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勐戛镇小学( 三 )年级人教版( 语文)科目 | ||
| 教学设计 | ||
| 课题: 2 古诗两首 | ||
| 学科长:番绍泽 | 审核意见:同意使用 | 签名时间:2011·3·4 |
| 备课组长:杨德领 | 备课组成员:三角岩片区语文教师 | |
| 执笔教师:朱绍国 |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 |
| 一、教学内容及其说明 1、内容:第二课古诗两首 2、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二、教学目标及其说明 <1>、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说明: 能让学生积累词语培养学生的预读能力。 三、教学问题及其说明: 学生可能难以解诗句内容,难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信息技术使用说明: 利用一副春天的挂图 五、教学过程 (一)基本流程 导入新课——新知—— 互动——小结 第一课时 (二).导入 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三)、检查预习 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易错音:妆、滨、裁 。易混淆:咏泳、 滨宾、载裁、紫紧 4.抽读、齐声读 ( 四)、学习《咏柳》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1)碧玉:绿色的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万条:枝条多 绦:一种丝带 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学生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 (3)朗 5.交流汇报3.4句:(1)细叶:细细的嫩叶 似:好像 裁:裁剪 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2)思考: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 (3)指导朗读 6.朗读全诗,感悟诗境 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读 语速适中,情感饱满,基调高昂,注意停顿。 五、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咏柳》,并集体背诵,引入《春日》 二、解题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2.春日即在春天里 三、初读,初通诗意 1.自读全诗,再抽读。 2.分小组讨论学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记号,勾出不理解的词。 3.交流:提出不懂的词,板书,查阅字典理解 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水名 滨:水边 光景:风光景色 一时:形容时间很短 新:新鲜、奇 4.由词意思考:诗人在什么样的天气,到什么地方去游览,他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5.整理出前两句的意思:在天气睛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上死对头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6.说说你从一二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指导朗读。 7.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4句。 自读、勾出不懂的词,讨论,交流解词,再解意。 等闲:平常、随便 识得:认识 东风: 春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色总是:都是 诗意: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可春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只有在见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风带来了这无边的景色。 指导朗读3.4句,说说体会,引导学生理解包含在诗歌中的哲理。 四、再读,感悟诗境 联系诗意,说说自已的理解,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五、指导朗读、背诵 小结
师生活动:同桌相互说一说, 六、配餐作业:1. 让学生抄写本课生字词。 2. 要求学生有感情的去朗读课文并背诵本课。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七、教学反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