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方针/方针引用
全面覆盖,抓好重点,系统评价,有效跟踪。
2.目的和范围
2.1目的
为了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寻找改进的机会编制本程序。
2.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产品质量审核、过程质量审核。
3.职责
3.1 质管部归口管理内审并负责实施质量体系审核。
3.2 技术发展部设计部门负责产品质量审核。
3.3 技术发展部工艺部门负责制造过程的质量审核。
4.定义
4.1 审核范围:某次审核的程度和领域。
4.2 审核大纲:供所收集的审核证据进行比照的方针、程度或需求的组合。
4.4 审核证据:有关审核的记录、验证过程的事实陈述或其它信息。
4.5 审核发现:将收集的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对比评价的结果。
5.措施和方法
5.1 审核的对象和准则
5.1.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对象为各部门、各要素的质量活动过程,其依据的准则是手册、程序、作业文件。
5.1.2产品审核
对象为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全部产品,其依据是产品标准和出厂检验规范。
5.1.3过程审核
对象为质量管理体系覆盖涉及产品的关键、重要特性实现的重要过程、特殊过程,其依据的准则是工艺文件(包括工艺卡、工序卡、检验卡、有关工艺导则和作业指导书)。
5.2 审核的范围和频次
5.2.1质量管理体系
(1)定期审核
一般每年一次,在管理评审前进行。体系运行初期(包括体系重大变更后),应在一年进行二次以上。
(2)经常审核
每月对3~5个部门或要素进行审核,按所审核问题的重要性及部门质量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安排适当的频次。
5.2.2产品审核
根据顾客反馈和有关信息,结合型式试验,每半年至少审核一种产品。详见“产品审核导则”。
5.2.3 过程审核
1) 对现生产工艺过程,根据顾客反馈和有关信息,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过程审核。
2) 对新工艺过程,正式投产前应进行过程审核。
详见“过程审核导则”。
5.3 审核人员资格
5.4 审核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