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基础比较薄弱,对动作事物结构的思考较为肤浅,身体素质较差,意志力比较薄弱,但是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十分活跃,语言和行为欢快活跃。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自信心不断增强。即使遇到了什么困难,自己也能从容面对。出现了竞争意识。针对这些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入门教育和纪律性教育,在此基础上进行启发诱导,提高其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体育武术基础知识,明确体育武术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每节课进行一定时间的队列练习,对其课堂常规的教育。
3、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
4、通过体育武术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
1、每节课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队列练习和常规要求练习。
2、体育武术教学的重点主要侧重于武术基本功的学习。
3、武术操的学习。
教学难点:
一年级的学生理解动作比较慢,在进行一些协调性的练习时,可能接受比较慢,所以武术操里的一些动作学生接受起来以及配合音乐节拍会比较困难。
三、教材分析
一年级的体育武术教学内容,改变了从开始就以运动技术体系为目标,每个教材内容都为运动技术的发展打基础的写法,而是以学生为本,选择以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锻炼活动和游戏。教材内容强调学生的兴趣,并能有效地落实小学体育的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以游戏为主,分为基本活动和游戏。在基本活动中有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也大都以游戏作为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其中包括:基本活动:排队活动、武术基本功、自我表现活动等。游戏:奔跑游戏(多种移动、躲闪、急停)、跳跃游戏(各种跳跃等)、等。这些内容强调“活动”,所有教材内容均以示例性为主,教师都可以自行选择和组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四、教学措施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教学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多采用情景法主题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乐于其中。
注意事项:
1:年龄普遍较小,多采用游戏
2:小学生好胜心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3:因材施教,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五、体育武术教学进度表
| 周次 | 课次 | 教材内容 | 备注 |
| 1 | 1 | 1、体育武术基础常识(丰富多彩的体育武术项目) | |
| 2、体育武术基础常识(认真上好体育武术课) | |||
| 2 | 1 | 1、队形队列 | |
| 2、一切行动听指挥,我也能当指挥员 | |||
| 3 | 1 | 1、队形队列 | |
| 2、武术的基本身形、手型 | |||
| 4 | 1 | 1、武术的基本步型 | |
| 2、游戏:步型石头剪刀布 | |||
| 5 | 1 | 1、武术的基本手法、步型转换 | |
| 2、动物模仿操 | |||
| 6 | 1 | 1、动物模仿操 | |
| 2、武术操预备式 | |||
| 7 | 1 | 1、动物模仿操 | |
| 2、武术操第一节伸展运动 | |||
| 8 | 1 | 1、动物模仿操 | |
| 2、武术操第二节扩胸运动 | |||
| 9 | 1 | 1、动物模仿操 | |
| 2、武术操第三节踢腿运动 | |||
| 10 | 1 | 1、各种压腿、踢腿 | |
| 2、武术操第四节体侧运动 |
| 11 | 1 | 1、各种压腿、踢腿 | |
| 2、武术操第五节体转运动 | |||
| 12 | 1 | 1、武术操第六节腹背运动 | |
| 2、游戏:步型石头剪刀布 | |||
| 13 | 1 | 1、武术操第七节跳跃运动 | |
| 2、游戏:步型石头剪刀布 | |||
| 14 | 1 | 1、武术操第八节整理运动 | |
| 2、游戏:捉小偷 | |||
| 15 | 1 | 1、武术操全套复习 | |
| 2、游戏:捉小偷 | |||
| 16 | 1 | 1、各种压腿、踢腿 | |
| 2、跳绳 | |||
| 17 | 1 | 1、体育基础常识(学会测量身高和体重) | |
| 2、跳绳 | |||
| 18 | 1 | 1、体育基础常识(学会测量身高和体重) | |
| 2、跳绳 |
地方课程武术教学计划
一年级下册
冯北小学
20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