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2分)
1、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 物质名称 | 汞 | 金 | 铜 | 铁 | 钨 | 氧 |
| 熔点/℃ | -38.8 | 10 | 1083 | 1535 | 3410 | -218 |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的温度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3、某市无工厂和矿山,该市和该市某住宅小区的空气质量年报如下表(各成份浓度以mg/m3计算)所示:
| SO2 | O3 | CO | NO2 | 总颗粒物 | 可吸入颗粒物 | ||
| 一年中各成分的平均浓度 | 某市 | 80 | 5 | 12 | 80 | 80 | 55 |
| 住宅小区 | 132 | 2 | 13 | 40 | 150 | 80 | |
A、该小区可以能使用煤作为主要燃料 B、该小区使用天然气作为主要燃料
C、该小区汽车的人均拥有量比本市其他小区多 D、该小区使用煤气作为主要燃料
4、据统计,我国仅20世纪90年代就发生火灾约万起,给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图中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
| 灭火实例 | 灭火原理 | |
| A | 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 B | 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 隔绝空气或氧气 |
| C |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 | 隔绝空气或氧气 |
| D |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 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 |
6、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 物 质 | A | B | C | D |
| 反应前质量/g | 19.7 | 8.7 | 31.6 | O.4 |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7.4 | 0 | 3.6 |
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C.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l:2
7、关于下列四种粒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以上四种粒子分属于三种元素。
B、上述粒子中有二个是离子,二个是原子
C、粒子Y若得到一个电子就可以变成原子。
D.如果X和Y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则化学式应为XY2
8、关于物质的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在白炽灯泡中充入氮气是利用了氮气的稳定性
B、用活性炭作为净水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C、用炭黑造墨汁是利用了碳的还原性
D、用铝合金造飞机是利用铝合金密度小且强度高
9、乙醇是以高梁、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成的“绿色能源”。由乙醇和汽油混合成的汽车燃料,不但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和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污染,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以下为宣传乙醇汽油而设计的广告中,合理的是 ( )
10、含磷的水流入河流湖泊,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它是危害水体的因素之一。用来检测水中磷元素含量的试剂是钼酸铵[化学式(NH4)2MoO4]。有关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钼酸铵这种物质由四种元素组成
B、一个钼酸铵分子中含有15个原子
C、在钼酸铵中,钼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D、钼酸铵是一种化合物
11、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以下归纳中,其中存在错误的一组是 ( )
A.化学知识中有许多的“相等”:
原子核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
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相似物质(或微粒)之间的区别:
氯原子和氯离子 含碳量不同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分子构成不同
生 铁 和 钢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与净化方法的依据:
发生装置 气体及所含杂质的化学性质
收集装置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净化方法 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D.环境问题 ———— 主要原因 —————— 解决对策:
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水质恶化 SO2 、NO2 植树造林,禁止滥砍滥伐
酸雨形成 污水排放 先处理后排放
二、填空(14分)
11、用化学用语表示:
3个硫离子_____ 4个乙醇分子_______
12、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2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 (填“大”或“小”);
(2)40℃时,在100 g水中加入80 g甲固体,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3)50℃时,某溶液所溶解的甲和乙物质都已饱和。把该溶液冷却到室温,有晶体析出,经检验发现析出的晶体主要是甲,其原因是 (填编号)。
①50℃时,甲的溶解度更大
②50℃时,乙的溶解度更大
③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乙大
13、新买的白炽灯的灯柱上有一点红色的物质,它是红磷,把它放在内面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14、鸡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将洗净的鸡蛋壳放入稀盐酸中,会观察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炎热的夏天,家庭中常用石灰水对鸡蛋进行保鲜,以减少鸡蛋进行的缓慢氧化,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据新华社哈尔滨11月28日电,27日上午21时左右,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现已发现68具尸体,目前仍有79人下落不明……瓦斯爆炸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预防斯爆炸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6、上完体育课后,小明感到又热又渴,他买了一罐“健力宝”饮料,拉开瓶盖,看到有大量的泡沫溢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赶紧喝了几口后,禁不住打了几个嗝,感到凉爽多了。他打嗝的原因是___________。
三、分析题(5分)
17、化学知识谜语化,可以增加学习化学的乐趣和增强记忆。现在请你将下列谜语的谜底填在横线上
(1)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 (打一物质名称)
(2)组成个半圆,点燃冒蓝火; 杀人不见血,追捕无踪影。 (打一物质名称)
18、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⑴ 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银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⑵ 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 ,
由此可判断:
①S、Cl2、I2、Br2非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四、实验题(14分)
19、现在下列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⑴仪器①的名称是 ,仪器②的名称是
⑵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氧,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为了收集到不含空气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 _
⑶质量分数为3%的医用双氧水在常温下难分解;但在双氧水溶液中加入铁锈,就会迅速分解,且反应结束后过滤出的铁锈可重复使用。
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铁锈是该反应的 剂;反应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用你选择的发生装置还可以制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从学过的气体中选择)
(4) 某学生利用烧杯、球形干燥管和单孔橡皮塞组成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该装置A中应盛放的药品是 ,B处应放进 。
该装置的优点是 (只需回答一点)。 若使正在发生的反应停止,可以通过操作 来实现。
五、探究题(8分)
20、在实验探究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未,该粉末是铜粉和和氧化铁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回答问题。
(1)[提出问题]假设l:红色粉末是铜粉;假设2:红色粉末是氧化铁粉;
假设3:红色粉末是 。
(2)[设计实验方案]同学们对实验作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加热至充分反应(实验装置图如下)。
请你完成下表:
|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 结论 |
| 假设1成立 | |
| 假设2成立 | |
| 假设3成立 |
(4)[反思与评价]
①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②实验时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再加热的原因是 。
③从环保角度看,上面的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 。
(5)[拓展]为了进一步探究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填序号) 。
A.银溶液 B.稀盐酸 C.氯化锌溶液
六、计算题:(7分)
21、某同学为探究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三次实验(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项目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所取合金的质量/g | 20 | 20 | 40 |
| 所加稀硫酸的质量/g | 100 | 120 | 80 |
| 生成氢气的质量/g | 0.4 | 0.4 | 0.4 |
(1)上表三次实验中,合金里的铁完全反应了的次数是第____________次。
(2)该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第三次实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保留至0.1%)。
参
一、1、C 2、D 3、A 4、A 5、D 6、A 7、D 8、C 9、A 10、C 11、A
二、11、3S2- 4C2H5OH
12、⑴小 ⑵160g ⑶③
13、 ;化合反应
14、↑ ; ↓
15、 ;严禁烟火; 通风
16、压强减小,CO2 的溶解度减小;温度升高,CO2的溶解度减小。
三、17、⑴氧气 ⑵一氧化碳
18、⑴ ⑵ ①Cl2>Br2>I2>S ② B
四、19、⑴试管 ; 集气瓶
⑵↑; A ; E
⑶↑;分解反应;催化剂;B;CO2、H2等
⑷①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
②可以人为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
③关闭止水夹C或将干燥管从烧杯中移出
五、20、⑴铜粉与氧化铁的混合物
⑵玻璃管中固体仍为红色,石灰水没变浑浊
玻璃管中红色固体全部变为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玻璃管中红色固体部分变为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⑷①
②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③在b处放一点燃的酒精灯或套一气球或将b处气体导入酒精喷灯的火焰上
⑸ B
六、21、(1)一、二 (2)56% (3)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