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6:35:16
文档

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课时设计思路:在实际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很多,学生对圆柱都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圆柱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立体图形。本课的重点是圆柱的特征和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所以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探索研究,自我发现和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有步骤地展开研究和探索,同时让每个学生都树立能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习二的第1—4题.教学目标:1、借助日常生
推荐度:
导读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课时设计思路:在实际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很多,学生对圆柱都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圆柱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立体图形。本课的重点是圆柱的特征和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所以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探索研究,自我发现和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有步骤地展开研究和探索,同时让每个学生都树立能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习二的第1—4题.教学目标:1、借助日常生
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1课时 

 

设计思路:在实际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很多,学生对圆柱都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圆柱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立体图形。本课的重点是圆柱的特征和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所以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探索研究,自我发现和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有步骤地展开研究和探索,同时让每个学生都树立能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习二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  

(1)半径是1米      (2)直径是3厘米

 (3)半径是2分米     (4)直径是5分米

 二、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让学生先直观的认识圆柱。)

 2.圆柱的表面 

 (1)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 

(1)课件显示: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 

(2)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 

(3)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有无数条高。)  

(4)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①课件显示:装满牙签的塑料盒,问:这些牙签是圆柱的高吗?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

  ②初步感知: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  老师引导学生操作分析,得出测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同时课件上的圆柱体闪烁边上的一条高.

 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长方形 

 板书:沿高剪┤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强调:我们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①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②学生再观察电脑演示上述过程.(用彩色线条突出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转化成长方形长和宽的过程。) 

 ③同学交流后说出自己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①讨论: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  课件显示: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转变成长方形,再还原成圆柱侧面的动画过程。

 ②想一想: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正方形)

 ③引导小结:不管侧面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1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3题。  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3.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4题。

 四、布置作业  完成一课三练P15的1、2题。

 板书:  圆柱的认识  ┌长方形  沿高剪┤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圆柱的底面周长 →  长方形的长 圆柱的高    →  长方形的宽

文档

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课时设计思路:在实际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很多,学生对圆柱都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圆柱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立体图形。本课的重点是圆柱的特征和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所以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探索研究,自我发现和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有步骤地展开研究和探索,同时让每个学生都树立能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习二的第1—4题.教学目标:1、借助日常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