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程名称 | 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实景演出舞台 | 交底部位 | 台仓四周回填 |
| 工程编号 | 日 期 | 2010.11.21 | |
| 一、施工准备 1 材料及主要机具: 1.1土: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不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1.2石灰:生石灰粉,不含有过多的水分。 1.3主要机具有:蛙式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6~10mm和16~20mm两种)、标准斗、靠尺、耙子、平头铁锹、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作业条件: 2.1基槽在铺灰土前必须先行钎探验槽,并按设计和勘探部门的要求处理完地基,办完隐检手续。 2.2基础外侧打灰土,必须对基础,地下室墙和地下防水层、保护层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应及时修补处理,办完隐检手续;现浇的混凝土基础墙、地梁等均应达到规定的强度,不得碰坏损伤混凝土。 2.3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土料种类、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灰土的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重要的灰土填方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4施工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如在基槽或管沟的边坡上每隔3m钉上灰土上平的木橛,在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 二、施工工艺 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灰土拌合——槽底清理——分层铺灰土——夯打密实——找平——验收。 三、操作工艺 1 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生石灰粉可直接使用;土料要用16~20mm筛子过筛,均应确保粒径的要求。 2 灰土拌合: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为2:8。基础垫层灰土必须过标准斗,严格控制配合比。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3 灰土施工时,适当控制含水量。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 4 基槽底表面应清理干净。特别是槽边掉下的虚土,风吹入的树叶、木屑纸片、塑料袋等垃圾杂物。 | |||
|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收人: | |||
| 工程名称 | 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实景演出舞台 | 交底部位 | 台仓四周回填 |
| 工程编号 | 日 期 | 2010.11.21 | |
| 5 分层铺灰土:每层的灰土铺摊厚度为200,各层铺摊后均应用木耙找平,与坑(槽)边壁上的木橛或地坪上的标准木桩对应检查。 6 夯打密实:夯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确定,不少于三遍。人工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 7 灰土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灰土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 8 灰土回填每层夯压后,应根据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的铺摊。 9 找平与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10 冬期施工: 10.1 基槽灰土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10.2 冬期打灰土的土料,不得含有冻土块,要做到随筛、随拌、随打、随盖,认真执行留、接槎和分层夯实的规定。在土壤松散时可允许洒盐水。气温在-10℃以下时,不宜施工。并且要有冬施方案。 四、质量标准 要求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规定 4.1灰土土料、石灰等材料及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灰土应搅拌均匀。 4.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分层铺设的厚度、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的搭接长度、夯实时加水量、夯压遍数、压实系数。 4.3施工结束后,应检验灰土地基的承载力。 4.4灰土地基的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表4.4的规定。
| |||
|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收人: | |||
| 工程名称 | 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实景演出舞台 | 交底部位 | 台仓四周回填 | ||
| 工程编号 | 日 期 | 2010.11.21 | |||
项目 | 序号 | 检查项目 |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 检查方法 | |
| 单位 | 数值 | ||||
| 主控
项目 | 1 | 地基承载力 | 设计要求 | 按规定方法 | |
| 2 | 配合比 | 设计要求 | 检查拌和时的体积
比或重量比 | ||
| 3 | 压实系数 | 设计要求 | 现场实测 | ||
| 一般
项目 | 1 | 石灰粒径 | mm | ≤5 | 焙烧法 |
| 2 | 土料有机质含量 | % | ≤5 | 水洗法 | |
| 3 | 土颗粒粒径 | mm | ≤15 | 筛分法 | |
| 4 | 含水量(与要求的最优含水量比较) | % | ±2 | 烘干法 | |
| 5 | 分层厚度偏差(与设计要求比较) | mm | ±50 | 水准仪 | |
4.5灰土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2以上工程,每1OOm2至少应有1点,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2至少应有1点。每一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4.6除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第4.1.5、4.1.6条指定的主控项目外,其他主控项目及一般项目可随意抽查。
五、成品保护
5.1施工时应注意妥善保护定位桩、轴线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5.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配备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或配合比错误。
5.4灰土地基打完后,应及时进行基础的施工和地坪面层的施工。
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未按要求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灰土回填施工时,切记每层灰土夯实后都得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的灰土。并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土料种类、配合比、试验日期、层数(步数)、结论、试验人员签字等。密实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均应有自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收人: |
| 工程名称 | 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实景演出舞台 | 交底部位 | 台仓四周回填 |
| 工程编号 | 日 期 | 2010.11.21 | |
6.2留、接槎不符合规定:灰土施工时严格执行留接槎的规定。当灰土基础标高不同时,应作成阶梯形,上下层的灰土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接槎的槎子应垂直切齐。 6.3灰土配合比不准确:将石灰粉花洒在土的表面,拌合不均匀,均会造成灰土地基软硬不一致,干土质量密度也相差过大。应认真做好计量工作。 6.4冬期不宜做灰土工程,适当考虑修改设计。否则应编好分项冬期施工方案;施工时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中的技术措施,防止造成灰土冻胀等质量返工事故。 七、安全标准 7.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7.2灰土施工时要注意土壁的稳定性,发现有裂缝及倾坍可能时,人员要立即离开并及时处理。 7.3每日必须检查土壁及支撑稳定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并且不得将土和其他物件堆在支撑上,不得在支撑下行走或站立。混凝土支撑梁底板上沾粘物必须及时清除。 7.4.基槽四周必须设置1.2m高护栏并进行围档,要设置一定数量临时上下施工楼梯。 八、环保措施 8.1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周围的泥土、泥水,保证施工现场周围的清洁卫生。 8.2采取有效防尘措施,避免石灰粉污染周围环境。 | |||
|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收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