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车库及人防部分
梁
板
模
板
支
撑
架
施
工
方
案
芜湖世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2.7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本工程为芜湖县华府天成小区地下车库及人防部分,位于芜湖县湾新路以南,三元路以东;总建筑面积14468.7㎡其中人防平战建筑面积5442㎡。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下车库为5.400m,人防为5.800m,局部有出屋面的楼梯间。
楼板厚度:地下车库300,人防350,最大厚度0.25m,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梁截面尺寸:400*900、400*1200、500*1000等。
承重架采用无承重立杆,木方垂直梁截面支设方式,梁底增加3根承重立杆,梁底采用4根60mm×80mm的木方。梁两侧立杆间距1.00(mm),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0.1(m)。板底采用木方支撑形式,木方间距250mm,木方尺寸:50mm×100mm。脚手架搭设高度5.4m,步距1.80m,排距1.00m,纵向间距0.80m。
二、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3、《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DB11/T583-2008)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三、设计计算
详见附录计算书
四、构造要求
1 架体总体要求
(1) 对剪刀撑、水平杆、周边拉结等采取一系列加强措施。
(2) 支模架体高宽比:模板支架的整体高宽比不应大于5。
2 架体立柱
1 梁下优先采用可调托座同时对采用可调托座时的构造做出了具体规定,以满足支撑系统的稳定性。
2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歩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歩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3 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4 扣件式钢管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离主节点不宜大于歩距的1/3。
(6) 采用扣件式钢管立柱时,严禁将上段的钢管与下段的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4)可调托座使用:可调托座与钢管交接处应设置横向水平杆,托座顶距离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300mm。梁底立杆应按梁宽均匀设置,其偏差不应大于25mm,调节螺杆的伸缩长度不应大于200mm,另外,使用可调托座必须解决两者连接节点问题
3 架体水平杆
(1) 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应双向拉通。
(2) 搭设要求: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确1/3;
b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 主节点处水平杆设置: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4剪刀撑
剪刀撑包括两个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三部分组成,要求根据工程结构情况具体说明设置数量
(1) 设置数量,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的模板支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剪刀撑:
a 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b 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2) 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 ~60 之间。倾角为45 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7根;倾角为60 时,则不应超过5根;
b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
c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d 设置水平剪刀撑时,有剪刀撑斜杆的框格数量应大于框格总数的1/3。
5 周边拉接
(1) 一般支模架体,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时,柱、墙板与梁板混凝土应分二次浇筑,模板支架应与施工区域内及周边已具备一定强度的构件(墙、柱等)通过连墙件进行可靠连接。
(2) 超高大跨大荷重支模架必须与砼已浇筑完毕的垂直结构有效拉结。
五、材料管理
1 钢管、扣件
(1) 材质:引用了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
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相关规定
(2) 验收与检测,采购、租赁的钢管、扣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检验报告,生产厂家必须具有技术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并且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
钢管外观质量要求:
a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b 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钢管表面锈蚀深度;钢管的弯曲变形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
c 钢管应进行防锈处理。
扣件外观质量要求:
a 有裂缝、变形或螺栓出现滑丝的扣件严禁使用;
b 扣件应进行防锈处理。
2 技术资料
施工现场应建立钢管、扣件使用台帐,详细记录钢管、扣件的来源、数量和质量检验等情况人员管理
六、验收管理
模板支架投入使用前,应由项目部组织验收。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相关人员,以及监理工程师应参加模板支架的验收。对高大模板支架,施工企业的相关部门应参加验收。
七、使用管理
1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脚手架不得与模板支架相连。
2 模板支架使用期间,不得任意拆除杆件,当模板支架基础下或相邻处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支架使用过程中不得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3 架体因特殊原因或使用荷载变化而发生改变时,需采取措施(编制补充专项施工方案),重新验收。
4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观测模板支撑系统的工作状态,观测人员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应立即通知浇筑人员暂停作业,情况紧急时应采取迅速撤离人员的应急措施,并进行加固处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均匀浇捣,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超高堆置。
八、拆除管理
1 拆除时间:必须满足规范规定的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的要求。
2 拆除方法:模板支架拆除时,应按施工方案确定的方法和顺序进行,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步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差不应大于二步。设有附墙连接件的模板支架,连接件必须随支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接件全部或数步拆除后再拆除支架;多层建筑的模板支架拆除时,应保留拆除层上方不少于二层的模板支架,模板支架拆除时,应在周边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严禁将钢管、扣件由高处抛掷至地面;
b 运至地面的钢管、扣件应及时按规定进行外观质量检查、整修与保养,剔除不合格的钢管、扣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
3 梁、板模板应先拆梁侧模,再拆板底模,最后拆除梁底模,并应分段分片进行,严禁成片撬落或成片拉拆。
4 拆除时,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进行操作,严禁站在已拆或松动的模板上进行拆除作业。
5 拆除模板时,严禁用铁棍或铁锤乱砸,已拆下的模板应妥善传递或用绳钩放至地面。
6 严禁作业人员站在悬臂结构边缘撬拆下面的模板。
7 待分片、分段的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允许将模板、支架、零配件等按指定地点运出堆放,并进行拔钉、清理、整修、刷防锈漆或脱模剂,入库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