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7-2018秋季学期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6:37:08
文档

2017-2018秋季学期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至20学年度第学期教学计划年级学科邳州市镇学校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和教学质量的关系,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数学自主化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学习方式,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课程内容和具体目标,
推荐度:
导读20至20学年度第学期教学计划年级学科邳州市镇学校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和教学质量的关系,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数学自主化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学习方式,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课程内容和具体目标,
20     至20     学年度第      学期

教学计划

年级                     

学科                     

邳州市         镇                  学校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深化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和教学质量的关系,探索

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数学自主化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学习方式,深刻认识新时

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 提高效率,狠抓落实, 大力推

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课程内容和具
体目标,在统筹规划第一学段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确定的。同时,还对原实验教
科书的教学单元、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以更加便于教学。选择教学内容
时,还充分考虑了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力求面向
全体学生,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本册教材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教学。(一) 数与代数部分。(二) 图形与几何

部分。(三) 综合与实践部分。教科书注意结合上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
进一步加深对有关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
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科书还适当增加了一些单
行的教学内容,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数学素养。
教材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既注意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顺序,更关注低
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努力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堂课,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注重学生的
均衡发展。
3.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了解全
班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施教。
4. 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激发自主探究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有序思维、
敢于创新与合作交往的能力。
5.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后进学生的辅导, 

帮助每一个学生学好数学。
6.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
景,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感知数
学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周次单元

课 题

教时

教学目的要求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100

(三)

1.使学生能用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掌握比较简便的竖式书写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笔算和口算。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以及有条理表达的能力,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初步养成思考的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

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多媒体课件

教学挂图

小黑板

配套练习题

周次单元

课 题

教时

教学目的要求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平行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在折、剪、拼等活动中,初步体会相关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

认识四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

难点:

在折、剪、拼等活动中,初步体会相关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多媒体课件

教学挂图

小黑板

配套练习题

周次单元

课 题

教时

教学目的要求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一)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与区别,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经历探索1~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熟记1~6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乘数在6以内的乘法,知道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简单的乘加、乘减式题。

2.使学生在认识乘法和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经历根据乘法的含决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培养初步的比较、分析、抽象能力。

重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熟记1~6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乘数在6以内的乘法。

难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熟记4~6的乘法口诀。

多媒体课件

教学挂图

小黑板

配套练习题

周次单元

课 题

教时

教学目的要求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一)

1.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学习活动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方法,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并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用1~6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除法算式;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用除法计算的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联系除法的含决有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

理解除法的含义和口诀求商。

难点:

理解除法的含义和口诀求商。

多媒体课件

教学挂图

小黑板

配套练习题

周次单元

课 题

教时

教学目的要求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和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的一些特征,能正确地识别线段,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2、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限整厘米)的线段,能合理估计一些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

认识线段,初步感知线段的基本特征,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难点:

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测量的估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

多媒体课件

教学挂图

小黑板

配套练习题

周次单元

课 题

教时

教学目的要求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二)

1.使学生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I知道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应用学过的乘、除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含义、

2.使学生在编制和整理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简单推理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发现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

重点:

编制7~9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求商。

能应用学过的乘、除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熟记乘法口诀。

多媒体课件

教学挂图

小黑板

配套练习题

周次单元

课 题

教时

教学目的要求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或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初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比较、想象和判断等活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

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或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难点:

能判断从左、右两个方位看到的视图。

多媒体课件

教学挂图

小黑板

配套练习题

周次单元

课 题

教时

教学目的要求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使学生在回顾整理、练习应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成功获得数学知识的乐趣,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重点:

乘法口诀及乘除法计算。

难点:

形成知识体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教学挂图

小黑板

复习题

试卷

文档

2017-2018秋季学期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至20学年度第学期教学计划年级学科邳州市镇学校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和教学质量的关系,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数学自主化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学习方式,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课程内容和具体目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