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文赏析
繁 星
巴金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1、对号入座。
平常 常常 经常
(1)、它们( )在和我谈话一样。
(2)、他从最( )的地方,一根小草、一缕阳光、一个花纹、一只笔,都能够看到美妙的一面。
(3)、我( )去图书馆看书。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微小------ 光明-------- 静寂-------- 模糊--------
3、在文中找到恰当的词语填在()里
(1)、( )的蓝天 ( ) 的星 ( )的天空
(2)、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 ),( )它使我们觉得光明( )。
(3)、海上的夜是( ),是( ),是( )。
4、 我看见萤火虫在飞舞。(请你给句子化妆,使它更具体,更生动。)
5、作者为什么认为“海上的也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1、【答案】1、常常 平常 经常
2、巨大 黑暗 喧闹 清楚
3、略
4、略
5、船动星移,追引起梦幻之感.去国之际,对未来有种种设想,又有淡淡的乡愁,这是他的总的感受,而更具体更细腻的感受是后面说的两点:一点与朋友谈话;一点是回到母亲怀抱.
二、知识梳理
写景记叙文,是以描写大自然的各种风物景致、社会环境中的人文建筑、设施等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
知识点 1:了解作者在文章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从景物的哪些方面来写其特点的。
知识点 2:分析描写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按照空间顺序写,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中间到四周 ,由远及近,由主到次按照观察的先后顺序写,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进行顺序描写景点。
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写,即描写不同时间里景物的变化 按照景物的不同类别来写。
知识点 3:理解文章的层次。
(1)总分结构。
(2)移步换景的结构
按照参观游览顺序安排层次
(3)并列式结构
按照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开来写。
知识点 4:理解作者在文章里表达的思想感情及作者是怎样把对景物的感情融合到景物中去的,用了哪些生动的语言。
知识点 5:仔细体会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三、课堂讲练
太阳花
太阳花是一种草本植物花。它的茎是淡红色的,很粗,就靠它吸收地下的养分供花生长。它的叶子很小很小,弯弯的,就像一个没有熟的小香蕉。它的花也很小,有红色的、黄色的,还有白色的。它的花既比不上水仙清雅,也不如君子兰高贵,平常极了。
太阳花的生命力很强。听爸爸说,太阳花不要根也能栽活。我起初不相信,拔起一株太阳花剪掉它的根,插进花盆里做实验。过了几天,我拔起那株花,它的底部已经长出了三四根胡须似的小根。
太阳花还耐旱。有一次,一连好几天我忘了给月季花和太阳花浇水。月季花已失去了昔日的娇艳,太阳花却仍旧精神抖擞,并向月季花微微点头,好像在笑月季花的娇嫩。
太阳花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而它向人们要求的却极少极少。一捧泥土,一束阳光,它就能开花,就能吐香,就能给天地增添生机。
1.从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 )的茎 ( )的君子兰 ( )的月季花
( )的叶子 ( )的太阳花 ( )的水仙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4分)
昔日( ) 增添( ) 起初( ) 仍旧( )
3.用“ ”画出文中比喻句,写出用 比喻 。
4.用“______”画出第2、3自然段的中心句。
5.填空。
(1)作者写太阳花的样子时,抓住了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来写的。
(3)作者写“花”时,抓住了它的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通过和水仙、君子兰进行________,反映它________。
6.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义。
【答案】 1.(1)淡红色 (2)高贵 (3)娇艳 (4)弯弯 (5)精神抖擞 (6)清雅 2.往日 增加 起先 仍然 3.它的叶子很小很小,弯弯的,很像一个没有熟的小香蕉. 叶子 小香蕉 叶子的颜色和形状 4.太阳花的生命力很强.太阳花还很耐旱. 5.(1)茎 叶 花 (2)大小 颜色 比较 平常 中心句 概括 具体 6、略
趵突泉的欣赏
文/老舍(节选)
泉太好了。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滚动 翻滚)。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 鲜艳),冒,冒,冒,永不(疲乏 疲劳),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漂浮 飘荡)着,使你不由得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象大鱼吐水,极轻快的上来一串小泡;有的象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泡,大,扁一点,慢慢的,有姿态的,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这比那大泉还更有味。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词语打“√”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渺小——( )坚硬——( )死板——( )轻松——( )
3、用“﹏﹏”画出一个比喻句,把 比作 ,这样写的好处是 ;用“ ”画出一句排比句。
4、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作者在欣赏三个大泉时的 ,从三个大泉的 和 ,作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 。“再不敢正眼去看”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 。
5.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答案】
1、翻滚 鲜明 疲乏 飘荡
2、伟大 松软 活泼 疲乏
3、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小泉上来的一串水泡 大鱼吐水 第二自然段具体、生动、形象 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
4、感受 喷涌 翻滚 伟大力量 敬畏之情
5、主要写池中小泉的样子。
四、知识拓展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注释
舍:家。
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
处子:安顿儿子。
乃:于是,就。
嬉:游戏,玩耍。
贾(gǔ)人:商贩。
炫卖:同“炫”,沿街叫卖,夸耀。
徙:迁移。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礼仪式。
徙居:搬家。及:等到。
大儒:圣贤。
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揖:作揖。
遂:最后。
市:集市。
居:家。
卒:最终,终于。
五、课后延伸
垂柳
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不正是暗泛青的柳芽把春意首先带到了人间吗?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经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给人民送来春天的气息,所以,诗人写道:“春色先以柳芽归”,“春风杨柳万千条”!
柳树( )是最早的报春使者,( )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
柳树枝干坚韧,耐水湿,不怕风吹雨打,所以,湿十分理想的防浪护岸树种。柳树木质轻柔色泽褐红,纹理顺直,湿农具.家具和农家小型建筑的优良木材。柳树还有其他用途。它到了化学家手中,能炼出火药;在医学家手中,可作接骨夹板材料。
柳树枝( )纤细,( )很有韧性,在农村老人,妇女手中,它又会变成柳篮,柳箱,簸箕等日用品,就是柳芽,柳叶的用途也很广泛。如柳絮可作枕芯,也可作鞋垫。
柳树性喜潮湿,适应力强,在我国南方,( ),塘边河岸,( )丘陵山地,一经(qiān)插,它都能扎根生长。在一般情况下,十年左右,它就能长成高达十几米,胸径二.三米的浓荫大树。所以人们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有意栽培,它生长更快,对人的报答也更多。
1. 请在原文括号里填入关联词语。
2. 用序号和“‖”给短文分段,并归纳段义。
3. 你的分段依据是什么?在所选答案的括号里打“√”
A.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 B.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段( )C.按照地点方位变换分段( )D.按照事、物的内容或性质分段( )
4.找出文中的过渡段,用“=”划出,并且用“∣”隔开承上启下的不同部分。
5文中倾斜划线句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在所选的答案后面括号里划“√”
a.数字说明( ) b.打比方( ) c.举例子( )
6文中划“-”的句子是( )句?请先填空,再把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陈述句
7柳树用途很广,请简要列举它的四个不同方面的用途。
【答案】
1、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无论……还是
2、略
3、D
4、柳树(不但)是最早的报春使者,(而且)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
5、举例子 C
6、 反问。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正是暗泛青的柳芽把春意首先带到了人间。
7、(1)防浪护岸(2)建筑的优良木材(3)能炼出火药(4)接骨夹板材料
你悄悄地走来,默默无声。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秋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花园。刹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田间。秋风过处,五谷飘香。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象翻滚着的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这时候,地里的人可忙了,到处笑语欢歌,机声和鸣。
你悄悄地来,走进果园。看,树上硕果累累。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好可爱啊!大大小小,五光十色,数不胜数。孩子们在园中嬉戏,他们爬上树去,摘一颗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你悄悄地来,走上山坡,带去了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瞧这边的山上,黄花遍地与稻田相接,像镀上了一层金色;瞧那边的山上,霜叶如醉,遮盖了半个天际,红得像火焰在燃烧。这一黄一红,时分时合,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我迷恋你啊,秋!我赞美你啊,秋!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1、用“~~~~”画出前后照应的句子。
2、用“ || ”把短文分成三段,并写出第二段的段意。
3、文中的你指( ),它走过的地方有 、 、 、 。
4、仔细读第四自然段,回答问题。
(1)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2)用“——”画出比喻句。
(3)描写颜色的词语有 、 、 ;描写味道的词有 、 、 。写三个这样的词语 、 、 。
(4)选择正确的读音。
硕果累累(lèi lěi) 劳累(lèi lěi) 积累(lèi lěi)
(5)本文是按先 再 后 的顺序写的。其中第2——5自然段又是按 转移,即由 到 到 到 的顺序叙述的。
(6)给文章加个题目
【答案】
1、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绚丽的美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2、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二到五自然段为第二段,最后一自然段为第三段
3、秋季 花园 田园 果园 山坡
4、①列举的省略②珍珠似的葡萄 葡萄 珍珠;③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④léi lèi lěi
5、秋
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面上,人们划(huá huà)着船,尽情欣赏(shǎng sǎng)湖光山色。一朵洁白的荷花冒出水面,荷花上站着一只展开翅膀的仙鹤,仿佛准备起飞。仔细一看,那荷花,那仙鹤全都是能工巧匠雕塑(sù suò)成的。真了不起!从“仙鹤”的嘴里喷出的水珠,纷纷落入湖中,水面像绽开了一朵朵小梅花。美极了!
人工湖旁边是一个用石头围成的花坛。花坛里,争芳斗艳的玫瑰花特别逗人喜爱。有的花瓣全展开了,有的才展开两三片,有的还是花骨(gǔ gū)朵儿,有的饱胀得像要破裂似的……真是一朵比一朵美,一朵比一朵艳,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花坛对面有一座怪石砌成的假山。从假山旁绕过去,顺着石铺的小路就可以到达小山。小山上绿树成荫,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小亭屹立在绿树丛(cóng cǒng)中,绿色的瓦和红色的柱子在金色的太阳照射下,光彩夺目。亭内的游人们有的坐在石凳上休息,有的正在兴(xīng xìng)致勃勃地欣赏亭顶那六个向上翘着的角。亭外,垂柳在微风的吹拂下摆动着柔软的枝条,好像仙女们在展示秀丽的身姿;青松在阳光下显得苍翠挺拔,仿佛战士们正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
站在亭子边向外望去,一条铺盖着绿色琉璃(lì lí)瓦的长廊出现在眼前。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列火车横卧在湖边呢!
啊!多美的公园一角!
1、请在文前横线上给短文加个题目。
2、划去文中加点字的不正确读音。
3、在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 )的荷花 ( )的身姿 ( )的仙鹤
( )的玫瑰花 ( )的太阳 ( )的枝条
4、缩写句子。
(1)人工湖旁边是一个用石头围成的花坛。
(2)花坛对面有一座怪石砌成的假山。
5、用双斜线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义。
【答案】:
1、公园一角
2、略
3、洁白;秀丽;展开翅膀;争芳斗艳;金色;柔软
4、(1)人工湖旁边是花坛。 (2)花坛对面有假山。
5、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