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0分)
1.(2008北京理1)已知全集,集合,那么集合等于( )
A. B.
C. D.
【答案】D
【解题关键点】 CB=[-1, 4],=
【结束】
2.(2008北京理2)若,,则( )
A. B. C. D.
【答案】A
【解题关键点】利用估值法知a大于1,b在0与1之间,c小于0.
【结束】
3.(2008北京理3)“函数存在反函数”是“函数在上为增函数”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题关键点】函数存在反函数,至少还有可能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充分条件不成立;而必有条件显然成立。
【结束】
4.(2008北京理4)若点到直线的距离比它到点的距离小1,则点的轨迹为( )
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答案】 D
【解题关键点】把到直线向左平移一个单位,两个距离就相等了,它就是抛物线的定义
【结束】
5.(2008北京理5)若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是( )
A.0 B.1 C. D.9
【答案】 B
【解题关键点】 解出可行域的顶点,带入验证。
【结束】
6.(2008北京理6)已知数列对任意的满足,且,那么等于( )
A. B. C. D.
【答案】C
【解题关键点】由已知=+= -12,=+=-24, = + = -30
【结束】
7.(2008北京理7)过直线上的一点作圆的两条切线,当直线关于对称时,它们之间的夹角为( )
A. B. C. D.
【答案】C
【解题关键点】 方法一、过圆心M作直线:y=x的垂线交与N点,过N点作圆的切线能够满足条件,不难求出夹角为60。
方法二、明白N点后,用图象法解之也很方便
【结束】
8.(2008北京理8)如图,动点在正方体的对角线上.过点作垂直于平面的直线,与正方体表面相交于.设,则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题关键点】 显然,只有当P移动到中心O时,MN有唯一的最大值,淘汰选项A、C;P点移动时,x与y的关系应该是线性的,淘汰选项D。
【结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0分)
9.(2008北京理9)已知,其中是虚数单位,那么实数__
.
【答案】-1
【解题关键点】a-2ai-1=a-1-2ai=2i,a=-1
【结束】高考基本得分点。
10.(2008北京理10)已知向量与的夹角为,且,那么的值为____
.
【答案】 0
【解题关键点】 利用数形结合知,向量a与2a+b垂直。
【结束】
11.(2008北京理11)若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为32,则___其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___.(用数字作答)
【答案】 5 10
【解题关键点】 显然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就是二项式系数之和,也即n=5;将5拆分成“前3后2”恰好出现常数项,C=10.
【结束】
12.(2008北京理12)如图,函数的图象是折线段,其中的坐标分别为,则____ ____(用数字作答)
【答案】2 -2
【解题关键点】 f(0)=4,f(4)=2;由导数的几何意义知-2.
【结束】
13.(2008北京理13)已知函数,对于上的任意,有如下条件:
①; ②; ③.
其中能使恒成立的条件序号是
【答案】 ②
【解题关键点】 函数显然是偶函数,其导数y’=2x+sinx在0 14.(2008北京理14)某校数学课外小组在坐标纸上,为学校的一块空地设计植树方案如下:第棵树种植在点处,其中,当时, 表示非负实数的整数部分,例如,. 按此方案,第6棵树种植点的坐标应为____ ;第2008棵树种植点的坐标应为______ . 【答案】 (1,2) (3, 402) 【解题关键点】T组成的数列为1,0,0,0,0,1, 0,0,0,0,1, 0,0,0,0,1……(k=1,2,3,4……)。一一带入计算得:数列为1,2,3,4,5,1,2,3,4,5,1,2,3,4,5……;数列为1,1,1,1,1,2,2,2,2,2,3,3,3,3,3,4,4,4,4,4…….因此,第6棵树种在 (1,2),第2008棵树种在(3, 402)。 【结束】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0分) 15.(2008北京理15) 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Ⅰ)求的值; (Ⅱ)求函数在区间上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 . 因为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且, 所以,解得. (Ⅱ)由(Ⅰ)得. 因为, 所以, 所以, 因此,即的取值范围为. 【结束】 16.(2008北京理16) 如图,在三棱锥中,,. (Ⅰ)求证:; (Ⅱ)求二面角的大小; (Ⅲ)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答案】解法一:(Ⅰ)取中点,连结. , . , . , 平面. 平面, . (Ⅱ),, . 又, . 又,即,且, 平面. 取中点.连结. ,. 是在平面内的射影, .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中,,, . 二面角的大小为. (Ⅲ)由(Ⅰ)知平面, 平面平面. 过作,垂足为. 平面平面, 平面. 的长即为点到平面的距离. 由(Ⅰ)知,又,且, 平面. 平面, . 在中,, . . 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解法二: (Ⅰ),, . 又, . , 平面. 平面, . (Ⅱ)如图,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设. , ,. 取中点,连结. ,, ,.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 . 二面角的大小为. (Ⅲ), 在平面内的射影为正的中心,且的长为点到平面的距离. 如(Ⅱ)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 点的坐标为. . 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结束】 17.(2008北京理17) 甲、乙等五名奥运志愿者被随机地分到四个不同的岗位服务,每个岗位至少有一名志愿者. (Ⅰ)求甲、乙两人同时参加岗位服务的概率; (Ⅱ)求甲、乙两人不在同一个岗位服务的概率; (Ⅲ)设随机变量为这五名志愿者中参加岗位服务的人数,求的分布列. 【答案】(Ⅰ)记甲、乙两人同时参加岗位服务为事件,那么, 即甲、乙两人同时参加岗位服务的概率是. (Ⅱ)记甲、乙两人同时参加同一岗位服务为事件,那么, 所以,甲、乙两人不在同一岗位服务的概率是. (Ⅲ)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为1,2.事件“”是指有两人同时参加岗位服务, 则. 所以,的分布列是 【结束】 18.(2008北京理18).已知函数,求导函数,并确定的单调区间. 【答案】 . 令,得. 当,即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当,即时,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减. 【结束】 19.(2008北京理19) 已知菱形的顶点在椭圆上,对角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1. (Ⅰ)当直线过点时,求直线的方程; (Ⅱ)当时,求菱形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Ⅰ)由题意得直线的方程为. 因为四边形为菱形,所以. 于是可设直线的方程为. 由得. 因为在椭圆上, 所以,解得. 设两点坐标分别为, 则,,. 所以. 所以的中点坐标为. 由四边形为菱形可知,点在直线上, 所以,解得.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 (Ⅱ)因为四边形为菱形,且, 所以. 所以菱形的面积. 由(Ⅰ)可得, 所以. 所以当时,菱形的面积取得最大值. 【结束】 20.(2008北京理20) 对于每项均是正整数的数列,定义变换,将数列变换成数列 . 对于每项均是非负整数的数列,定义变换,将数列各项从大到小排列,然后去掉所有为零的项,得到数列; 又定义. 设是每项均为正整数的有穷数列,令. (Ⅰ)如果数列为5,3,2,写出数列; (Ⅱ)对于每项均是正整数的有穷数列,证明; (Ⅲ)证明:对于任意给定的每项均为正整数的有穷数列,存在正整数,当时,. 【答案】(Ⅰ)解:, , ; , . (Ⅱ)证明:设每项均是正整数的有穷数列为, 则为,,, 从而 . 又, 所以 , 故. (Ⅲ)证明:设是每项均为非负整数的数列. 当存在,使得时,交换数列的第项与第项得到数列, 则. 当存在, 则. 所以. 从而对于任意给定的数列,由 可知. 又由(Ⅱ)可知,所以. 即对于,要么有,要么有. 因为是大于2的整数,所以经过有限步后,必有. 即存在正整数,当时, 【结束】
当,即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0
所以,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