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班、宁波班第二学期《经济学基础》模拟题(一)
学号 姓名
| 题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合计 |
| 得分 |
1、经济学可以定义为( )
A、对市场经济的干预
B、研究如何有效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在竞争中地用途
C、消费者如何获取更多地收入
D、企业获取利润的活动
2.需求定理表明:( )
A、随着汽油的价格提高,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下降
B、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的质量得到提高
C、计算机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其需求量增加
D、随着乒乓球价格下降,对球拍的需求量会增加
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 )
A、凸向原点 B、凹向原点 C、垂直于横轴 D、平行于横轴
4、理性的生产者选择的生产区域应是( )
A、MP>AP阶段 B、MP下降阶段
C、AP>MP>0阶段 D、MP与AP相交之点起
5、已知产量为9单位时,总成本为95元,产量增加到10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0元,由此可知第10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为( )
A 5元 B 10元 C 15元 D 20元
6、市场失灵是指( )
A、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资源配置不均
B、不能产生任何有用成果的市场过程
C、以市场为基础的对资源的低效率配置
D、收入分配不平等
7、假设某球星的年薪为30万元,但若他从事其他行业,一年最多只能得到5万元,那么该球星一年所获得的经济地租为( )
A、5万元 B、25万元 C、30万元 D、以上都不对
8、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 )
A、企业数量很少 B、进出该行业容易
C、存在产品差别 D、企业忽略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9、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 )
A、将人们取得的收入加总
B、将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加总
C、将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
D、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价值加总
10、某纯粹垄断企业生产某一产量时,ATC=4元、P=5元、MC=2元MR=3元,由此可知此时该企业:( )
A、正遭受损失,但可通过提高产量减少损失
B、正遭受损失,但可通过降低产量减少损失
C、获取了经济利润,但可以通过提高产量增加经济利润
D、获取了经济利润,但可以通过降低产量增加经济利润
11、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工具是:( )
A、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支出和减少税收
C、减少支出和增加税收
D、增加支出和增加税收
12、“替代效应”是指( )
A、消费者货币收入的减少会使其购买更多的低档商品和更少的高档商品
B、只有当消费者购买替代商品时才能达到消费者均衡
C、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较低的价格将促使消费者将原来用于购买其他商品的支出用来购买更多的该种商品
D、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以既定的货币收入可以购买更多的该种商品
13、如果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产量和价格,则在充分竞争市场中,企业的总收益曲线( )
A、是一条与纵轴平等的直线 B、是一条与横轴平等的直线
C、是一条有负斜率的直线 D、是一条有正斜率的直线
14、垄断性竞争市场和充分竞争市场的相似之处在于( )
A、都没有进入障碍,即使有也非常少
B、都肯定在短期内能获得经济利润
C、都生产存在差异的产品
D、在两种市场中单个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都具有完全弹性
15、如果对鸡蛋的需求是富有价格弹性的,则其价格下降10%会使( )
A、鸡蛋的需求量减少超过10% B、鸡蛋的需求量增加超过10%
C、鸡蛋的需求量减少少于10% D、鸡蛋的需求量增加少于10%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5分)
1、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
2、如果对食盐的支出在家庭支出中只占一个极小的比例,那么对食盐的需求就是缺乏弹性的。 ( )
3、连接无差异曲线与等成本线切点的线称为扩展线。 ( )
4、在生产的第Ⅱ阶段,MP是递减的。 ( )
5、垄断的存在会引起市场失灵。 ( )
6、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产品差别竞争。 ( )
7、超额利润是对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 )
8、市场失灵的存在要求由来取代市场机制。 ( )
9、如果通货膨胀率相当稳定,而且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就很小。 ( )
10、洗衣机的零部件价格上升,有可能造成对洗衣机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
11、“相互依存性”意味着寡头垄断生产企业通过价格竞争来决定他们生产的产品占有的市场份额。 ( )
12、存在外部性时,社会边际成本与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与私人边际
收益都不一定相等。 ( )
13、如果通货膨胀率相当稳定,而且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对经济
的影响就很小。 ( )
14、居民购买住房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 )
15、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率为零。 ( )
三、简答题(10分+15分,共25分)
1、(10分)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分别有哪些?
2、(15分)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
四、计算题(8分+10分+12分,共30分)
1、(8分)某种商品在价格由8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30单位。计算以8元价格为基点的弧弹性和点弹性。
2、(10分)某种化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3,如果其价格下降25%,需求量会增加多少? 假设当价格为2元时,需求量为2000瓶,降价后需求量应该为多少? 总收益有何变化?
3、(12分)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X和商品Y的收入为540元,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x=20 元, Py=30元,该消费者效用函数U=3XY ,求两种商品购买量各是多少?最大效用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