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企业并购风险国内外研究综述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6:21:02
文档

企业并购风险国内外研究综述

企业并购风险国内外研究综述[摘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并购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并购动因、并购绩效的评价两方面,对并购风险的研究相对较少。比较东西方关于并购风险的理论,发现这些理论大多只对并购的某一局部风险进行分析,且停留在定性分析和案例分析两方面,对整个并购过程风险的控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关键词]并购;整体风险;局部风险1国外研究综述1.1对并购的整体风险进行研究布鲁纳(2006)提出的“风险框架分析法”,此分析方法作为一种定性的分析工具,提出从并购的六个角度去衡
推荐度:
导读企业并购风险国内外研究综述[摘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并购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并购动因、并购绩效的评价两方面,对并购风险的研究相对较少。比较东西方关于并购风险的理论,发现这些理论大多只对并购的某一局部风险进行分析,且停留在定性分析和案例分析两方面,对整个并购过程风险的控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关键词]并购;整体风险;局部风险1国外研究综述1.1对并购的整体风险进行研究布鲁纳(2006)提出的“风险框架分析法”,此分析方法作为一种定性的分析工具,提出从并购的六个角度去衡
企业并购风险国内外研究综述

[摘 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并购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并购动因、并购绩效的评价两方面,对并购风险的研究相对较少。比较东西方关于并购风险的理论,发现这些理论大多只对并购的某一局部风险进行分析,且停留在定性分析和案例分析两方面,对整个并购过程风险的控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并购;整体风险;局部风险

1 国外研究综述

1.1 对并购的整体风险进行研究

布鲁纳(2006)提出的“风险框架分析法”,此分析方法作为一种定性的分析工具,提出从并购的六个角度去衡量并购风险的高低,分别是:复杂性、紧密联系性、异常事件、认知上的偏颇、不同的管理选择、运营团队的缺陷。此法加入了大量的财务数据以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评论对并购风险进行评价,同时也发现以上六个方面之间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相互联系的方面越多,联系的程度越深,实施并购的风险也就越大。约瑟夫•克兰多(2008)随后运用此法对美国Berkishire Hathaway对Gen Re公司的并购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当运用“风险框架分析法”对案例进行回顾时,会清晰地看到高层决策者在并购中作出了怎样错误决断,也可以分析出在整个并购过程中,管理层的整合因素最后导致了并购后营运效果的降低。结果显示:在签订并购合同之前,运用“风险框架分析法”可以有效地对并购风险的种类与影响程度作出客观充分的评价。杰弗里•S.佩里(2004)与汤姆斯•J.海德(2004)认为充分地调查对降低并购风险至关重要,成功的并购往往在以下四方面做的极为突出:①邀请专家进行评价;②信任但要核实;③关注核心问题,如制定积极的市场渗入战略,制订新颖的产品推广计划,调整销售力量,合理调整产品供应链,确定相关风险以及制定减缓风险的;④精心策划并购后第一次亮相。同时强调越是身处复杂的商业环境,理解游戏规则、做好游戏准备越是必要。成功的并购者会在签订协议之前邀请各方专家对并购进行充分的调查评价,尽可能降低金融、经营、管理与法律风险。

1.2 对并购局部风险进行研究

西玛•杜贝(2006)与约翰•格拉斯科(2006)认为用现金作为支付手段的并购,会使风险在并购交易中不断增加,而且在并购后未来三年的经营中呈扩大趋势。并购方会在固有的商业风险中经历由现金支付带来的风险,而且经营水平、业绩也将下滑。美国大部分的并购实例也符合了此论证。戴维•A.瓦德(2009)与曼索尔•贾维(2009)从并购整合中领导力的作用出发,认为领导力的两种表现形式(个性型、协作型)将导致不同的整合效果,前者体现在个性化的领导方式将产生吸收策略,而这种策略将有利于并购后的整合;协作性领导方式则有利于产生协同效应与决策的制定,而这两者都有利于并购双方之间的融合。罗伯特•W.帕码提尔(2007)与C.弗雷德•米奥(2007),艾瑞克•方(2007)关注于并购后销售渠道的整合问题。文章从四个方面(销售管理、历史表现、合适的策略、消费者选择)对并购后销售渠道的整合进行了绩效分析,揭示了多种销售陷阱,利用销售链的纵向表现数据对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销售管理与消费者的选择对销售渠道整合至关重要。

简•布赖森(2003)则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对并购的风险进行了研究。认为:糟糕的并购往往是因为HRM与企业的组织问题,维持企业人员的稳定性是降低HRM风险的关键所在,而大规模的并购容易暴露出双方企业文化上的隔阂,特别是当缺乏对团队人员的角色定位以及不同就业关系的取向发生偏差的时候,文章对HRM理论提供了一条新的管理方法。理查德•荀伯克(2000)提出了针对并购后文化整合的综合理论以及基于实证的观点。文章从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两方面出发,认为并购后整合的形式以及并购方的文化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并购后文化整合的表现。尽管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未明朗,但一些证据表明,并购方的文化吸引力对并购的形式、并购双方对待风险的态度有重要意义。特里•贝尔彻(2009)与兰斯•尼奥(2009)关注于并购后文化整合问题。通过美国Pharmacia对Upjohn公司的并购后,对企业文化表现与文化整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例分析,认为,为了使并购后双方企业达到预期的协同效应,管理层不仅要考虑业务上的问题,更要考虑文化整合问题,在并购交易完成的末尾阶段,并购方必须有一个清晰充分的整合方案并照其执行。

2 国内研究综述 

2.1 对并购整体风险进行研究

叶建木(2008)在对并购风险的研究中引入“风险链”的概念,剖析了风险链上各类风险的传导关系;系统总结了并购风险的识别和计量的方法与模型;将实务期权方法运用于并购决策风险的控制与预防。魏江(2002)则从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并购与整合管理模式方面出发,认为导致我国企业并购高失败率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方面原因,二是企业方面原因。方面原因,主要表现为行为和企业行为边界模糊,有关和法规的不健全;企业方面原因,主要表现为企业决策者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并购后难以整合。

2.2 对并购局部风险进行研究

舒敏,杨畅(2008)对中国企业并购中的非经济风险及管理策略进行了研究。非经济风险包括政治风险、法律风险、文化风险,作者在论述了这三种风险在并购过程的影响机理后,提出了应对这三种风险的应对策略:风险转移策略、风险分散策略、风险吸收策略、风险回避策略与“保护伞”策略。并对每种风险使用的应对策略进行了细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张毅辉(2009)对并购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进行了研究。对并购、企业文化、文化整合理论和文化整合模式进行了概述,着重分析了并购中所面临的各种文化差异和其他造成的文化冲突。随后从文化整合的基本原则、企业文化整合的内容以及流程设计方面提出了应对文化整合风险的措施。刘伟(2008)则对并购中的法律风险进行了研究。认为并购是一项高风险的资本运营活动,企业会面临诸如决策、财务、信息、法律等各方面风险。而对法律风险的规避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认为中国企业并购面临违反市场监管、反垄断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可能陷入知识产权、劳工、环境保护方面的纠纷。作者然后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战略两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包括建立健全并购法律制度,寻找东道国专业机构支持等。郝爽(2009)对并购的融资风险进行了研究。首先归纳了并购融资风险来源的几个方面,分别是:并购企业的资金结构;企业负债经营过度;财务筹资风险恶化;汇率波动风险;国际税收风险;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政治风险。随后针对风险来源提出了防控措施,如与国外企业结为联盟,分散融资风险;利用有形资产进行产权嫁接融资;融资方式多样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国内外学者大多选取并购风险的某一部分进行研究,如对风险评价方式的研究以及对局部单个风险控制的研究等,鲜有新的统领并购风险的管理理论的推出;第二,国内外对并购风险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大多停留在定性分析和案例分析方面,而定量分析的较少且不系统;第三,近年来的风险评价方法逐渐将高层管理人员的评价纳入风险评估体系,使得对并购的评价更人性化也更为全面。未来对并购风险的研究除了进一步对并购过程中各种风险的研究以外,还必须站在整体的角度探索各种并购风险之间的联系,尝试寻找一种理论框架将并购前期、中期、后期的风险防范有机地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叶建木.并购:驱动、风险与规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2]魏江.企业并购战略新思维——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并购与整合管理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舒敏,杨畅.中国企业并购的非经济风险及管理策略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报, 2008,24(116):104-105.

[4]Joseph Calandro Jr. Assessing the risk of M&A:Bruner s Disaster Framework[J].Strategy & Leadership,2008,36(6):20-27.

[5]Jeffery S.Perry,Thomas J.Herd. Mergers Acquisitions:Reducing M&A Risk Through Improved Due Diligence[J].STRATEGY & LEADERSHIP,2004,32(2):12-19.

[6]David A.Waldman,Mansour Javidan. Alternative Forms of Charismatic Leadership in The Integration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J].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009(20):130-142.

[7] Jane Bryson. Managing HRM Risk in A Merger. Employee Relations[J].2003,25(1):14-30.

文档

企业并购风险国内外研究综述

企业并购风险国内外研究综述[摘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并购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并购动因、并购绩效的评价两方面,对并购风险的研究相对较少。比较东西方关于并购风险的理论,发现这些理论大多只对并购的某一局部风险进行分析,且停留在定性分析和案例分析两方面,对整个并购过程风险的控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关键词]并购;整体风险;局部风险1国外研究综述1.1对并购的整体风险进行研究布鲁纳(2006)提出的“风险框架分析法”,此分析方法作为一种定性的分析工具,提出从并购的六个角度去衡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