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一
| 工程名称 | 施工单位 | |||||||||
| 设备名称 | 设备型号 | |||||||||
| 生产厂家 | 出厂编号 | 出厂日期 | 年 月 日 | |||||||
| 安装单位 | 负责人 | 姓名: 联系电话: | ||||||||
| 资质等级 | 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 | |||||||||
| 检测机构 | 负责人 | 姓名: 联系电话: | ||||||||
| 资质等级 | 证书编号 | |||||||||
| 安装日期 | 年 月 日 | 检测日期 | 年 月 日 结论: | 验收日期 | 年 月 日 结论: | |||||
|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 查 要 点 | 检查 情况 | |
| 1 | 起重 设备 来源 | 租赁 | 出租单位与使用单位签订的租赁合同中,是否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 | |
| 出租单位是否向使用单位提交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备案证明、自检合格证明、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材料? | ||||
| 自有 | 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备案证明、自检合格证明、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材料是否提供给项目部备查? | |||
| 2 | 基础 | 是否按照安装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要求施工? 当无法满足规定的要求时,是否进行基础设计? | ||
| 基础是否有积水? | ||||
| 是否有接地电阻检测记录? | ||||
| 安装单位与使用单位是否办理基础交接验收手续?是否有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混凝土强度报告? | ||||
| 3 | 安装、拆卸 | 安装单位是否取得相应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在其资质许可范围内承揽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 | ||
| 安装单位与使用单位签订的安装、拆卸合同中,是否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 | ||||
| 是否编制了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报送使用单位、监理单位审查? | ||||
| 是否制定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
| 是否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施工技术交底? | ||||
| 安装单位技术负责人是否在现场带班? | ||||
| 从事安装、拆除作业的安装拆卸工、起重司机、起重信号工、司索工、建筑电工等,是否持有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 ||||
| 安装完毕后,是否向使用单位出具自检合格证明,并提交安全使用说明? | ||||
| 4 | 检测 | 检验检测机构是否具有相应资质? | ||
| 从事检验检测工作的人员是否持有有效资格证书? | ||||
| 建筑起重机械是否经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验合格? | ||||
| 5 | 验收、备案 | 安装完毕后,使用单位(或总承包单位)是否组织出租、安装、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验收? | ||
| 验收合格后,使用单位是否及时向当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办理了使用登记?设备显著位置是否有登记标志? | ||||
| 6 | 使用 | 起重机司机、施工升降机司机、卷扬机司机,以及指挥人员(司索信号工)是否持有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 ||
| 是否对起重机司机、施工升降机司机、卷扬机司机,以及指挥人员(司索信号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 | ||||
| 是否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保养、维修? | ||||
| 是否按照每月不少于一次的频率,对建筑起重机械的主要部件、安全装置等进行经常性的检查? | ||||
| 多台塔式起重机在同一施工现场交叉作业时,是否有防碰撞的安全措施? | ||||
| 每一次加节完毕后,安装单位是否进行了自检?使用单位(或总承包单位)是否组织了验收? | ||||
| 施工升降机和物料提升机在地面通道口是否按照规定搭设防护棚? | ||||
| 施工升降机和物料提升机的停层平台是否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是否设置有楼层编号、限载标志、照明灯?安全防护设施、装置是否符合要求? | ||||
| 7 | 监理 | 是否审核建筑起重机械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备案证明等文件? | ||
| 是否审核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单位的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 ||||
| 是否审核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
| 在实施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和使用建筑起重机械监理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否要求安装单位、工程承包单位限期整改? | ||||
| 对安装单位、使用单位拒不整改的,是否及时向建设单位和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