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大纲内容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刘诗白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刘诗白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
| 《政治经济学》 | 逢锦聚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二版 |
|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上、下册) | 高鸿业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 《微观经济学》 | 吴开超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 《宏观经济学》 | 曾志远、刘书祥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
1、商品与货币;2、资本与剩余价值;3、资本积累与再生产;4、资本循环与周转;5、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6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7信用、银行与虚拟资本;8、土地所有权与地租;9、资本社会化与国内垄断。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部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4、市场体系;;5、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6、对外经济关系;7、宏观;8、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3)微观经济学部分:
1、消费者理论;2完全竞争市场理论;3市场失灵(包括:不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博弈论、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
(4)宏观经济学部分:
1、国民收入核算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IS-LM模型 4宏观经济分析与实践;5、AD-AS模型;6失业与通胀;7开放经济学;8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二、大纲变动内容
西财对经济学的考查一直很固定。考试大纲及参考书很少有变化。虽然内容较多,但是难度会维持在09年的水平。考生朋友们可以据此复习,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复习到位。
三、重难点解析
结合往年的试题情况,可以发现:经济学二的考核重点大多集中在——劳动价值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全与完善;完全竞争:市场失灵;IS-LM模型;失业与通胀(奥肯定律及菲利普斯曲线);开放经济学(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其中:(1)市场失灵部分(包括:不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博弈论、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考查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像08、09年经济学一考查到克斯定理;07经济学一、09年经济学二考查到卡特尔模型;08年经济学二作用与外部性。07经济学二考查到信息不对称(旧车市场)……这些理应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 [注]:因为此部分在高鸿业书中涉及不多,而理论上,此部分是现代微观经济学之重中之重。所以此部分应以西财参考书为主进行复习。如若没有参考书,可以参考其他此部分阐述较为详尽的书复习。
(2)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部分,近年来命题从无到有,由易到难逐渐有所涉及。所以要认真理解。
四、考点分析、趋势分析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二2010年考试方向及其特点的预测分析:
4.1、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依然是命题重点
通过分析07、08、09年的题目来看,很多的题目是直接考察对这些基本知识的掌握,一般是通过对某一现象进行相应的概念和理论确认和辨别。针对这个特点,考生必须把大纲中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牢牢砸实。最终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4.2、政治经济学部分以基础为主,西方经济学部分以应用为主。
虽然说经济学一、二相差不是太大,但从历年题中可以看出,经济学二在政治经济学部分会偏重基础理论(经济学一会偏重应用或理论的加深理解),就是要求考生对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属于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有比较系统牢固的把握。
近年来,国内一些经济学者,结合现实中西方经济学理论无法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很多问题,提出要打造我们自己的经济理论。所以,我们才看到很多政治经济学教材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些理论扩展深化,像西财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书。这就需要考生结合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发展,学会运用经济理论来解释我国经济的现象。所以像西财自己的书上的研究成果还是要好好吸收并在考试时能运用自如。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对于西财经济学二的考生,重点还是放在基础理论的把握上,特别是关于马克思一书。
西经部分,经济学二的考生则要注意理论的应用了。所以要对书本上的知识点理解透彻,达到融会贯通。所以平时要多做一些练习题帮助理解。对于练习题,不必做多,难度适中,不必太计较那些偏难偏怪的题目。
4.3、考题肯定有明显的应用性考察倾向
与其他重点财经类院校类似,西财命题每年都有对时政性题目的考查。目的是通过这些现实中的实例来很好的考察考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的,刚好顺应了考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所以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能死学书本知识,一定要将这些基本概念理论等与身边的实际现象相结合,从而做到装着充足的食粮进战场,达到游刃有余效果。切忌被考题牵着鼻子走。
在考生准备应考的过程中,对09年发生的经济类时政大事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了解时事的大概内容。
②从课本中找到相近的知识点;
③若是基础性知识点,要注意结合理论与实践,把握事物出现的缘由和理论依据;
④若是应用性的知识点,要注意该事物从书本内容到现实的发展变化,注意事物发展变化中客观条件的变化。
⑤若是争论很强的事物,要注意总结争论的主要各方的主要观点和理论依据。答题时,关键是根据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取舍出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做到言之成理。用句通俗的说法就是——展示给阅卷老师的是自己清晰的认识思路——这恰恰是西财出题老师的一贯立场,他们不会强制你一定要遵循他们的观点,而是看你的认识是否是有理有据。
4.4、西财自己参考书特色内容依然有可能涉及大题
西财的很多教材里面都有自己教师的研究成果,是很有价值的东西,特别是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里面的很多小楷体字体的部分。往年试题中或多或少都有涉及,请考生务必留心。
4.5、复习要尽量全面
近几年西财出题有愈来愈广的趋向,很多以前不会出题的地方,现在也敢于命题啦(比如稳态在中级经济学的考核中是平常事)。所以不要觉得以前没出过题,以后就不会出。要堵住漏洞,尽量全面细致,最起码的要求——书上有的知识点一定要有所掌握,万一命题,要有所准备。
五、试卷内容与结构
1.1 西财金融学专业经济学二的考研试卷内容与结构
历年来,西财经济学二的命题结构分为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各占50%。其中09年试题形式为
(一)政治经济学部分(75分):辨析题(一般有一道题10分左右);简答题(一般有两道题,每题10-15分左右);论述题(一般有两道题,每题20分左右)
(二)西方经济学部分(75分):一般有6道题,每题10-15分。一般是计算,简答,证明,推理,论述……等题型
1.2试卷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试卷内容结构、题型近几年变化不大。西财的参考教材,出题模式相对来说相当稳定。
六、推荐书目
西财教材应该是必不可少的;练习题只要全面的随便一本都可以,比如金圣才的经济学考研辅导书……等等都可以
七、对金融学专业的补充说明
西财的招生向来规模大,且生源好,竞争激烈。但只要初试分数通过,就基本问题不大(当然初试过了,复试也要足够重视)。也就是初试相当重要!
附录:近三年经济学二的考研知识点
09年经济学二 平均利润
价值和使用价值
级差地租
消费不足
经济总量平衡
消费税对社会福利
完全竞争经济的帕累托最优分析
卡特尔模型的稳定问题
08年经济学二 剩余价值与利润,价值与价格的区别和联系。
扩大再生产的条件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
效率与公平
开放条件下宏观的重点
土地税与社会福利
用效用函数求商品的需求量
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如何在外部性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
奥肯定律
07年经济学二 竞争与垄断
超额利润、平均利润、垄断利润的异同
国有经济控制力就是总量占绝对
财政两种基本模式及作用机制
转型期社保体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分析旧车市场
需求曲线、总成本的计算题
煤气涨价与补贴分析消费者效用
用持久收入说明暂时性减税对消费影响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什么样的通胀能降低失业
金融专业及其他应用经济学真题即经济学二,理论经济学考经济学一。由于经济学一与经济学二没有实质性差别,建议考经济学的同学同等对待,结合真题研究指定教材自己总结答案
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二)
政治经济学部分
一、辨析题(10分)
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是银行资本。
二、简答题
1、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相比,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有什么特点?(13分)
2、简析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12分)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论述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2、用总量平衡理论分析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总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选择。
西方经济学部分
简述题
四、假设一个只有家人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不考虑税收和价格因素,假设单位为亿美元。(1)分别计算该经济的IS曲线和LM曲线;(2)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15分)
五、假设经济的总量生产函数为Y=KαL1-α,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1)分别求出稳态水平的人均资本存量K*和人均收入水平y*;(2)据此说明储蓄率的外生变化对人均收入水平的影响。(10分)
六、假设经济中的菲利普斯曲线πt=πt-1-0.5(u-0.06)。(1)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是多少?(2)为使通货膨胀减少5个百分点,必须有多少周期性失业?(10分)
七、运用供求均衡分析法说明销售税在市场双方之间的分配,并分析销售税对社会的经济福利的影响。(10分)
八、什么是帕累托最优?联系图形分析说明完全竞争经济的一般均衡状态是帕累托最优。(15分)
九、联系图形说明卡特尔模型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卡特尔组织的稳定问题。(15分)
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研究生考试 经济学(一)
政治经济学
辨析
劳动生产率提高会提高商品价值总量和商品数量
简述
1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原因
2经济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3什么是收入再分配,为什么要进行收入再分配
论述
1从我国基本分配制度论述群众财产性收入的合理性
2结合反全球化运动现象论述全球化的二重性
西方经济学
1完全竞争厂商成本递增情况下对长期均衡的影响
2外部不经济为什么导致市场失灵,用科斯定理如何解决
3宏观总需求曲线与微观需求曲线的区别,它们向右下方倾斜的区别
4从开放的四部门收入恒等式论述美国贸易逆差居高不下的原因
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试题
一、简答题(每小题8分,计分)
1.怎样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2.简述商品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3.简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
4.简述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5.简述II(c+v+m)=I(v+m)+II(v+m)的经济含义。
6.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何影响?
7.决定和影响利润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8.简述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区别。
二、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试析国有企业改革方向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试论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的重点。
西南财经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试题
一、简答题(每小题6分,计36分)
1.简述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2.简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
3.简述II(c+m-m/x)>I(v+m/x)的经济含义。
4.怎样理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5.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6.简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论述题(计分)
1.马克思关于资本周转的理论对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有何现实意义?(20分)
2.试述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的基本目标及其重点。(20分)
3.为什么剩余价值生产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2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