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3年中考透镜及其应用复习练习题 23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6:19:41
文档

2013年中考透镜及其应用复习练习题 23

2013年中考透镜及其应用复习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C.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D.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B.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的像越来越大C.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D.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s3.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成的C
推荐度:
导读2013年中考透镜及其应用复习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C.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D.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B.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的像越来越大C.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D.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s3.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成的C
2013年中考透镜及其应用复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C.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D.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2.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

B. 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的像越来越大

C.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

D.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km/s

3. 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成的

C.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的原理    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4. 题)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6cm    B.10 cm    C.16 cm   D.20 cm

5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的介绍有一项不切实际,它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6. 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   )

A.10cm <f<20cm            B.f>10cm

C.f<10cm                    D.f>20cm

7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8. 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

9. 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于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班里同学采取的如下措施合理的是

A.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B.调节粗准焦螺旋C.换用高倍镜     D.用更大的光圈

10. 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21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B.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C.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D.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11. 关于透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D.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外观呈红色是因为中国馆吸收了红色

    B.紫外线和红外线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C.眼睛老花的奶奶应配戴凹透镜来矫正视力

    D.照相机、小孔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13. 物体S(未画出)经凸透镜L成像于M处的光屏上。若将光屏移至N处,仍要在屏上得到物体S的像,则在凸透镜L左侧P处放置的透镜是(A)

14. 投影仪在现代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是一块焦距不变的凸透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物距多大,凸透镜均可成清晰的像

B.投影仪所成的像可以是实像,也可以是虚像

C.要使投影仪清晰成像在更远的屏幕上,投影仪的镜头要距投影片更近一些

D.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它和投影仪所成像的特点是一样的

15. 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强注意到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50 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 cm    B.30 cm.

C.40 cm    D.50 cm

16. 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1、L2,如图3—14放置,其中AO1=O1B=B O2,过A点的一条光线经L1折射后按如图3—14方向到达L2,则关于该光线再经L2折射后的去向,以下判断正确的足(    )

A过L2的二倍焦距点

B.过L2的焦点

C平行于L2的主光轴

D.过L2的二倍焦距以外的点

二、填空题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4甲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正好出现倒立等大的像。然后,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4乙所示位置,此时能观察到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2. 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_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 __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l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____cm.

3. 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镜属于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视力。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        看远处同学(填“A区”或“B区”),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

三.实验题

1. 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将5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     。

(2)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物距u / cm

像距v / cm

物高l / cm

像高h / cm

1351452
2301552.5
3202055
41530510
51260525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rn.。

 ②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     1(选填“大于”或“小于”);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      1(选填“大于”或“小于”)。

 ③小华通过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他的结沦是    。

2. 如图,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嵌一光学元件,在圆筒左侧中心轴上放一光源S,圆筒右侧中心轴上垂直固定一光屏,现左右移动圆筒,当圆筒左端面距离光源为a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将圆筒向右水平移动距离b时,光屏上第二次出现清晰的像,则此光学元件是_____透镜,第二次所成像的性质是______(填“放大”、“等于”或“缩小”)、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3. 在用焦距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刚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2)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时           (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3)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面”或“后面”)。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     (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一选择题

1. D  2A  3C  4B  5C  6C  7C  8C  9D  10.D  11A  12B  13A  14C

二、填空题

1正立  虚 2. 倒立    缩小    20    3..远视眼  A

实验题

1. (1)同一高度或同一水平直线

(2)10   小于  大于  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等

2. 凸  缩小  倒立 3. (1)缩小  (2)完整  (3)前面

3..1.使像成在光屏2.实   正立3.C  4.D

文档

2013年中考透镜及其应用复习练习题 23

2013年中考透镜及其应用复习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C.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D.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B.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的像越来越大C.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D.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s3.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成的C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