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正确的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节”、“欢”等六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儿歌,并能背诵。
3.通过对儿歌的阅读,初步了解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习俗及体会家人间的亲情。
重点难点:
1.我能正确的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节”、“欢”等六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儿歌,并能背诵。
教学准备: 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1、直接导入,板书课题,认识“宵”、和“节”。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提纲
1.用小手指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请教父母。
2.认读课后的生字,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
3.熟读儿歌,想想儿歌讲了什么?
(二)自学检测预习自测:相信自己我能行。
1.我会认。
正月 团圆 元宵 窗外 汤圆 欢聚
2.我会写(要仔细、认真哟)
节日 欢庆 正月 团圆 全家 家家户户
3、我会找朋友。
宵 圆 窗 庆 团 汤
chuāng qìng xiāo yuán tāng tuán
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儿歌,同学之间互相评一评 。
三、合作探究:
1:人们是怎么过元宵节的?(请小朋友们再读儿歌,画出答案,与同伴交流。)2:你还知道哪些我国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元宵节有哪些活动?
(1)学生自主交流; (2)全班交流; (3)评价总结。
四、达标训练:
1.我是小小书法家,练习书写生字。
2. 我会补充句子。
(1)________是元宵节。 (2) _________真好吃。
五、课堂小结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睦。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如: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看花灯》
教学目标:
1、经历读课文的过程,了解课文内容。
2、认读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3、能说出花灯名字,把见过的花灯讲给大家听,感受看花灯的快乐。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会写花,正确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体会看花灯的欢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读课文的过程,了解课文内容。
2、认读10个生字。
3、能说出花灯名字,把见过的花灯讲给大家听,感受看花灯的快乐。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课件播放,感受花灯的美丽。“你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2、板书课题“看花灯”。学习生字“花”。
介绍偏旁部首“草字头”,结构:是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组词:红花、花灯、花草、白花、花朵。你还见到哪些草字头的字?(苗、节、燕、菜、
3、、看课题,你有什么问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学习
(一)学生自主学习
(1)看拼音正确读课文,把标出的生字多读几遍。
(2)认读课后的生字,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
(3)熟读儿歌,想想儿歌讲了什么?
(二)自学交流
1、师范读。要求:听清老师的读音和断句。
2、学生试读。
3、检查生字、词语。
花灯 元宵夜 大街小巷 金鱼 吐泡泡 眨眼睛
追 立 彩灯 各种 明年
(1)指名读,领读、指读、齐读。
(2)、带拼音读,去拼音读。
4、检查课文,指名读。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探究
(1)什么时候看花灯?
(2)课文介绍了哪些花灯?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全班交流。
(三)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拓展延伸。
1、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能为大家介绍吗?
2、中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我们是怎样过其他节日的?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读课文的过程,了解课文内容。
2、复习认读的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3、能说出花灯名字,把见过的花灯讲给大家听,感受看花灯的快乐。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了看花灯,我们看了哪些花灯?它们都是什么样的?
二、巩固生字的读音。
课文中的生字和认读字你还认识吗?
课件出示词语:
花灯 元宵夜 大街小巷 金鱼 吐泡泡 眨眼睛
追 立 彩灯 各种 明年
指名读。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字词)。
出示生字字。
1、指名读一读。
2、用生字组词。
3、师范写,生描红、书写。
4、在生字本上,每字组3个词语。
5、出示词语练习说句子。
(1)指导说句子
(2)生比一比谁说的句子完整。
四、达标训练:
书写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五、课堂小结
我们已经学完了《看花灯》这篇课文,希望同学们课下把你看到过认为很漂亮的花灯画下来,让我们比一比谁的花灯最漂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