋诗人范成大在《高楼曲》中有“岁暮天涯客,黄昏蝙蝠飞”的诗句。的确,蝙蝠很善于在漆黑的夜晚捕食蚊、蝇、飞蛾等昆虫。捕食昆虫既满足了蝙蝠的口腹之需,也帮了人类的忙,因为这些昆虫大多数是有害的。事实上,蝙蝠是世界上最好的害虫杀手之一。

⑺蝙蝠之所以对害虫有那么大的威力,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即使在漆黑的环境中它也能“看见”猎物。但是,蝙蝠的视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长处,他的看家本领是回声定位能力。

⑻如人眼能根据从物体反射回的光波分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一样,蝙蝠的耳朵能根据从物体反射回的超声波分辨物体的方位、距离、大小和性质。这种通过对回声的频率强弱以及发出与收到回声的时间间隔等进行分析探测目标的方式就是回声定位。蝙蝠喉部通过声带震动而定向发射超声波,这种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到的,但对蝙蝠很重要。如果被堵塞耳朵,即使在明亮的环境中,蝙蝠也会像醉汉一样乱撞;如果只蒙住双眼,蝙蝠的行动却不“盲目”,依靠回声定位蝙蝠能准确地发现目标、确定飞行方向,甚至1分钟内可连续捕捉到10余只飞行中的昆虫。

⑼鉴于蝙蝠的出色表现和非凡本领,荷兰动物行为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廷伯根认为:“不论以何种标准而言,听觉冠军都该属于蝙蝠。”正因为如此,蝙蝠也成了仿生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蝙蝠虽没有真正的翅膀,却有功能绝不亚于翅膀的翼手,蝙蝠家族因此得名“翼手目”。蝙蝠有一系列适应于飞行生活的结构特点。前肢为构造极其轻巧的翼手,这种翼手宽大灵活,操控性极佳,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换形状产生升力,因此,蝙蝠在空中急转弯的本领远胜于鸟类。此外,蝙蝠胸、肩部的强大肌肉集中在躯干部,胸骨具有和鸟类一样的龙骨突起,锁骨也很发达。这样的构造使蝙蝠飞起更加灵巧自如。

⑾独特的飞行能力和回声定位本领,使蝙蝠具有高超的捕食能力。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也有一些蝙蝠的喜好与众不同。

⑿世界上有一种蝙蝠具有罕见、奇特而又令人惊诧的饮食习惯,它们的猎食目标竟然是水中的鱼。兔唇蝠就是这样一位渔夫。它能利用超声波探测到猎物,强大的飞行能力能保证它轻盈地掠过水面,而修长的脚趾和锋利的爪子,使其能轻而易举地抓到浅水中浮游的光滑的小鱼。

⒀的确,蝙蝠不是老鼠,蝙蝠是像神仙一样飞行的哺乳动物,蝙蝠是鼠中仙。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4.简析选文第⑴⑵段引用诗文和传说有什么作用?(3分)

15.下列诗文对蝙蝠特点的描述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曹植《蝙蝠赋》:“行不由足,飞不假翼。……不容毛群,斥逐羽毛族。”

B.清人蒋世栓《费生天彭画<耄耋图>赠百泉》:“世人爱吉祥,画师工颂祷。谐声而

取譬,隐喻戛戛造。” 

C.葛洪《抱朴子》:“千岁蝙蝠,色如白雪,……此物得而阴干末服之,令人寿万岁。”

D.范成大《蝙蝠》:“伏翼昏飞急,营营定苦饥。聚蚊充口腹,生汝亦奚为!”

16.选文第⑿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行文过程中,选文特别注重内容的衔接过渡,结构的严谨契合。请参考文中三处画线句子,在第⑽段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按要求完成18—21题。(12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实是欲界之仙都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月色入户                入则无法家拂士

C.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益其所不能

D.人恒过,然后能改        然后知生于忧患

19.翻译句子。(3分)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它与《大学》《诗经》《论语》

并称为“四书”。

B.文章开头用排比句列举了六位由卑微而显贵的历史人物的事例,为下文的论述奠定

了事实基础。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句在第一段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D.本文在论述人才的造就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21.“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句话成为很多名人发奋努力的座右铭。请你谈谈“苦难”对人的成长有什么帮助?(3分)

(二)阅读诗歌,按要求完成22—23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2 下列选项中,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首联从表达方式看,属于记叙,它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地。

B.颈联从动态的角度写月亮和云彩,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时的新鲜感受极

其真切地写了出。

C.尾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D.本诗与《峨眉山月歌》都以卓越的绘景取胜。

2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历被人们称道。请任选角度进行赏析。(2分)

四、作文(50分)

24.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⑴以“请允许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⑵风雨中,与好友携手并进的时刻,总让人难以忘怀;节日里,与亲人欢聚一堂的时光,总令人刻骨铭心;课堂上,与老师、同学碰撞出智慧火花的时候,总令人记忆犹新……生活中,那些充满温暖的章节,散落在记忆的深处,只要我们细心采撷,那些美好的日子就会连成一片,熠熠生辉……

请你以“一段温暖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题目⑴的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⑤文章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参及评分说明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B  2D  3A  4B  5D  6C  7C (每小题3分)

8.仓充鼠雀喜波澜动远空山山唯落晖日暮乡关何处是似曾相识燕归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每小题1分,错、漏一字扣05分)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

9.(1)春分立蛋(2)保护老碾盘(3)爱管闲事(4)古墨治病(写出三件事即可,一点1分)

10.【示例】只要孩子们从小了解节气,了解好的传统,我买鸡蛋、买奖品花再多的钱也值了!(第一人称;写出欣慰之情,期盼之情。2分)

11.两个“就好了”,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1分),赞美了“老圣人”治病的验方灵验,也是对“老圣人”“仁义”之心的赞美(2分)。

12.A(3分)

13.袁店河的语境里,“老圣人”带有讽刺和嘲弄的意味,讽刺别人书读多了,读迂了(1分);但文中描写的“老圣人”是一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老人,很有仁爱之心,这样的人不多了,所以只有他配得上这个称呼(2分)。

(二)    

14.1、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蝙蝠;3、增添文采。

(1点1分。3分)

15.C(3分)

16.举例子(1分),举兔唇蝠捕食小鱼的例子,具体详实地说明了(1分)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也有一些蝙蝠的喜好与众不同,进而说明蝙蝠高超的捕食能力(1分)。

17.蝙蝠不仅有强大的回声定位能力,而且飞翔的本领高强。(答案应为过渡句,关键词要有“回声定位能力”和“飞翔的本领”,意思对即可。3分。)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

18. D(3分)

19.内心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有所作为。(3分)

20. A(3分)

21.苦难有利于磨练我们的意志,使我们的内心强大起;苦难能使我们增长才干。成长中经历困难、挫折是有必要的,一个人唯有经历过磨难,对人生有了深刻的体验,灵魂才会变得丰富,而这正是幸福的最重要泉。(言之有理即可,3分)

(二)

22.B(2分)

23.【示例一】炼字:“随”“入”化静为动,写出了群山和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渡过荆门后所见的壮阔景象与博大气势。

【示例二】内容: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后一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

【示例三】情感:这两句是诗人行舟观景时的真实体验。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是作者开朗心境的展现,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自选角度,2分,意对即可)

四、作文(50分)

24.参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溃退(kuì)      悄然(qiāo)    琐屑(xiè)      摩肩接踵(zhònɡ)

B.纤维(xiān)     炽热(chì)     绯红(fēi)    殚精竭虑(dān)

C.题跋(bá)       翘首(qiào)      挟裹(xié)    惟妙惟肖(xiāo)

D.镌刻(jùn)      罅隙(xià)       遏制(yè)        屏息敛声(bǐnɡ)

2.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3分)

A.喝采      正襟危坐        杳无音讯        油光可见        

B.泻气      别出新裁        笔耕不辍        锐不可当   

C.云霄      眼花瞭乱        坦荡如砥        旁溢斜出   

D.蔓延      因地制宜        摧枯拉朽        沧海桑田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短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越发奢侈。久远年代的诗词里,“海鸥无事,闲飞闲宿”,是何等______;“有约不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何等______;“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是何等______。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怎能不怀想“闲”的飘逸。

①馨香又空灵的意境        ②悠远又自在的心绪        ③寂寞又淡然的雅趣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各地应该重视人才,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人才迸发出创新的活力,

让他们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B.一年一度的龙舟赛在郧阳区拉开了战幕,看那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汉江

的江面上劈波斩浪,络绎不绝。

C.开学典礼上,校长那抑扬顿挫、慷慨激昂的演讲让老师和同学们对新学年的生活充

满了期待。

D.改革开放40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一路走,砥砺奋进,离不开精益求

精的工匠精神。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

B.西武高铁开进十堰,武当山机场四通八达,十堰作为中部地区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

日益增加。

C.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D.通过对商品、场景、消费者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实体店中

应用。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家中藏有几卷旧书,简朴的线装本,灰黄的书皮,一列黑字在白条衬托下赫然醒目——《十八家诗钞》。

②潮起潮落,雁雁往,无论时光怎样流转,怀旧都不失为一种享受。

③阳光温柔地流淌于这一方天地,东坡的怀古忧今,人生感叹,均随他的豪放在阳光中纷纷扬扬……

④它让我们懂得生命的真谛,懂得生活的美好。

⑤最爱趁着午后好时光,搬把藤椅,泡杯香茗,取卷苏轼的词,啜一口茶,读着“浮名浮利,虚苦劳神”的从容超然,读着“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万丈豪情,读着“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郁愤感慨……

A.①③⑤④②     B.③⑤①④②     C.①⑤③②④     D.③①⑤②④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称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为阴,山的南面

和江河的北面为阳。

B.《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

悟融为一体,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苏

轼、苏洵、苏辙、王安石、范仲淹被世人称“唐宋家”。

D.《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

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古诗词默写填空。(7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草尽兔狐愁。(包拯《书端州郡斋壁》)

⑵郡邑浮前浦,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汉江临泛》)

⑶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⑷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⑸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⑹杜甫《春望》中表现战乱持续时间之长,渴盼得到亲人消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陶渊明《饮酒》中,作者用诗意的笔法描绘田园生活,体现出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老圣人》一文,完成9—13题。(14分)

老圣人赵长春

    ⑴袁店河有个说法:人读书多了,读得出不了,就叫“圣人”。这个说法有点讽刺和嘲弄。

⑵老圣人也被称作“圣人”,当年,他被唤作“圣人”,原因不得而知。现在老了就加了个定语,“老圣人”。

⑶老圣人做的事情有些不同于他人。就拿春分这一天说,他要把村里的小孩子们召集起,在村中老槐树下的大碾盘上,立蛋。

⑷立蛋,就是春分这一天,将鸡蛋立起。老圣人先示范,轻手撮一鸡蛋,竖在平展的碾盘上,屏息,慢慢松开,鸡蛋就立起了!然后,他给孩子们分鸡蛋,一人两枚,围绕碾盘,看谁先立起,发奖。

⑸这个时候,是村子里春节过后的又一次小热闹。不过,大人们不多,年轻人更少,这时候,老圣人看着孩子们,一脸的笑。

⑹人们说:“这有啥意思?自己掏钱买鸡蛋,再买些铅笔、写字本文具盒……”老圣人

说:“这很有意思。就拿春分立蛋说,是老祖宗们四千多年前就玩的游戏,一辈辈、一代代,传到现在了,会玩的人少了……”老圣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让孩子们立鸡蛋,心静一下,比玩游戏好。”

⑺说话间,已经有好几个孩子将鸡蛋立起了。孩子们很开心地围拢着老圣人,听他讲春分,讲节气,讲碾盘的故事。

⑻碾盘也有故事,碾盘很老了,村里人用了好多年,如同村口的老井。现在,条件好了,人们不用碾盘了,包括石磙,还有老井。老井早就被填埋了,一些石磨、石磙,还有马槽,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后,人们才知道,被人偷跑了,卖到城里了……老圣人就操心老槐树下的大碾盘。有个夜晚,老圣人突然喊了起,就在老槐树下。原,那些人又偷了!

⑼老圣人说,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村子都有历史,每一家都是传奇。这老碾盘,每家的祖辈都吃过它碾出的面、小米、苞谷……他说的故事,有个后上了大学的孩子写了出,写进了他的书里。老圣人保护老碾盘,差点儿拼了老命。

⑽春节,村上的人多了起,都从外面回过年,掂了年货去看老圣人。他说:“别看我,看看咱们的老槐树、老碾盘。”老槐树、老碾盘,就成了村子一景。

⑾还有,与别的村子相比,村上喝酒、的人少,打骂老人的事基本没有,这也与老圣人有关。他喜欢管闲事,不怕人家烦。他说:“不能光想着赚钱,还得讲老理,这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些老理,是几千年的好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脸面。”

⑿想一想,对,就是当年孔圣人周游列国时说的,提倡的。

⒀老圣人有一方墨,古墨,好多年了,油亮,沁香。他有个治疗小孩子感冒、头痛的验方,就是点燃油松枝,烘烤古墨,然后按摩孩子的额头。古墨微软,香香的透出凉意,有股幽幽的药味。几声喷嚏,打个冷战,小孩子就好了!他还治疗痄腮,研墨,毛笔蘸汁涂抹腮边,一圈一圈,如此两三天,就好了!

⒁老圣人说:“古人凭心,诚信为本。墨也讲究,内有冰片、麝香、牛黄等,为的是读书人安心、静心。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可惜,好多人做不到了。”

⒂老圣人九十多岁了,身体很好。他习惯饭前喝水,小半碗白开水。有记者采访,问这是不是他的长生之道。他说:“哪里呀,儿时家贫,每当吃饭,父母先让孩子们喝水,喝完检查,如果碗里能倒出水,就少给饭……”说着,老眼泛出泪花,又笑道:“现在多好,吃啥喝啥,都有!”

⒃老圣名叫王恒骧,袁店河畔人。叫他“老圣人”,在袁店河的语境里,我觉得有些委屈了他。不过,“圣人”的真正意思是很有讲究的。在袁店河,也只有他能配上这个称呼。

⒄现在,读书的人少了,越越少,谁还能再被称为“圣人”呢?

——摘自《百花园》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圣人”做了哪些“不同于他人”的事。(3分)

10.品味第⑸段画线句,展开合理想象,将“老圣人”此刻的心理描写出。(2分)

11.说说第⒀段两处加点的“就好了”有何表达效果。(3分)

12.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与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文章叙事条理清晰,刻画人物形象鲜明,语言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从“老圣人”的言行看,他不仅是袁店河的一位典范,也是整个中国的一位典范。

C.文中多处使用对比,如老圣人和其他人、大人和孩子、别的村和袁店河村,通过对

比凸显了文章中心。

D.日子虽然越过越富足,但是好的传统文化绝不能丢,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并尊重我

们的传统文化。 

13.联系全文回答,“我”为什么觉得“在袁店河的语境里,叫他‘老圣人’有些委屈了他” ?可又觉得“在袁店河,也只有他能配上这个称呼”?(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2分)

蝙蝠鼠中仙秦自民

⑴蝙蝠的样子有点像老鼠:尖嘴、细牙、小眼,还有一对能竖立的耳朵,而且也跟老鼠一样喜欢夜晚活动。也许是由于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喜老自嘲》中有“蝙蝠鼠中仙”这样的诗句,蝙蝠也被称为鼠仙。

⑵古今中外,人们对蝙蝠毁誉参半。唐代诗人孟浩然写道:“虫之属最可厌莫如蝙蝠,而今织绣、图画皆用之,以‘福’同音也。”可见,蝙蝠的“蝠”与幸福、福气的“福”同音,使得人们对蝙蝠青睐有加,建筑物、装饰品、家具、服装、瓷器、玉器、书画上经常有蝙蝠图案,尤以门窗上雕刻五只蝙蝠最为常见,寓意“五福临门”。

⑶不过,很多人不喜欢蝙蝠,可能是受到一些传说的影响。明朝学者冯梦龙在《笑府》中编了一个故事:凤凰寿,百鸟朝贺。唯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如此倨傲?”蝙蝠曰:“吾有足,属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蝙蝠亦不至。麒亦责之。蝙蝠曰:“吾有翼,能飞,属禽,何为贺欤?”继而,凤凰与麒麟相会,语及蝙蝠之事,相与慨叹曰:“今世风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实无奈他何!”这个故事嘲讽了那些卑鄙无耻、没有立场的人。

⑷在西方,蝙蝠是吸血鬼的化身,传说罪恶的灵魂能转世成吸血蝙蝠继续作恶。这些故事的流传给蝙蝠带了的坏名声。而事实上,蝙蝠家族中也确实有吸血蝙蝠存在,如分布在美洲热带地区的普通吸血蝠、白翼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

⑸人们把蝙蝠和吸血鬼联系起,可能与蝙蝠是夜行性动物有关。白居易在《洞中蝙蝠》中说蝙蝠“黑洞深藏避罗”。蝙蝠白天隐藏起,既有利于安全,也有利于安静地歇息、降低体温和代谢速度,这样既可以延年益寿,又可以养精蓄锐,到了夜晚可以精力充沛地外出觅食。

⑹南宋诗人范成大在《高楼曲》中有“岁暮天涯客,黄昏蝙蝠飞”的诗句。的确,蝙蝠很善于在漆黑的夜晚捕食蚊、蝇、飞蛾等昆虫。捕食昆虫既满足了蝙蝠的口腹之需,也帮了人类的忙,因为这些昆虫大多数是有害的。事实上,蝙蝠是世界上最好的害虫杀手之一。

⑺蝙蝠之所以对害虫有那么大的威力,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即使在漆黑的环境中它也能“看见”猎物。但是,蝙蝠的视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长处,他的看家本领是回声定位能力。

⑻如人眼能根据从物体反射回的光波分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一样,蝙蝠的耳朵能根据从物体反射回的超声波分辨物体的方位、距离、大小和性质。这种通过对回声的频率强弱以及发出与收到回声的时间间隔等进行分析探测目标的方式就是回声定位。蝙蝠喉部通过声带震动而定向发射超声波,这种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到的,但对蝙蝠很重要。如果被堵塞耳朵,即使在明亮的环境中,蝙蝠也会像醉汉一样乱撞;如果只蒙住双眼,蝙蝠的行动却不“盲目”,依靠回声定位蝙蝠能准确地发现目标、确定飞行方向,甚至1分钟内可连续捕捉到10余只飞行中的昆虫。

⑼鉴于蝙蝠的出色表现和非凡本领,荷兰动物行为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廷伯根认为:“不论以何种标准而言,听觉冠军都该属于蝙蝠。”正因为如此,蝙蝠也成了仿生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蝙蝠虽没有真正的翅膀,却有功能绝不亚于翅膀的翼手,蝙蝠家族因此得名“翼手目”。蝙蝠有一系列适应于飞行生活的结构特点。前肢为构造极其轻巧的翼手,这种翼手宽大灵活,操控性极佳,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换形状产生升力,因此,蝙蝠在空中急转弯的本领远胜于鸟类。此外,蝙蝠胸、肩部的强大肌肉集中在躯干部,胸骨具有和鸟类一样的龙骨突起,锁骨也很发达。这样的构造使蝙蝠飞起更加灵巧自如。

⑾独特的飞行能力和回声定位本领,使蝙蝠具有高超的捕食能力。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也有一些蝙蝠的喜好与众不同。

⑿世界上有一种蝙蝠具有罕见、奇特而又令人惊诧的饮食习惯,它们的猎食目标竟然是水中的鱼。兔唇蝠就是这样一位渔夫。它能利用超声波探测到猎物,强大的飞行能力能保证它轻盈地掠过水面,而修长的脚趾和锋利的爪子,使其能轻而易举地抓到浅水中浮游的光滑的小鱼。

⒀的确,蝙蝠不是老鼠,蝙蝠是像神仙一样飞行的哺乳动物,蝙蝠是鼠中仙。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4.简析选文第⑴⑵段引用诗文和传说有什么作用?(3分)

15.下列诗文对蝙蝠特点的描述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曹植《蝙蝠赋》:“行不由足,飞不假翼。……不容毛群,斥逐羽毛族。”

B.清人蒋世栓《费生天彭画<耄耋图>赠百泉》:“世人爱吉祥,画师工颂祷。谐声而

取譬,隐喻戛戛造。” 

C.葛洪《抱朴子》:“千岁蝙蝠,色如白雪,……此物得而阴干末服之,令人寿万岁。”

D.范成大《蝙蝠》:“伏翼昏飞急,营营定苦饥。聚蚊充口腹,生汝亦奚为!”

16.选文第⑿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行文过程中,选文特别注重内容的衔接过渡,结构的严谨契合。请参考文中三处画线句子,在第⑽段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按要求完成18—21题。(12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实是欲界之仙都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月色入户                入则无法家拂士

C.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益其所不能

D.人恒过,然后能改        然后知生于忧患

19.翻译句子。(3分)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它与《大学》《诗经》《论语》

并称为“四书”。

B.文章开头用排比句列举了六位由卑微而显贵的历史人物的事例,为下文的论述奠定

了事实基础。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句在第一段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D.本文在论述人才的造就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21.“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句话成为很多名人发奋努力的座右铭。请你谈谈“苦难”对人的成长有什么帮助?(3分)

(二)阅读诗歌,按要求完成22—23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2 下列选项中,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首联从表达方式看,属于记叙,它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地。

B.颈联从动态的角度写月亮和云彩,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时的新鲜感受极

其真切地写了出。

C.尾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D.本诗与《峨眉山月歌》都以卓越的绘景取胜。

2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历被人们称道。请任选角度进行赏析。(2分)

四、作文(50分)

24.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⑴以“请允许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⑵风雨中,与好友携手并进的时刻,总让人难以忘怀;节日里,与亲人欢聚一堂的时光,总令人刻骨铭心;课堂上,与老师、同学碰撞出智慧火花的时候,总令人记忆犹新……生活中,那些充满温暖的章节,散落在记忆的深处,只要我们细心采撷,那些美好的日子就会连成一片,熠熠生辉……

请你以“一段温暖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题目⑴的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⑤文章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参及评分说明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B  2D  3A  4B  5D  6C  7C (每小题3分)

8.仓充鼠雀喜波澜动远空山山唯落晖日暮乡关何处是似曾相识燕归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每小题1分,错、漏一字扣05分)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

9.(1)春分立蛋(2)保护老碾盘(3)爱管闲事(4)古墨治病(写出三件事即可,一点1分)

11.【示例】只要孩子们从小了解节气,了解好的传统,我买鸡蛋、买奖品花再多的钱也值了!(第一人称;写出欣慰之情,期盼之情。2分)

11.两个“就好了”,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1分),赞美了“老圣人”治病的验方灵验,也是对“老圣人”“仁义”之心的赞美(2分)。

12.A(3分)

13.袁店河的语境里,“老圣人”带有讽刺和嘲弄的意味,讽刺别人书读多了,读迂了(1分);但文中描写的“老圣人”是一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老人,很有仁爱之心,这样的人不多了,所以只有他配得上这个称呼(2分)。

(二)    

14.1、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蝙蝠;3、增添文采。

(1点1分。3分)

15.C(3分)

16.举例子(1分),举兔唇蝠捕食小鱼的例子,具体详实地说明了(1分)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也有一些蝙蝠的喜好与众不同,进而说明蝙蝠高超的捕食能力(1分)。

17.蝙蝠不仅有强大的回声定位能力,而且飞翔的本领高强。(答案应为过渡句,关键词要有“回声定位能力”和“飞翔的本领”,意思对即可。3分。)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

18. D(3分)

19.内心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有所作为。(3分)

20. A(3分)

21.苦难有利于磨练我们的意志,使我们的内心强大起;苦难能使我们增长才干。成长中经历困难、挫折是有必要的,一个人唯有经历过磨难,对人生有了深刻的体验,灵魂才会变得丰富,而这正是幸福的最重要泉。(言之有理即可,3分)

(二)

22.B(2分)

23.【示例一】炼字:“随”“入”化静为动,写出了群山和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渡过荆门后所见的壮阔景象与博大气势。

【示例二】内容: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后一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

【示例三】情感:这两句是诗人行舟观景时的真实体验。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是作者开朗心境的展现,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自选角度,2分,意对即可)

四、作文(50分)

24.参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后读读写写注音 解释

1、《消息二则》

溃kuì退  泄xiè气  督dū战  要塞sài  业已yè yǐ   

摧cuī枯拉朽  锐ruì不可当dāng

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

锐不可当: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颁bān发  遗嘱yí zhǔ  建树  仲裁zhòng cái  巨额é

3、《“飞天”凌空》

凌líng空  翘qiáo首  酷似kù sì  潇洒xiāo sǎ  

轻盈yíng  悄qiǎo然  由衷zhōng   新秀xiù  屏bǐng息敛liǎn声  眼花缭liáo乱  如梦初醒

屏息敛声: 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眼花缭乱: 形容看见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恍然醒悟。

4、《一着惊海天》桅wéi杆  浩瀚hàn  娴xián熟  咆哮páo xiào  紧绷bēng  镌juān刻  一丝不苟gǒu  白手起家  殚dān精竭虑lǜ  舰艉wěi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白手起家: 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殚精竭虑:殚:竭尽;虑:思虑。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

5、《藤野先生》

挟xié  樱yīng花  绯fēi红  宛wǎn如  掌故  落第

畸jī形  不逊xùn  匿nì名  诘jié责   呜呼   凄qī然 教诲huì  油光可鉴jiàn  杳yǎo无信息  抑yì扬顿挫cuò  正人君子  深恶wù痛疾  烂熳àn  喝hè采

油光可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杳无信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

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正人君子: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深恶痛疾: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6、《回忆我的母亲》

溺nì  佃diàn农  劳碌lù  私塾shú  周济jì  宽厚  

仁慈  连夜  慰wèi勉iǎn  不辍chuò  

任劳任怨yuàn  为富不仁   妯娌zhóu li

任劳任怨:比喻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为富不仁: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心肠。

7、《列夫·托尔斯泰》

颊jiá  黝yǒu黑  粗糙cāo  崎岖qí qū  平庸yōng  

滞zhì留  愚钝yú dùn  器宇  蒙昧éng èi  

酒肆sì  缰jiāng绳  轩昂xuān áng  胆怯qiè  

藏污纳垢gòu  鹤立鸡群 正襟jīn危坐  诚惶huáng诚恐  

入木三分  髭zī  髯rán  绺liǔ  鬈quán  

禁锢jìn gù  侏儒zhū rú  锃zèng亮  鞘qiào  

涟涟lián  盎àng然

藏污纳垢: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鹤立鸡群: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诚惶诚恐: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

8、《美丽的颜色》

微妙  燥zào 热  沥lì青  骤zhòu雨  窒zhì息 

吹嘘xū  荧yíng光  筋jīn疲力尽  和颜悦色  

炽chì热  猝cù然  氯lǜ化镭léi 钋pō  踱duó

筋疲力尽:  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和颜悦色: 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13、《背影》

迂yū  拭shì  搀chān  交卸xiè  狼藉jí  簌簌sù  

赋fù闲  游逛yóu guàng  踌躇chóu chú  马褂guà  蹒跚pán shān  颓tuí唐 琐屑suǒ xiè  触目伤怀  

差chāi使  箸zhù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14、《白杨礼赞》

开垦kěn 主宰zǎi 倦怠juàn dài 丫枝 倔强jué jiàng 

婆娑pó suō  虬qiú 枝 伟岸 傲然 宛然 秀颀qí  鄙bǐ视

妙手偶ǒu得  坦荡如砥dǐ  潜qián滋zī暗长 恹yān恹欲睡 旁逸yì斜xié出  不折不挠náo  楠nán木

妙手偶得: 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得到的灵感或作品。也用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比喻人非常直率,不加犹豫。现多用形容大面积的地方很平坦。

潜滋暗长:潜:暗中,隐藏;滋:生长。在暗中不知不觉地生长。

恹恹欲睡:形容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样子。

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

不折不挠: 不弯曲,不屈服。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15、《散文两篇》

兴xìng味  洗涤dí  卑微bēi wēi  牛犊dú  茸róng毛  

消逝shì  繁殖fán zhí  凋谢diāo xiè  遏è制  

濒bīn临 深渊yuān  星辰chén  俯瞰fǔ kàn

16、《昆明的雨》

乍zhà  辟邪bì xié  鲜腴yú  篱笆lí bā  格调  

吆喝yāo he  暮ù年  情味  苔痕tái hén  密匝zā匝  

连绵不断  张目结舌  鸡枞zōng  釉yòu

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17、《中国石拱桥》

雄跨kuà  记载zǎi  残损cán sǔn  古朴pǔ 桥墩dūn  

推崇chóng  侵略qīn lüè  序幕xù ù  巧妙绝伦lún   

交头接耳  惟妙惟肖xiào  独一无二  洨xiáo河 张鷟zhuó

巧妙绝伦:绝:没有。伦:同类。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交头接耳: 交头:头靠着头;接耳:嘴凑近耳朵。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18、《苏州园林》

竿gān  映衬yìng chèn  败笔  丘壑hè 雷同 嶙峋lín xún

依傍bàng  蔓延àn yán  蔷薇qiáng wēi  

芭蕉bā jiāo  雕镂diāo lòu  斟酌zhēn zhuó  明艳  因地制宜yí  自出心裁cái   重峦叠dié嶂zhàng  

俯仰生姿  轩榭xuān xiè

因地制宜: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出于自己心意的创造和裁断。

重峦叠嶂: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俯仰生姿: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

19、《蝉》

轧yà  鳍qí  暴晒bào shài  隧suì道  恶劣liè  

倒悬dào xuán 折皱zhé zhòu  纤维xiān wéi  防御yù  

顾忌jì  联结  跳蚤tiào zɑo  车辙zhé  

黏nián土  寻觅ì  喧嚣xiān xiāo  欢愉yú  

懒洋洋  不怀好意  无动于衷zhōng  金蜣qiāng  

涂墁àn  罅隙xià xì  蚋ruì  钹bó

不怀好意:没安好心。怀有恶意,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无动于衷: 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毫无感触,漠然置之。

20、《梦回繁华》

绢juān 驮tuó 沉檀tán 冗rǒng 翰hàn林 题跋tí bá   

擅shàn长  城郭  考订dìng  田畴chóu   

岔chà道  簇拥cù yōng  踏tà青  行旅lǚ  

宏敞chǎng  攫jué取  遒劲qiú jìng 春寒料峭qiào  

长途跋bá涉shè  摩ó肩接踵zhǒng  络luò绎yì不绝   

汴梁biàn liáng  舳zhú舻lú相接

春寒料峭: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长途跋涉: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

舳舻相接:形容船与船相接,数量多。

文档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汇编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汇编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选自《新闻作品集》。作者,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思想。被人们尊称为“毛”。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