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 题目名称 | 环境保护与防治 | ||||||
| 学生姓名 | 准考证号 | ||||||
| 题目来源 | □教师科研 □社会实践□实验室建设 □其它 | 题 目 类 型 | □理论研究 □应用研究 □设计开发 □其它 | ||||
| 选题背景及目的 | |||||||
| 工作任务及要求 |
| ||||||
| 时间安排 | 1. 开题报告: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2. 完成初稿: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3.答 辩: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 ||||||
| 以上内容由指导教师填写 | |||||||
| 指导教师 签 字 | 教师姓名: 年 月 日 | 助学点 审核 | 审核意见: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
| 学生接受任务签字 | 接受任务时间: 年 月 日 学生签名: | ||||||
毕业设计(论文)申报表
| 学生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准考证号 | ||||||||
| 学生住址 | 联系电话 | ||||||||||
|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 | |||||||||||
| 拟请指导教师 | 指导教师职称 | ||||||||||
| 指导教师电话 | 指导教师单位 | ||||||||||
| 选题背景及目的 | |||||||||||
| 工作任务及要求 | |||||||||||
| 时间安排 | 1. 开题报告: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2. 完成初稿: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3.答 辩: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 ||||||||||
| 助学中心评审意见 | |||||||||||
| 主考院校评审意见 | |||||||||||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检查及成绩评定表
| 日期 | 工作内容 | 执行情况 | 指导教师签字 | ||||
| 必填 | 必填 | 必填 | 必填 | ||||
| 必填 | 必填 | 必填 | 必填 | ||||
| 必填 | 必填 | 必填 | 必填 | ||||
| 必填 | 必填 | 必填 | 必填 | ||||
| 学生姓名 | 必填 | 专业班级 | 必填 | 准考证号 | 必填 | ||
| 成绩汇总 | 评分项目 | 评分 | 比例(%) | 分数 | 总分 | ||
| 指导教师评分 | 40 | ||||||
| 评阅教师评分 | 30 | ||||||
| 答辩小组评分 | 30 | ||||||
| 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评语 | 必填 | ||||||
| 评分 | 必填(总分100) | 签字: 必填 年 月 日 | |||||
| 评阅教师毕业设计(论文)成果评语 | 必填 | ||||||
| 评分 | 必填(总分100) | 签字: 必填 年 月 日 | |||||
| 答辩组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语 | |||||||
| 评分 | 签字: 年 月 日 | ||||||
| 主考院校评审意见 | 签章 年 月 日 | ||||||
××××××××,××××××××××××××××××××××××××××××××××××××××××××××××××××××××××××××××××××××××(300字左右,小四)
关键词:××××、××××、××××、××××(小四)
目录(小二)
第一章 ××××××××(小三)
1.1 ××× (四号)....................................................3
1.2 ×××××××××.................................................3
1.3 ××××××.........................................................4
第二章 ×××××××
2.1 ××××..............................................................5
2.2 ××××..............................................................5
2.3 ×××××...........................................................5
2.4 ××××..............................................................5
2.5 ××××××××...................................................7
2.6 ××××××........................................................8
2.6.1 ×××××......................................................8
2.6.2 ×××××××.................................................10
2.6.3 ×××××××.................................................16
第三章 ×××××××
3.1 ×××××...........................................................58
3.2 ×××××...........................................................59
3.3 ××××××××××××.........................................62
3.4 ××××××××××××.........................................65
3.5 ×××××××××××...........................................67
3.6 ×××××××××××××××.................................69
3.7 ×××××××××××××××.... .............................72
3.8 ×××××××××××............................................
3.9 ××××..............................................................95
××××................................................................100
××.....................................................................101
……………
……………
……………
第 一 章 ××××××(小三)
1.1 ××××(小三)
×××××××××××××××××××××××××××××××××××××××××××××××××××××××××××××××××××××××××××××××××××××××××××××。(四号)
1.1.1 ×××××××××××××××××××××××××××××××××××××××××××××××××××××××××××××××××××××××××××××××××××××××××××××。(四号)
……………
……………
……………
1.2 ××××(小三)
1.2.1×××××××××××××××××××××××××××××××××××××××××××××××××××××××××××××××××××××××××××××××××××××××××××××。(四号)
……………
……………
……………
第 二 章 ××××××(小三)
2.1 ××××(小三)
2.1.1×××××××××××××××××××××××××××××××××××××××××××××××××××××××××××××××××××××××××××××××××××××××××××××。(四号)
2.1.1.1 ×××××××××××××××××××××××××××××××××××××××××××××××××××××××××××××××××××××××××××××××××××××××××××××。(四号)
……………
……………
……………
参考文献(小三)
[1]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液压传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81~742
[2] 秦曾煌.电工学[M].电工技术(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式社,1999.336~391
[3] 许福玲,陈尧明.液压与气压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193
[4] 戴曙.金属切削机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111~337
[5] 席伟光,杨光,李波.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63~210
[6] 钟毅芳,吴昌林,唐增宝.机械设计[M].第二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94~157
[7] 陈绍华.机械设备电器控制[M].广洲: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6~45
[8] 邓则名,邝穗芳,程良伦.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1~218
[9] 邓则名,邝穗芳. 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1~38
[10] 甘永立.几何量公差与检测[M].第五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0~297
[11]王巍,钱可强.机械工程图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255
[12]陈日曜.金属切削原理[M].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8~80
[13]乐兑谦.金属切削刀具[M].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6~52
[14]吴道全.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5~241
[15]浦林祥.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16~1026
[16]徐鸿本.机床夹具设计手册[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7~967
[17]陈宏钧.实用金属切削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38~782
[18]四川大学CAD/CAM研究所.机床夹具设计手册(软件版)[DK]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9]数字化手册系列(软件版)编写委员会.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DK]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小四)
致 谢(小三)
经过几个月的忙碌和学习,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自考
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指导教师的的督促指导,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毛海涛。毛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选题到查阅资料,论文提纲的确定,中期论文的修改,后期论文格式调整等各个环节中都给予了我细心的指导。除了敬佩毛老师的专业水平外,他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还要感谢大学期间所有的成教学院老师,是在他们的教诲下,我喜欢上了建筑经济学专业,掌握了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为我以后的扬帆远航注入了动力。谢谢!(小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